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管理

时间:2022-04-09 10:58:00

导语: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

于现代企业制度使产权高度分化,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财产具有两种形式和两重主体:一是以股票或股权形式存在和运动的所有权,由股东掌握,归属主体是出资者,即股东;二是以实物资产形式存在和运动的经营权,由经营者掌握和运用,归属主体是企业法人,即经营者,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委托—关系。从产权分离的角度看,企业的理财主体可分为出资者财务主体和经营者财务主体,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上必然存在分歧,股东面临着巨大的经营者“道德风险”:在面对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经营者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尽最大努力实现企业财务目标。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企业目标,股东必须建立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促使股东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企业终极目标。这种对经营者的控制和监督机制应是股东和经营者目标的折衷,双方都可以借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自身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中股东和经营者关系进行博弈分析,提出能够协调股东和经营者关系的财务管理目标。

一、股东与经营者行为选择博弈假设

(一)博弈主体i假设。假设参加博弈的主体1是经营者,主体2是股东,两者都是风险中性者,均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二)信息完全假设。假设经营者具有独立决策权,决策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三)决策时间假设。假设博弈双方都无法根据对方的决策选择或调整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博弈双方可看作是同时做出决策,没有时间先后。

(四)行动集合假设。假设博弈主体各自可选择的行动集合(Ai={ai},i=1,2),股东的行动集合为A1={监督,不监督},经营者的行动集合为A2={道德,不道德}。

(五)博弈结果假设。假设经营者通过不道德手段而获取的收入为R;股东监督经营者所花费的成本为C;经营者为采取不道德手段而花费的成本为F,包括被所有者发现不道德行为时对经营者的罚金;股东监督经营者的概率为p,p∈[0,1];经营者采取不道德的概率为q,q∈[0,1];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经营者的不道德行为会被发现,且C二、股东与经营者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得到股东与经营者在各种策略组合下的收益或损失,如表1所示,每个组合中第一个表达式表示股东收益,第二个表达式表示经营者收益,如果是负值,表示损失值。

表1博弈收益矩阵

经营者

股东道德(Y)不道德(N)

监督(J)-C,0F-C,-F

不监督(H)0,0-R,R

在股东与经营者的博弈中,根据假设三,博弈双方同时作出决策,没有时间先后,因此,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从表1可以看出,假设经营者选择道德(Y),那么对于股东来说,最好的策略选择不监督(H),可以省出监督成本C;但当股东选择不监督(H)时,经营者的正确策略是不道德(N),而不是选择道德(Y);如果经营者选择了不道德(N),股东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监督(J);而当股东采取监督(J)时,经营者为了保护自己,必然选择道德(Y),如此不断循环。

在经营者与股东的博弈中,经营者分别以概率q*和1-q*随机选择不道德(N)与道德(Y),股东分别以概率p*和1-p*随机选择监督(J)与不监督(H)时,双方都不能通过改变策略或概率来改善自己的期望收益,因此构成混合纳什均衡,这也是该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由表1中的数据可推出股东、经营者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是:

q*=C/(F+R),p*=R/(F+R)。

即对经营者而言,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小于p*,经营者的最优选择是不道德;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大于p*,经营者的最优选择是道德;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等于p*,经营者可随机选择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对股东而言,如果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概率大于q*,股东的最优选择是监督;如果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概率小于q*,股东的最优选择是不监督;如果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等于q*,股东可随机地选择监督或不监督。博弈的纳什均衡与不道德收入(R)、不道德成本(F)以及监督成本(C)有关。不道德成本越高,不道德收入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越小;而监督成本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就越大。为什么不道德收入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反而越小呢?因为不道德收入越高,股东监督的概率越大,经营者的不道德行为被发现的风险也就越大,经营者反而不敢作出不道德行为。由此可知,经营者是否作出不道德行为选择,关键还是取决于股东监督的概率p。股东可进行经营者不道德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监督约束机制,以加大经营者的不道德成本F,使经营者的不道德收入R<不道德成本F,从而把经营者的不道德寻利行为转变为道德的寻利行为。即这一监督约束机制应是一个能满足双方要求的折衷,通过这个监督约束机制,使股东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从而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企业终极目标。三、EVA财务管理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建立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rnStewart&CO)提出的EVA财务管理目标,是解决股东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最佳途径。以盈利为最高目标的股东,终极目标在于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包括员工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真正得到保障。而在衡量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价值时,看到的不应仅仅是会计利润,还应包括经济附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EVA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反映的是经营者为股东创造的财富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EVA=NOPAT-K×WACC

其中,NOPAT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K是资本投入额,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占用的资本额,既包括债权人投入的资本,也包括股东投入的资本。WACC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总的平均资本成本。

(一)EVA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EVA强调对全部成本费用的计量,要求企业经营者无论是使用债务资本还是权益资本,都要充分考虑其成本。权益资本成本不仅包括企业必须付出的现金成本,而且包括机会成本,克服了传统指标对成本计算不全面的缺点,其资本成本率反映了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回报率。因此,EVA被认为是对真正的“经济”利润的评价,EVA的增长就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长。

二)EVA能使股东财务管理目标与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趋于一致。EVA考虑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克服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矛盾,用EVA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可以使经营者不仅注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绝对值,而且还要注意减低资本成本,加大了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成本(F),使经营者冒险的机率大大降低。而且,如果按EVA一定比例奖励经营者,可以使对经营者的激励与股东的财产增值相联系,促使经营者与股东的财务管理目标趋于一致,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因委托—关系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降低股东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进行不道德行为的概率q降低。同时,为追求更高的EVA,经营者必须关注顾客、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监管机构等企业利益相关人。正如思特恩·斯图尔特公司的高级合伙人贝内特·斯图尔特所说:EVA可以让经理人富有,但条件是他们使股东更加富有!EVA赋予经营者与股东一样关心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心态,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取向趋于一致。

(三)EVA能够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使用EVA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考核,能够提高股东监督经营者道德风险活动的概率,降低监督成本(C),加大了经营者不道德成本(F),改变了博弈的不均衡格局,使经营者预期的不道德收入(R)小于预期的不道德成本(F),从而使经营者因道德风险的预期效用为负而自觉放弃不道德行为。

(四)EVA不受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的影响。EVA是在经过调整的税后利润的基础上计算得来的,经过调整,相同条件下EVA的大小不受会计政策的影响,避免了经营者利润操纵行为对考核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EVA妥善地处理了经营者与股东的委托冲突,能真正将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使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趋向一致。同时,采用EVA财务管理目标,有助于建立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解决公司治理、国企扭亏等一系列问题,有助于发挥财务管理目标的导向和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