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银行净利润与我国银行净利润比较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01 08:32:00
导语:国外银行净利润与我国银行净利润比较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要发挥利率在资金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不仅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利率水平和相对完整的利率结构,其中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至关主要。遗憾的是,维持银行业适当的净利差水平这一问题,在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使得银行业赖以生存的金融生态起伏不定。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给银行通过有效的风险定价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净利差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引入了计算净利差的一般方法,并对国际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及其变动原因进行了测量和讨论,进而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净利差水平的变迁历史,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净利率水平,经济周期,收益率曲线
一、银行业净利差的计算方法及国际比较
1、银行业净利差的计算方法
利差收入是银行业传统的也是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利差的概念又可分为毛利差和净利差两种:其中毛利差=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净利差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直接法:净利差=银行利息净收入(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银行总资产。另一种为间接法:其测算方式是这样的:用rL表示银行加权平均贷款年利率,rD表示加权平均存款年利率,假设该国银行利息类资产(总资产)和利息类负债(总存款)均为A,同时假设该国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为B。rN表示加权平均净利差。
rN=[rLA(1-B)-rDA]/A=rL(1-B)-rD
由净利差和毛利差的计算公式可见,净利差相当于各期限(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一年期、两年期等)毛利差的加权平均,再扣除不良贷款的影响。由于银行存在不良贷款,肆意并不能从所有贷款中获取利息收入,而银行却需要对所有的存款支付利息,所以“净利差”低于“毛利差”。一般来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净利差与毛利差的差距就越大。相对于毛利差而言,净利差更能反映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因此比较各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更有实证意义。
2、国际银行业净利差的截面数据比较
鉴于适当的净利差水平是银行业存在的基础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国际银行业的净利差进行分类测量,并以此为参照系来考察中国的银行业状况。我们使用包括全球银行90%资产的bankScope数据库,并按收入水平和地区分为六组区域,就2004年的横向截面数据,以及1994-2004年的纵向时序数据进行了测量。样本共包括了OECD的429家银行、欧洲的179家银行,北美的170家银行,拉美的29家银行,东盟的266家银行和转轨国家500家银行的数据。结果如下:
2004年世界六组区域主要银行加权平均净利差
区域加权平均净利差(%)
OECD1.91
欧洲1.53
北美2.73
拉美6.54
东盟2.45
转轨国家3.02
注:1.加权平均净利差采用直接法计算。
2.转轨国家包括: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
从这六组区域主要银行的加权平均净利差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特征:1、总体而言,拉美的净利差最高,达到6.54%,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主要银行加权平均净利差普遍高于发达国家,而北美又明显高于OECD和欧洲。2、OECD及欧洲以中间业务为主:OECD及欧洲的主要银行大多为发展较为成熟的跨国银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银行净利差空间不断缩小;来自中间业务的非利息迅速发展。如2003年,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瑞士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分别达到了占其总收入的48.3%、37.6%和64.1%。中间业务不断完善的盈利模式使得银行业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降低,给净利差提供了稳定收缩的空间。3、转轨国家及拉美银行业高度依赖利差收入:银行业是所有转轨经济国家最重要的金融部门,在大多数转轨国家中,金融发展的许多要素都缺失了,如非银行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利差收入是银行部门收入的主要来源,净利差一般较高。拉美国家由于拨备不足,运营成本比较高,同样维持着较高的净利差。
3、国际银行业净利差的历史数据比较
除了横向截面数据以外,我们还可以从纵向时序角度,把六组区域主要银行的数据扩展到1997-2004年,纵向考察这六组区域净利差的历史波动图。
通过考察我们可总结国际银行业1997年以来净利差变动的一些基本特征:1、各区域的净利差水平相对稳定。其中欧洲、OECD和北美三大区域在八年间的净利差波动分别只有0.19%、0.3%和0.69%,2000到2004年波动更为微小;东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净利差有明显波动,但在其他年份则维持稳定的水平;转轨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净利差逐年缩减;拉美国家始终保持较大的净利差,但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2、除东盟外,净利差由大到小始终保持着拉美、转轨国家、北美、OECD、欧洲的顺序,且差额相对固定。总体上看,日益精微的风险管理、激烈的同业竞争和中间业务的蓬勃发展,虽然带来了国际银行业净利差的的缓慢下降,但在2002年之后净利差水平再度平稳下来。
二、国际银行业净利差的历史波动及其相关因素
1、影响国际银行业净利差变动的基本因素
国际上对于净利差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尽管在全球不同区域内部,各国利率水平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有所波动,融资方式互不相同,但区域银行业净利差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土壤。净利差通常和以下基本因素密切相关:一是银行业运行的制度环境,或者说如果银行业赖以生存的金融生态较为糟糕,那么通常要求较高的净利差,作为制度弱化背景下的风险贴水;二是银行业运行的外部监管,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以及以RAROC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使得银行业要求获得更稳健的净利差水平;三是银行业的规模和竞争强度,银行规模集中度、竞争强度和净利差水平均为负相关,因此以大银行为主的区域市场中,往往净利差均处于较低水平。
就具体研究而言,Ho和Saunders(1981)通过建立交易者模型(dealermodel)发现,净利差水平依赖于银行的交易规模、市场结构以及利率波动;Saunders和Schumacher(2000)把交易者模型应用于欧洲和美国的614家银行,发现监管要求和利率波动对净利差有决定性的影响;Angbazo(1997)使用经验数据发现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取决于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因素;Demirguc-Kunt,Laeven和Levine(2003)发现,一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例与该国净利差成反比。另外,一些外部制度因素,包括破产法的有效性、政府对银行的干预或监管程度、腐败的严重程度、以及经济自由度等,是解释各国净利差高低的最重要因素。我们下面就稳定净利差水平和中间业务发展、和经济周期、和融资体系安排者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讨论。
2、中间业务发展与银行业净利差水平
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表明,市场竞争将导致商业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差逐步缩小,从而使商业银行源自信贷业务的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例也逐渐减小。目前国外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包括佣金和费用收入、金融业务收入、证券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已经占到30%-40%,其收入来源已经完全突破传统的信贷领域,转而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综合型金融服务。举例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欧洲各国市场利率的不断走低,欧洲银行净利息收入不断减少。德国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从1990年的82%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71.9%。与之相反,银行非利差收入则持续快速增长,1990年欧洲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6%,到2000年,达到了39%。非利息收入为银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型。
为了研究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Hanweck(2005)把银行分为大型跨国银行、大型非跨国银行(包括各种专业银行)。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银行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1、在跨国银行中,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非利息收入开始赶超净利息收入,到了90年代后期出现大幅增长,甚至超过了净利息收入,这与大型跨国银行积极开展国际业务,开发中间业务产品关系密切。2、其它大型非跨国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始终远远超过了非利息收入,并且净利息收入维持在非常稳定的水平,成为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这在各种专业性银行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即便一国银行业体系当中,金融机构的多样性较为丰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强,即便非利息收入对大型跨国银行而言具备持续增长的可能,利差仍然是大多数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对于其他类型的银行,利息收入更是维持其生存的土壤,维持必要的净利差十分重要。
3、经济周期与银行净利差水平
国际银行业一般采用顺经济周期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在经济景气时期,政府较快的税收收入、企业较好的业绩表现和居民较快的收入增长,都导致银行业的存贷款业务增长较快,并且贷款损失较低。而在景气下滑时,政府、企业和个人收入增长的放缓、资金需求的下降以及违约率的急剧上升,都会使得银行业也深受其苦,因此银行业也存在明显的景气周期,但实证研究表明,净利差与经济周期基本不相关,这也是净利差可以维持稳定的重要原因。Demirguc-Kunt(1999)分析80个国家近7900家银行1988-1995年的数据发现,一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对该国银行净利差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存贷利差不同并不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引起的,在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净利差水平也与该国(区域)的经济周期基本不相关,而与一些制度因素相关,如政府监管、破产法的有效性及经济自由度等。
这也可以由简单的经验分析来证明,以美国为例,虽然宏观经济有波动,但经济景气时,银行利率水平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上升而上升,不景气时,银行利率水平随之则下降,但净利差水平却始终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总结出美联储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经验公式为:联邦基金利率=8.5%+1.4%×(核心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在上述公式中,核心通货膨胀率(CoreInflation)是指剔除粮价和油价之后的物价指数,而失业率是按季节调整后的失业率,这个公式对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变动的拟合效果相当不错(John.Taylor,1999)。结合观察图1,1997年至今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始终稳定地维持在3个百分点左右,既没有因为2000年之前新经济的高潮而飙升,也未因为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的持续调整而收缩。
4、融资体系安排与银行净利差水平
以金融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虽然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这使得银行净利差有所收缩,但是直接融资体系是否对净利差水平存在替代作用,本文选取了欧洲和美国两个地区进行分析。
在欧洲金融市场,银行业历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多数国家的金融市场结构是以银行为中介主体的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而美国的金融市场则较大程度的依赖于股票和债券市场,以直接融资为主。这可以通过衡量一个区域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各个部门系统所控制的金融资产比例得到其在其金融系统中所占地位。1999年底欧元区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达到100%,是美国这一比例的2倍。从股票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来看,到1999年底,在欧元区,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为71.1%,而美国则为163.3%,欧洲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1999年6月,欧元区、美国债券市场市值占GDP的比例分别为88.8%和164.6%,可以看到欧洲债券市场市值占GDP的比例也明显低于美国和日本。
美国的净利差水平始终高于欧洲,而且差距接近一个百分点。显然,美国和欧洲的净利差差异无法用融资方式来解释,这可能与银行的运营成本率有关,美国银行的运营成本率明显高于欧洲各国的银行。例如,2003年,美国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运营成本率(运营成本/总资产)分别为3.1%和2.7%,而同期英国汇丰银行和瑞士银行的运营成本率仅为2.2%和1.8%。
由此可见,融资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净利差水平,无论是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美国,还是以银行业间接融资为主的德国,银行净利差水平均十分重要。
三、中国银行业的净利差变迁及其宏观效应
1、中国银行业利差的历史变迁
我国1980-2005年,利率变动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1989年,这个阶段是利率的调整阶段,其主要成果是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利率低水平状况;第二阶段是1990-1992年,这一阶段利率变动引起利率结构的调整,其主要成果是简化了利率结构,初步理顺了利率关系;第三阶段是1993-199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利率调整配合当时的宏观经济和汇率政策。第四阶段是1996-2005年,这一阶段通过利率变动使利率体系合理化,利率逐渐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从2005年之后,就未曾再出现主动缩小银行净利差的金融政策。
由中国历年一年期存贷利率图和历年不同期限的存款、贷款利率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利率变动趋势,利率水平和利率期限结构趋于合理,1996年之前,央行着重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对利差则关注不够,因此一年期存贷毛利差空间十分狭小,在1989年和1993年甚至两次出现了毛利差为零的情况;1996年之后,央行在下调存贷款利率的同时逐步增大存贷利差,改善了银行业生存环境,获得了盈利基础。
在调整利率水平的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本文使用间接法计算了1980-2004年中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由于各种不同期限存贷款权重数据的缺失,本文使用简单平均存贷款年利率代替了加权平均存贷款年利率(在一国主要银行利息类资产规模差别不大时,一国主要银行的加权平均净利差与简单平均净利差应该比较接近),另外,2002年后中国银行业才开始使用五级分类法。因此,根据经验数据,2002年以前的不良贷款率统一为25%进行计算。得到的中国银行业净利差曲线图,是符合宏观经济和利率政策实际情况的。
对中国银行业净利差水平的历史考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年之前,中国银行业基本没有正的净利差,在1989年和1995年两次达到历史最低点。这一阶段,在金融改革中对银行是否以盈利为目标难以定位,银行成为“第二财政”,充当了渐进改革成本支付者,国有企业的“埋单人”;在调整决策上,对利差的合理区间缺乏科学依据,注意力聚焦于利率水平,造成利差杂乱无章;在具体实施上,始终出现负利差,其中1993-1994年中国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银行业出现“深度负利差”。第二阶段1996-1999,虽然有净利差,但是十分微小而不稳定,加上剧烈的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中国银行业亏损较为严重。2000年之后,中国银行业才有了一定水平的净利差,首次突破2%,有了起码的生存土壤。近几年金融改革重大措施之一是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银行以利润为目标和市场经营定位至此明朗;2000年以后,净利差稳中有升,商业银行收益开始逐年增长。
2、净利差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的决定性影响
中国银行以国有银行作为主导地位,占到总资产的75%,另外有100多家各类银行,包括地方政府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其他一些比如外资银行。中国的银行业的基本现状应该是可以概括为不良贷款比例高,资本金低,营利能力差。
2004年国际银行业资产利润率(%)
OECD欧洲北美拉美东盟转轨国家中国
利润率0.70.61.071.51.250.640.52
注: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
从2004年国际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比较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业业绩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远远低于拉美和转轨国家,另据前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的披露,在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资产利润率仅0.13%,中国农业银行为0.01%,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0.14%。而同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分别达到1.50%和1.7%。
根据1999-2001年度四大银行的损益平衡表,国有银行体系的收入来源依次是:利息收入(69%),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7%),国债收益(10%),手续费收入(2%),汇兑和其他营业收入(2%)。而支出依次是:利息支出(57%),营业费用(22%),各项准备计提(10%),金融机构往来支出(6%),固定资产折旧(3%),其他营业支出(2%),可见中国国有银行体系高度依赖于存贷利差。如果是这样,中国银行业的低利差和低业绩应该存在一种正向的相关关系,另外,银行业绩还可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物价因素或GDP增长率。
为了研究净利差水平和经济波动周期之间的关系,我们还以中国银行业96家银行在1997-2004年净利润总额作为因变量,同期CPI指数及作者自行计算的净利差水平NIM作为自变量,进行了简单的线性回归,结果相对令人满意,其中:净利差与CPI对于银行业利润的相关性为0.882,方程的拟合度较好,R平方为0.778,自变量净利差的显著性为0.032,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CPI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证明CPI对银行业业绩的影响并不显著。如果采用逐步回归法(stepwise),回归结果则剔除了CPI变量,证明净利差水平是解释中国银行业业绩的最主要因素。我们试做的银行业利润与净利差的散点图也显示,净利差的高低对于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公务员之家
3、维持适当的净利差水平成为货币政策决策的难点
首先,维持适当的净利差始终未能成为央行决策中应予关注的重要指标,这一状况在近两年来才略有改观。长期以来,货币政策的调整很少考虑到维持适当的银行净利差的必要性,这从2000年之前中国银行业几乎不存在净利差就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使得银行业缺乏必要的生存基础。通过对中国利率水平经过80年代至今四个时期的梳理,虽然通过利率改革实现了利率体系合理化,利率逐渐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与之相适应,“净利差”的概念也开始得到正确认识,1996年,净利差水平开始由“负利差”乃至“深度负利差”转为正利差并逐年上升,真正成为银行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另外,利差水平与一国的金融生态和发展阶段有关。利差合理与否,要与发展程度相当的国家进行比较。现阶段,我国的存贷款利差与欧洲相比稍高(仍低于北美国家),但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其次,先于利率市场化形成的银行竞争格局,导致差别定价举步唯艰。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国银行业开始努力形成贷款资助定价,目前在新增贷款中,执行基准利率水平90%-100%的占比为22.9%,执行基准利率的占比为28.2%,执行基准利率100%-130%的占比为29.3%,其余贷款利率上浮在30%以上。之所以说先有全国性的银行竞争格局,后有利率市场进程,使得贷款自主定价相对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银行业的利率水平基本上还是由政府制定的,而不是由市场和银行的利润最大化需要决定的。目前虽然利率市场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先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银行业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难以有效地进行差别定价。二是银行的政策性负担导致不良贷款率高,毛利差和净利差之间的落差过大。渐进式改革的成本是沉重的,而国有银行恰恰充当了该成本的支付者。过去几十年来在金融系统内部累积的不良贷款,积重难返,大大降低了中国银行业的净利差。如过去几年里我国银行的一年期存贷款利差高于美国银行,但我国银行的净利差远远低于美国的银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美国银行。
再者,困扰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也使得扩大净利差十分困难。从2003到2005年间,银行业存贷差分别为4.9万亿、6.5万亿和9.2万亿,连续两年居民每年储蓄增长在3万亿以上。流动性过剩带来了两个现象,一是中国银行业一度出现了短期利率倒挂的问题,严重冲击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二是金融市场上的固定收益产品收益曲线的变动令人担忧,下图是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动,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中长期利率的低迷不振没有好转,基准曲线也整体下移。在这样的格局下,既要维持一个正常的基准利率,又要维持银行净利差水平的稳定,同时为促使汇率基本稳定,还需要兼顾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适当利差水平,多重约束决定了取消活期储蓄利率也许是相当必要的。
还有,中间业务的有待深化也导致中国银行过于依赖利差收入。大型跨国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有着强大的优势,所以尽管净利差维持在低水平,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但是,即便如此,在非利息收入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利差仍然是大多数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在中国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各银行的年报,2003年,花旗银行的非资产业务收入是其总收入的48.3%,美洲银行的非资产业务收入占其总收的43.3%,汇丰银行的非资产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37.6%,瑞士银行的非资产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4.1%,而中国银行的非资产业务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23.4%,中国建设银行的非资产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10.8%,中国工商银行的非资产业务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8.3%,我国银行非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的比例很低,意味着我国银行盈利模式单一,主要依靠存贷利差。同时,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也因为过度竞争导致定价混乱,有必要进行厘清。
最后,通过银行净利差的国际比较,以及对中国初步的实证分析,显示出维持适当的银行业净利差应该成为货币政策决策工具中应予以考虑的关键因素。限于篇幅,我们给出的政策建议是:1、高度关注经济周期和净利差之间的关系,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形成机制显示出,未能很好处理景气下滑和净利差水平往往使得银行业在经济波动中受到较大伤害。因此以牺牲银行业的稳健性来维持景气是不可取的。2、考虑到中国银行业处于加速改制和对外开放的转型时期,因此央行和银监会规范存款性机构之间的竞争秩序,完善市场基准收益曲线相当重要,否则银行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会导致利率风险的严重扭曲。3、完善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流程和风险定价能力。4、关注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避免短期利率的倒挂,同时也应当对银行业持有的巨额国债的利率风险予以警惕。5、通过引入利率掉期、资产证券化等工具帮助银行业增强通过市场分散风险的能力。
- 上一篇:中学开展创先争优阶段性总结报告
- 下一篇:中国现行保险税收政策发展趋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