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

时间:2022-03-26 05:53:00

导语: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

一、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在会计文献中,对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解释和定义。笔者认为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企业的会计资料及财务报告不能如实地反映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客观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将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模糊、错误和造假三种形态。

模糊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使现有的会计规范和会计制度无法如实反映形成的信息失真。按照规范会计理论的解释,模糊是实践见诸理论的选择性失真。这种失真不是企业主观上造成的,可以说模糊是不可避免的,目前的理论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保证金融市场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错误是实务工作中会计处理对经济活动客观实际情况无意识的背离。比如对会计资料的计算和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以及对会计政策的理解偏差等。在实务工作中,错误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在其核算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类错误。只要财会人员经手足够数量的业务,就可能产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错误,尽管熟练人员的出错比例可能较小,但不会是零,即使再有经验的财会人员也不例外。

造假,即假账真算与真账假算,也就是财务虚假。这是企业有意识的错报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是主观动机驱使的结果,是有预谋的舞弊行为的产物。如《经济参考报》一篇文章《郑百文:“龙头老大”跌落的背后》报道:“郑百文财务部一位经理杨东回忆说,郑百文其实根本不具备上市的资格。”

二、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在会计领域,假账、假发票、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等已像假烟、假药一样,已成普遍之事。在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中,都存在着会计秩序紊乱,不严格遵守法律和制度规定的问题。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晴雨表”的上市公司,其信息披露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主要表现在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不真实,存在有意歪曲经济业务内容的现象。曾经是股市里面一个神话的“银广夏”被一些人形容为一匹黑马,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从此踏上发迹的征途。1999年以后银广夏股价一路飙升,从13.97元飞涨到35.83元,2000年天津广夏再立新功,当年实现出口1.8亿马克,并且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60亿元,使银广夏的业绩和股价成为深沪两市“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银广夏因媒体一份质疑,露出了造假的破绽,经中国证监会一个月的稽查,结果表明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据此,银广夏风光多时的业绩神话破灭了,连续两年半亏损的事实浮出水面。

2、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一些公司对其应披露的信息未作全面披露,通常都采用避重就轻的做法,故意夸大或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这些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在被查处之前有关公司根本没有通过任何方式予以披露。

3、金融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按照相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中不少于两次向公众提供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应于每个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结束后60日内编制完成,年度报告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120日内(即四个月)完成,并刊登在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性期刊上。如此之长的期间,为那些知道内幕信息的人士提供了充分的机会,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充其量也只剩下反馈价值了。三、上市公司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经营者的本位主义和腐败

所有者缺位现象自然而然导致了经营者行为放纵,经营者不再考虑所有者权益和自身受托经管责任而是只关注企业利益和自己的物质享受。《中国资产新闻》于2005年5月刊登的中国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在国有企业中,首先关注国家出资者利益方面的经营者只占34.1%,有57.6%的人认为经营者的无能和腐败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对于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息现象,真正归因于会计人员自身的为数不多,危害很小,决大多数是经营者以满足企业利益和自身贪欲为目的,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而形成,因此经营者的本位主义和腐败是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2、会计监督不力

按我国会计界一般理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控制,以保障各项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由于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包括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会计监督自然也包括对经营者的监督,这一点在法律上也予以确认,《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对企业负责人违法行为应进行抵制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由于所有者缺位致使经营者权力急剧膨胀,一方面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受制于这些为所欲为的经营者,另一方面却又要监督经营者行为,处境十分尴尬,产生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相当数量的会计人员迫于压力屈从于经营者的命令大肆造假,形成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3、内部审计不力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是将内部审计当作国家审计的延伸,甚至是整个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的。全面恢复政府审计制度时,面临如何实现对当时数以十万计的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的问题,而最终实行了以内部审计为基础作为国家审计一种辅助手段的做法,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部门或企业管理当局和国家审计机关双重领导制,在职能方面,内部审计又被要求监督管理当局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财经法纪执行等情况。这种制度上的矛盾使得内部审计受到了企业排斥,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至今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与会计监督下的会计人员境遇相同,无法行使其监督职能。

4、外部审计不力

外部审计指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国家审计和独立审计,他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根据《审计法》要求,对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接受财政补贴较多、亏损数额较大的国有企业,审计机关应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审计,而对一般的国有企业逐步委托独立审计进行查证。

由此可见独立审计已成为我国企业审计队伍的主要力量,但独立审计执业状况却令人担忧。在机构设置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挂靠于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社会团体,这一方面导致这些部门滥用行政权力,为地区、部门利益插手审计业务,搞区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使得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审计所必需的独立立场和精神,受上级干预,对本系统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视而不见并出具无保留意见。另外,由于职业道德和行业监管的落后,事务所和会计师为拉拢客户与企业经营者合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证券市场上恶性违规事件暴露后几乎都有会计师受到牵连和被追究责任也反面证明了这一点,独立审计在较大程度上已失去其“watchdog”的作用。

四、对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治理对策

1、完善所有权制度、建立专门经营管理机构

转变政府职能,使之真正能代表国有资产的所有者。首先必须区分社会行政管理者和作为资产所有者的不同职能;同时把原来由各部门行使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分离出来,由专职的所有权机构按照市场经济对所有者的一般正常要求进行责任化管理,使之能像一个真正的所有者那样有热情和动力关注其管辖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其次是要强化政府的所有权职能,坚持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主体地位,原来分别由各部门分散行使的所有权职能应集中由政府所有权专职管理部门行使,这个专职部门以盈利为唯一目标,不承担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其具体职责有以下几项:负责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负责制定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等。

2、改革会计监督、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有效的会计监督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而要求于企业内所有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制约,因此会计监督首先要以有利于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的完善为基础,这要求做到:(1)恰当的职责分工,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明确部门之间、岗位职员之间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权限。(2)保持部门组织上的独立性。主要部门负责人应直属于总经理(厂长),具有相同的级别,以保证管理上互相独立,业务上相互牵制,这也有利于客观考核和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果。(3)明确各部门的资产安全责任。在规划组织机构、设置岗位时必须明确资产保管责任,包括在规定用途内使用资产、经营或使用资产必须经过授权并限于指定人员等等。

3、加快准则、制度建设

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国家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等一方面是会计审计人员执业必须遵守的标准和程序,另一方面是人们衡量其工作,确定和解脱法律责任的准绳,应加快建设和完善。

治理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使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以确保金融市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