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11-11 09:10:56

导语: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问题及应对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临床相关专业开设。临床医学生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及尚未参加临床见习,带教老师在开展该课程的实验课过程中需要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验操作过于简单、实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应针对临床医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实践过程中侧重于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加强课堂纪律教育及生物安全教育。带教老师把握教学要求,针对常见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桥梁学科[1]。该学科以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为切入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临床诊疗思维。实验诊断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等。这些知识又与临床疾病密切相关。往往在开设这门课程时,临床医学生未学习临床相关课程,不了解基本临床知识,给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实验诊断学的实验课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认识到实验诊断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2]。但由于学生缺乏临床知识及尚未参加临床见习,也让实验课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笔者针对实验课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观察不同教学方式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收集反馈意见等,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现总结如下。

1合理设置小讲课,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衔接学科。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理论课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透彻。如果实验课一开始就进入实验操作阶段,或者简单的口头介绍就开始实验,学生很容易不知所措,很难完全理解具体实验项目的临床意义,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时就需要针对实验涉及的内容对实验中的知识点进一步拓展,实验前的理论小讲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避免理论小讲课讲成理论大课,同时又发挥其作为理论大课的知识补充及拓展的作用,理论小讲课的时间安排及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理论小讲课时间应控制在30min以内,时间太长内容易与理论课知识重复,学生不感兴趣,同时占用实验操作时间;②理论小讲课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录制实验教学视频,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3],并方便展现图文并茂的知识点;③理论小讲课内容应安排合理,注重理论知识的拓展与具体实验操作相结合。理论授课教师因课时短,内容涉猎广,一般只讲解所在专业的基本知识点,讲课内容不会横向延伸[4]。实验课带教老师可结合本实验知识点,引用国内外最新进展及临床实际应用对理论大课的知识进行拓展,避免基本知识点的重复讲解。比如浆膜腔积液检查,理论大课已介绍一般性状及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理论小讲课可不再赘述该部分内容,而重点介绍最新发表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针对标本留取、送检时限、细胞学临床诊断意义等临床应用会涉及的内容加以介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理论小讲课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报告结果解释等。

2合理分配实验标本,避免操作过于简单

实验诊断学实验过程中,通常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数量不同,每3-5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在某些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些组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实验。经了解,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实验标本为正常标本,无需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比如尿液分析和显微镜检查,若某个组被分配的几个标本均为正常标本,则无需进行下一步的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此时若不进行标本间的调配,则有些学生就草草结束了实验,这与临床实际工作不相符。所以带教老师应选择足够数量的正常标本和异常标本,并做好标记,合理分配至各小组。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脑脊液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检测、血栓与止血等实验均存在以上问题。带教老师同时提供异常标本患者的病历信息,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可将实际工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达到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3规范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的结果分析阶段,通常发现不同学生之间对同一标本的结果差异很大。分析实验过程可知,在实验操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规范:①学生未经科研培训,不知如何使用加样枪,大量程加样枪用于微量体积吸样,造成吸样不准确;②学生试剂或标本准备不充分,有些试剂未充分溶解,有些标本未充分混匀等;③实验过程中标本污染、孵育时间不严格、试剂加错等现象时有发生。实验带教中通过实验前的操作示范及实验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充分改善了这一问题。具体实施为在实验示范的过程中,仔细讲解实验细节,结合往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提醒现在的学生[5];实验开始后,巡查各组学生实验进度及操作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重新示范,及时纠正。通过以上两点极大减少了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结果误差,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进行科研实验打下一定的基础。

4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

实验诊断学实验开展的过程中,有学生反映有些实验太难,比如白细胞分类计数,尿液有形成分的识别,牛鲍计数板对脑脊液单个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的分类,免疫荧光观察自身抗体等。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将这些内容全部掌握,因此常常在显微镜观察时不耐烦,普遍不认识或认错。教师虽及时指导,但学生仍不能完全领会。部分学生下课拖延时间,影响下一堂课的上课时间。遇到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临床类的学生与医学检验或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6],其今后工作的重点在于懂得实验诊断学中检验项目的选择及结果分析、应用等[7]。其次,针对临床专业学生,因材施教,将带教的侧重点放在实验流程及结合检验结果进行病例分析上。各小组学生就真实的病例进行研究讨论,结合实验结果课后查阅相关知识与文献等,作为课后讨论题写在实验报告上,真正实现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目的[8],显微镜下的有形成分不要求做到准确识别。最后,我们还需要带领学生观摩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及手工项目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工作流程[9],真切地体会将来他们为患者开出的医嘱是怎样从一个标本到最后得出的检验报告。

5加强课堂纪律教育及生物安全教育

经多年的教学观察,学生实验课上的课堂纪律及生物安全意识存在以下问题:①上课迟到及旷课现象时有发生。问其原因,多数学生回答忘记了时间,看错了时间或者熬夜起床晚了,甚至有些学生忘记了有课。该现象反映出部分学生课堂纪律松散,无严格的时间观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系统[10],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表现等记入平时成绩,对于迟到旷课的学生做好标记和备注,同时要告知学生这一处罚方式及解释这一习惯的不良后果。大学阶段是从学生时代进入社会实践的过渡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一部分[11]。经实践,学生迟到旷课的现象极大减少。②学生实验课上花大量的时间玩手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些学生草草结束了实验,迫不及待地要空出时间来玩手机,甚至打游戏。遇到这种情况,带教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更换病理标本让学生重新实验。③学生生物安全意识薄弱。少数学生进入实验室不穿白大褂,或者穿了不扣纽扣;学生随身的书包、课本、水杯等日常用品随意放在实验操作台上;学生实验过程中不戴手套,或者戴手套拿手机;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标本溢洒或溅到白大褂上未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学生实验操作结束后,未进行台面消毒;学生在污染的实验台面上撰写实验报告等现象。为模拟真正的临床工作,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标本多数为临床标本,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危害,学生在实验室应做好生物安全防范。主要从以下方面解决问题:①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在实验诊断学实验开课前对学生开展一堂生物安全培训课,从生物危险、生物安全实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12]。②带教老师做好表率,进入实验室着工作服,实验过程中严格戴手套,若有标本溢洒按照标本溢洒程序严格消毒处理。③实验室进行分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贴好明显的标识,明确各分区的功能,自进入实验室开始即按照分区摆放物品及进行实验操作。笔者在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上问题,不断思考解决办法,并将解决办法应用于实践,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动态评估实践效果[13],最后进行总结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提高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自身的成就感,激起学习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增加其对临床、对医学的浓厚兴趣,也为今后临床学生进一步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7.

[2]郑红云,王海博,申复进,等.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质量评价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5):25-26.

[3]郭姝怡,薛赓.新型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2):73-75.

[4]张世昌,蒋叶,徐建,等.留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23):2931-2933.

[5]秦阳华,陈岩,黄晓春,等.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780-781.

[6]葛亮,王晓丽,李兴华.实验诊断学教改实践中的若干问题与思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8):1487-1488.

[7]董轲,林芳,王希,等.标准化病例库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7):1221-1223.

[8]李诗.PBL联合PCMC教学法在内分泌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5):19-21.

[9]张佳俐,戚红,刘郁莹,等.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0):758-761.

[10]李岩,董素芳,侯乃旭,等.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4):67-68.

[11]徐传财,朱健洁,雷伟.诊断学临床技能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2):309-311.

[12]李运书,徐健,姜霞,等.医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1):73-77.

[13]张进,杨立斌,郭庆峰,等.形成性评价在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9):731-735.

作者:张霞 林勇平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