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综述

时间:2022-03-03 08:47:36

导语: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综述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管理日趋完善。但是,应收账款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不得不放弃部分现金流来争取更大效益。但是,由于企业内控不健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粗放,国有企业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以及数额都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资金周转,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意识、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管理方法、绩效考核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以期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应收账款;财务管理

1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国有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赊销成为企业最简便易行的办法。一方面,企业通过赊销提高了营业收入,增加了利润;另一方面,由于赊销金额不断增加,企业现金流受到限制,捉襟见肘。从利润表上看,企业似乎在短期内获得了较大收益,但长远看来,资金链的断裂,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结果。因此,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1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内容。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等应向购买者收取的款项,是随着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种债权。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管理好这种债权,既能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又不至于让企业因为收不到货款而遭受损失。1.2国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意义。1.2.1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国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通过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有利于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1.2.2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水。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可以改善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性,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现金流动比率,改善财务指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1.2.3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能够反映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和企业效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有利于优化企业应收账款的分类,减少不必要的坏账,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

2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较为粗放。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一直以收入、利润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因此,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利润,企业经营者一般会以提高销售收入为重要关注点,对应收账款的上升不够重视,这种粗放型管理模式导致管理者忽略了赊销带来财务状况恶化的后果。2.2对应收账款没有协同的管理机构。应收账款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协同办公,但国有企业往往各个部门独立办公,没有形成协同效应。销售人员只关注卖货实现收入,对于形成的应收账款不够重视。财务部门只核算数据,对于形成的应收账款按照财务规定直接反映到账面,或者根据会计政策提取坏账准备金,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没有达到协同管理的目的,导致应收账款无人管理,形成漏洞。2.3缺乏相对应的制度建设。一些国有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没有形成相对应的制度,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对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没有建立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对应收账款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没有对建立系统的客户信息系统评价,或者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本质认识不足,没有把握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导致应收账款金额逐年增加。2.4没有建立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对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没有建立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当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时,只是简单地反映到财务账面,有的企业,虽然按年限计提了坏账准备,但没有针对每一笔应收账款做系统性分析,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应收账款疏于管理,经年累月,只是账面的一个数字,还有的企业,在梳理账务时发现时间久远的应收账款,既不追究责任人,也不与客户进行函证,直接核销账务,也没有建立备查登记,导致企业形成损失。2.5企业信用管理基础薄弱。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原有计划经济的观念和旧的习惯依然存在,有的还根深蒂固,“赖债”“逃债”得益的陈腐观念中。信用评级又起步较晚,尚处于十分艰难的推动阶段。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中对企业评级还停留在部门规章的层面上。另一方面,企业的信用管理基础薄弱,有的国有企业对信用评级只停留在客户购货量、回款金额的统计上,缺乏科学分析,有的国有企业甚至没有对客户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2.6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时,往往关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等显性指标,忽略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类反映企业管理效率的指标。由于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导致业务人员为了实现短期目标,加大信用销售,通过赊销扩大业务量,提高营业收入,致使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3加强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3.1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也逐渐向公司化、科学化、精细化要求迈进。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正是顺应了国企改革的大趋势。国有企业管理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能盲目地采取赊销策略争夺市场,忽略了大量资金被占用的问题。3.2加强应收账款机构设置。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涉及企业多个部门,需要科学设置应收账款管理办公室,由各相关部门参加。信息部利用好信息平台资源,建立客户信用管理档案信息,科学地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确定赊销政策。财务部门对于形成的应收账款应及时提交管理办公室,督促业务人员及时催收货款,与业务人员做好账务核对工作。风控部门注意审核合同,做好监督工作以及业务人员的催收记录,做好风险防控,对于恶意欠款应做好法律支持。人力资源部门要将业务人员的催收工作纳入业绩考核中,注意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既能将工作分解到各个部门,又在各部门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促进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3加强应收账款制度建设。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力度,防范资金风险,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建设。国有企业应当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从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出发,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理顺应收账款管理的业务流程,确保各部门能够有效履行各自的职责。业务销售部门应当做好应收账款的凭据收取、催收工作。财务部门应当及时办理资金结算,核对相关票据、合同,与销售部门及时核对应收账款。风控部门应当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及时介入应收账款的催收监督工作,并做好后期法律支持。人力资源部门应当按照已纳入的考核制度对业务人员的应收账款进行考核。通过将应收账款工作制度化、系统化,明确了各岗位对应收账款的职责,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保证了应收账款管理的有章可循。3.4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国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有效管理应收账款。首先,对于当期发生的应收账款,财务部门除了按规定及时挂账外,还应当及时督促业务人员催收货款,并随时跟踪催收情况。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提交应收账款管理小组进行综合分析,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比例,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可能回收的应收账款,企业要采取积极清收的措施,比如,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按照挂账金额提供多种回款优惠方案,最大程度地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每年年度终了,对于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应当提交管理办公室进行重新评估,采取适当的方式计提坏账准备。3.5构建良好的客户信用评级政策。国有企业应当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信用评级方法,构建客户信用管理机制。企业应当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结合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建立相应的客户档案,从客户购货量、支付货款的及时性、客户性质、企业规模、合作时间、购货频率、年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企业发展前景等多个角度综合评估客户信用度,客户进行评级,对于信用评级较高的客户,在合作过程中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于信用评级较低的客户,不能给予赊销优惠,对于恶意欠款客户,避免合作,从而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防止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3.6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国有企业应当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将应收账款作为一项重点指标进行考核。对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应当综合进行考察,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有利于及时清理催收欠款。例如,将应收账款回款额纳入考核指标,对于新增的应收账款和清欠旧的应收账款采用不同政策分别考核,特别是针对长期应收账款,按照欠款期限的长短和清欠金额大小对业务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业务人员清欠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在扩大销售效应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与坏账损失,通过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企业信用管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风险,保障国有企业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金航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8(29).

[2]方霞.关于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8(6).

[3]吴佩芝.关于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8(4).

作者:徐红洁 单位:中盐西安盐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