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网络体验营销策略

时间:2022-11-16 03:52:48

导语:旅游产品网络体验营销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旅游产品网络体验营销策略

旅游产品网络体验营销是影响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决策非常重要内容。良好的网络体验营销能够有效地引导旅游者迅速做出购买决定。因此,如何实施旅游产品网络体验营销策略非常关键。本文结合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从体验营销的角度从体验引导和双向沟通两个方面提出了旅游产品网络体验营销的实施策略。

一、旅游产品体验营销策略实施概要

旅游产品中观光游览是旅游者所追求的旅游体验的出发点。因此,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物不能仅停留在景区核心,而应以核心景区为中心延伸到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的地方。而吸引物的内涵应囊括旅游目的地的特色,以达到为旅游者呈现景观反映生活场景展示的感官效果。又由于体验的高参与性,所以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可围绕旅游产品设计一系列的互动,将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体验融合,令旅游产品情景化,从而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通过情景参与,实地感受,每一位旅游者心中都会有一段独特的感受甚至传奇的游记,如果提供一个平台供旅游者记录下这段奇特的经历,就形成了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故事。对这些故事进行加工宣传,可以达到吸引更多旅游者前往的效果。综上所述,旅游产品网络体验营销策略应以感官营销为基础,以行为营销为拉动,以互动营销为核心,以情感营销为纽带,以关系营销为目标来进行。

二、基于旅游产品信息的消费者体验引导策略

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决定了消费者只有到达旅游目的地才能够体验到相应的旅游服务。但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将旅游产品直观地展示给旅游者,引导旅游者从感官上进行体验。旅游产品的网络体验营销首先要从消费者感官出发,发挥感官营销的优势。从旅游者踏入旅游目的地伊始为起点,拍摄旅游者所经沿途的景观,给旅游者真实的游览体验。展示入住特色的酒店和饮食文化,依托民俗风情,呈现游客的生活场景,给旅游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实体感受。对于核心景区,则提炼旅游产品特色,深度挖掘景区内涵,体现出景区的美感和独特性,利用网络平台进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从感官上激发消费者体验的欲望。

三、以双向沟通为主的微营销策略

微博、微信、短视频其实就是将网络服务社会化。最近几年微博、微信、短视频发展较快,其拥有便于使用、平台开放及传播速度快等特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企业及个体已经迈入了微营销时代,而巨大的手机用户则在通过移动终端建立全新的营销平台。

(一)微营销的运作方式

微营销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注册以旅游企业名称命名的官方账号,通过此官方账号在线上及线下与游客群体进行互动;第二,旅游企业高管关注相关官方账号动态,开展深入旅游产品的微管理,提高旅游企业间的协同效应;第三,邀请明星代言旅游产品,并在官方账号上开展相应活动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并随时更新旅游产品动态,创建旅游产品微营销;第四,企业员工利用自身名义加入微营销,树立旅游企业品牌形象。如微传播、微公关、微媒体以及微服务等。旅游企业微营销经营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广泛的参与,并花费大量的精力,以此让旅游者对旅游产品保持高关注度。近年来,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商家向游客传输旅游产品信息招揽游客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微博相比,微信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娱乐性及地域吸引。由于微信公众号较微博而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平台,因此它能将更多的潜在游客转化为实际游客,从而提高游览率。在微信时代微信社会化的今天,微信营销发展已成为当前的新兴产业,这是对游客关系进行整理的一种营销方式。这样的方式能让游客得到更深刻的品牌体验,由此提升品牌忠诚度及消费次数,达到提升销量的最终目的。

(二)利用微营销增强旅游产品的网络体验

微营销是企业开发新游客群体的有效途径。旅游企业将不可转移的旅游产品生动地展示在潜在旅游者面前,吸引潜在旅游者前往。利用微信作为微营销手段,增强旅游产品网络体验营销,旅游企业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第一,微信的载体是手机,所显示的内容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展示的产品要主题突出,内容要具有代表性,画面要精美;第二,旅游企业的微信平台并未拥有地域性特点,因此,需要通过GPS等相关技术针对目标游客群体的密集区进行必要的定位,从而将产品信息高效地出去;第三,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互动性,因此旅游企业的微信公众号不但要拥有精准的性能,还要具备互动性及娱乐性。因此,旅游企业在搭建微信平台之时,应当采用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方式去吸引旅游者,从而吸引旅游者对产品的注意力并使旅游者给予长期关注;第四,注重对公众号中关注者的鼓励。以不定时提供赠品的方式鼓励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进行持续关注。同时注意积少成多,细分赠品等级及批次,从而达到鼓励效果。抓住旅游者猎奇的心理特点,引导旅游者去探索。增强旅游产品的趣味性以吸引旅游者。

作者:文菁 何晓红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