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评论专栏品牌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01 11:45:00
导语:报纸评论专栏品牌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1我国新闻评论的产生
我国的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文体,源于古代的论说文。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随着近代报刊的产生发展,它逐步形成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论说文与中国近代报刊上的政论、时评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与当代的新闻评论差别更大,但从“直抒己见”的特点和逻辑推理的论证方式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与现在的新闻评论不同的事,早期的报刊政论不强调新闻性,不注重时效性,写法上多为设言解说,坐而论道。时评,是指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清议报》自26期起开辟的《国闻短论》专栏,所登言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时事短评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与政论相比,时评更注重新闻性,特别是时效性,因此更接近于今天的新闻评论。正式出现报刊评论始于近代,我国近代报刊一开始就掌握在外国殖民主义者手里。1815年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主办的。它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也揭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察世俗》上的言论以宣传宗教教义、宣扬伦理道德为主,虽有个别接近现实的言论出现,但基本上谈不上新闻性。
专栏是现代报纸业务发展的结果,最早是以版面或栏目式副刊出现的。早期的报纸多为书版式,不分栏,也无所谓编辑,嗣后出现了“白门柳色”、“铁瓮涛声”之类固定题名,这既是标题的开始,也是栏目的萌芽。它的意义在于分类编辑。这样,副刊文字就可能被集中刊登,辟为专栏,出现了“文苑”、“杂著”、“玉倌新镌”等早期著名的文艺类栏目。1900年分别创刊于上海、广州的《苏报》和《中国日报》的《中国旬报》,各自在正版上设有“豆棚谈助”和“鼓吹录”,首次固定了栏目式副刊的形式,并为后来的一些报纸所沿用。1904年,《时报》创刊伊始,革新编制,明确了分栏编辑法,首创时论,分设小说、介绍新书、6词林、插画、口碑丛述、籁谈拾零6个文艺栏目,促成版面式副刊内容编制的健全。至此,报纸成熟了,版面副刊也成熟了,诞生了具有综合编辑特点的《申报.自由谈》。[3]评论专栏也就是专门发表评论文章的固定栏目。在这些固定栏目里发表的评论文章被称为专栏评论。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发表的评论。[4]专栏评论是评论的一种,它是有固定栏目名称、定期刊发的、作者个人署名的、短小的新闻评论。
2.3我国报纸评论专栏的沿革
2.3.1建国前我国报纸评论专栏的情况
我国的言论专栏有着悠远的历史的,从20世纪初,梁启超办《清议报》时的,“国闻短评”、“饮冰室自由书”专栏,到“五四”前后《新青年》的“随感录”,到20年代末由邹韬奋主编的上海《生活》周刊,于1927年起创设的“小言论”专栏,都各有特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940年1月14日开始,当时的《新华日报》在第四版增设了“二三事”杂文专栏和“老实话”随笔论坛,这是国民党反共高潮期间为适应新的斗争而设的,登载的文章颇具鲁迅杂文风格。
2.3.2建国后我国报纸评论专栏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省委党报偏重于主体评论,如社论、短评等。专栏评论在机关报上显得相对冷清,除了上海《新民晚报》从5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未晚谈”(中停刊),60年代初《北京晚报》邓拓的杂谈专栏“燕山夜话”,《长江日报》马铁丁的专栏评论之外,专栏言论几乎一片苍白。期间,评论更是受到重创,几乎停滞,形成“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局面,专栏评论的境况可想而知。在这段时间,人们习惯于篇幅大小来衡量评论本身的价值。当时以编辑部评论居多,尤以社论为主,内容重要,每文2500字左右,多是则洋洋数千言。至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十年动乱”时期,则以“两报一刊”社论和“”的“大批判”文章压倒一切、主宰一切。
2.3.3改革开放后我国报纸评论专栏的情况7
作为专栏评论真正引起媒体特别是党委机关报的重视是在揪出“”,结束动乱之后。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后进入历史新时期之后。一方面,正确的政治路线为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思想禁锢解除,言路广开,人们渐渐可以说话,也敢于说话,在这种形式下,报刊的主体评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期望发表意见的客观要求,媒体亟需开辟新的言论渠道,直接反映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较早出现于报端并有一定影响的专栏言论有《哈尔滨日报》1978年1月创办的“大家谈”,有《解放日报》1978年7月创办的“解放论坛”。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民日报》于1980年1月2日开始在头版设置的“今日谈”小言论专栏。随后,《天津日报》的“津门小议”、《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文汇报》的“虚实谈”、《羊城晚报》“街谈巷议”等一批小言论专栏,如雨后春雨般纷纷设立,由小言论专栏开路,很快在全国新闻界掀起了一次兴办大小言论专栏的热潮。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的转移,人们的思想向多元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思想最为活跃,各种新思潮、新观念的涌入,传统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需要在媒体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各种群众性言论专栏的涌现就成了一种必然。仅1988年1月,《人民日报》就刊发了评论近200篇,涉及社论、焦点述评、人民论坛、今日谈等30多个专栏,其形式也日益科学、规范。[5]实践表明,评论专栏是在新闻改革之后走向繁荣兴盛的。评论专栏在开始兴起的时候,就评论的内容而言,多半是综合性专栏,诸如《人民日报》“今日谈”、《羊城晚报》“街谈巷议”等,在随后的评论专栏发展过程中,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化体育评论、法制评论、科技评论等评论专栏先后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深入开展,经济评论和法制评论的专栏尤为兴盛。1983年1月1日中央直属的《经济日报》的面试促使了经济评论专栏的日趋繁荣,同年2月,该报一马当先就开设了十个言论专栏。此后经济评论也成为各综合性党政机关报的重点内容。以《人民日报》为例,到1999年该报的经济评论专栏已有十几个。1992年,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初开始转变经营机制的大背景下,各报纷纷扩版,加大了信息、知识、娱乐服务的力度,各种周末版、专刊的出现为生活、文娱、体育专栏评论的兴起和繁荣创造了条件。在《中8国青年报》的15个专栏中,此类专栏就有“品味生活”、“生活杂谈”、“星期谈”、“直言”、“谈东道西”、“赛事点评”等6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建设也自然提上日程。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针,有关法制建设的宣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新闻媒介的重要使命。于是,法制评论专栏也随之应运而生。在1997年《人民日报》只有“法制沙龙”一个法制评论专栏,到1999年8月,仅在《民主和法制》专刊中就设立了“法制论苑”、“法制纵横”、“发展人生”、“民主评说”等4个专栏。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随着科技的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媒体科技方面的报道和评论专栏也将日益受到重视,会有新的拓展[6]。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会涌现出更多新的思潮和现象,这些都将大大丰富评论专栏的形式和内容。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评论开始逐步出现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小型化趋势。这一趋势突出体现在专栏小言论的兴起并遍地开花。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开办《今日谈》小言论专栏之后,全国各地新闻媒介纷纷仿效,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小言论专栏。“小字号”言论所以欣欣向荣,日益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其原因不外乎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轨的当今时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了;社会生活中各种新鲜的事理、隐显的矛盾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尤其是数以千计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介的并存及其相互争夺手中有限时间的严峻现实,这就日益要求我们的新闻评论顺应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并促使多种的小型化评论栏目的兴起以及各种新闻评论文体积极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7]2.3.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报纸评论专栏的情况
九十年代新闻评论的总体特征是:内容和形式的起点更高,社会功能扩展,评论员队伍壮大,评论的形式在继承上有较大的革新,评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大大增强,评论之多、之广、之热前所未有。评论开始把木关头向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财经走势、证券风潮、影视动态、体坛风云、家教天地、追星族、婚外恋、保健经……有什么样的新闻焦点,就有与之相随的新闻评论,几乎无所不评、无题不论。评论集又严肃认真的态度:如《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人民日报》1993.9.23),又有轻松活泼的面孔:如《北京人民欢迎你,奥林匹克9风》(《人民日报》1992.8.10)。既有庄重的坐而论道:如《用科学战胜愚昧》(《光明日报》1995.4),也有善意的嘲讽:《小姐,你为什么下跪》(《解放日报》),也有无情的批判:如《狗也选美?》(《解放日报》)。这些评论,有的做出明确的结论,有的则留给读者思考。功能的扩展,强化了新闻评论的影响面和穿透力。九十年代新闻评论的外在形式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和发展。就报纸而言,《中国青年报》首次出现了个人署名的评论员文章,一年后,除《羊城晚报》原已有之的个人专栏“街谈巷议”外,大批个人新闻评论专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日报》的“尚德专栏”、“冯并专栏”,《南方日报》的“章氏七日谈”等影响尤著。它们纷纷以其鲜明的风格吸引了大批读者。“长”、“空”、“呆”的写作套路被摈弃,精悍、朴实、轻灵的新闻评论开始活跃在报纸的各个版面。《经济日报》一版的“经济语丝”专栏,都是评说改革开放中的重要经济问题,但每篇长度均在400字以内,且全部采用对话的形式就事论理,外国通讯社将它当作权威人士意见予以转载,国内读者也纷纷传阅。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评论革命,更值得做深入的探究。它抓住目前观众不愿意正襟危坐、照本宣科的心理,“访”和“谈”完全以事实为依托,分析来龙去脉,评论是非曲直。“观众从你(电视记者)所关注的事件、展示的过程、众人的评论以及采访与被采访者的对接、反差中得到结论,在接受而不是抵触中受到启迪和教育。”[8]九十年代新闻评论的不俗战绩,不仅得到广大受众的赞许,也为新闻界的管理机构和专家所认同。1995年5月,首次在我国举办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评选揭晓,是个栏目榜上有名: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论坛”,《经济日报》的“每周经济观察”,《光明日报》的“今日话题”,中央电台的“午间半小时”,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中国青年报》的“求是篇”,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工人日报》的“职工明星谱”。新闻评论或评论成分较大的专栏占了十至六七。我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每年都有新闻评论不菲的席位。[9]进入九十年代,评论专栏类型日趋多样,除了早期的思想杂感、小言论专栏外,又出现了论坛评论专栏、经济漫谈的形式。论坛评论专栏属于新闻性、政论性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的评论专栏。目前,办得较有影响的论坛专栏有《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光明日报》“光明论坛”、《经济日报》“每10周经济观察”、《法制日报》“法制论坛”、《解放日报》“解放论坛”、《文汇报》“文汇论坛”、《新华日报》“新华论坛”等。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专栏而言,创办于1985年,原名“每周论坛”,1989年改名至今,每周一、三、五在四版右上角刊出。它在内容上,以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旨,写作上以突出思想性为特征。就论坛评论这一文体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社论、评论员文章,但又是其必要补充;它也不同于以个人身份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专栏小言论,但却是小言论的必要扩展和深化。三者相互依存,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各显神通。除了上述长期设置的论坛专栏外,近年来,为配合特定的宣传任务和宣传需要而辟设了专题式论坛评论专栏。它属于短期性或临时性的论坛专栏,即随着政治或社会活动的展开而辟设,也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终刊,具有明显的配合性、目的性和灵活性。这类专栏大致存在三种形式,即群言型专题论坛、社会性专题论坛和议政性专题论坛。后者尤为多见,旨在配合重大政治活动,结合当前宣传重点,重在活跃民主气氛,沟通舆论,增强时代使命感。如《人民日报》自1991年3月至4月初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在头版首创开辟以及每年届时都要刊出的“两会漫谈”专题式论坛专栏。再如,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前后《人民日报》辟设的“香江漫笔”专题式论坛专栏,几乎每天一篇,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经济漫谈作为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专栏。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阶段,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新旧体制的此消彼长中,各种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互相交织,充满了矛盾冲突,现实的需求正是经济评论包括经济漫谈日趋兴旺发达的基础。诸多新闻媒介的各种经济漫谈专栏纷纷登台亮相,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级报纸如《人民日报》不断开设各种经济漫谈专栏:市场随笔、经济茶座、经济札记、经济漫笔、试点、农村杂谈等。《经济日报》开设了“星期话题”、“王府井随笔”、“每周经济观察”、“国际经济随笔”、“快论”、“市说新语”、“股市周评”等。《光明日报》开设了“经济漫笔”等,出现了群言型和专家型的经济漫谈专栏同时并举的议论风生的喜人局面。
- 上一篇:专栏品牌经营管理论文
- 下一篇:报纸评论专栏品牌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