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医疗制度发展前景分析3篇

时间:2022-04-11 10:18:15

导语:新农合医疗制度发展前景分析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合医疗制度发展前景分析3篇

第一篇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界定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在旧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退出后,旨在为解决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设计的新型医疗制度。这一制度由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加,并由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1]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实意义

新农合是国家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目的是减轻农民由医疗支出带来的经济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农民就医难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农民抵御疾病的能力难以提高,农民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三农问题”就不能彻底得到解决,这必然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可以减轻农民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而且能进一步凝聚民心,切实增加收入,不断提高我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责任缺失的表现

(一)政府对新农合宣传不到位影响农民参保

新农合现有的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的宣传,没有体现出对农民的优惠政策。他们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不理解,有的甚至看不懂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资料,再加上宣传内容不够仔细,存在报销范围、经办程序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农民对新制度缺乏了解而不愿意参保。另外,有的农民因为没有履行及时告知的义务或者超过了补偿期限或者没有办理转院手续,本来可以得到补偿而没有得到补偿,造成农民的误解,引起农民对新农合的不满,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能有效地运行。[2]

(二)新农合受益面狭窄导致农民对其缺乏信任

新农合受益的主要人群是生大病住院治疗的参保者,而一些日常门诊和所买的药品都不能报销,在参保人员中,有的农民参保三年或五年都不能受益,这项规定使得农民的实际受益没有预期的那么大,从而降低了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和参与的积极性。许多农民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觉得自己的身体好,不会生什么大病,没有必要花这些冤枉钱,而有了小病不能报销,认为自己平时缴纳的保险金就拿去补偿别人了,对于参保人员,在规定中有的药品不能获取理赔报销,农民有欺骗上当的感觉。

(三)农村医疗管理体制不健全,医疗机构监管不到位

在农村,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问题依然存在。医疗机构多开药、开贵药、故意拖长住院时间,甚至药品报销后仍高于医药公司的药品价格。农村假药泛滥,再加上一些不法药商与医院部分医护人员把一些过期药集中起来销往农村,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3]

(四)新农合筹资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医疗补偿有限

合作医疗管理的成本高造成了相关费用开支难以落实。虽然以县为单位集中审核、报销费用,统筹层次已经很低,但绝大部分县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口,并且农村居民的居住相当分散,合作医疗经办机构面对分散的农村人口,健康状况差异大且记录有限,县政府在组织管理能力上窘迫,管理成本之高难以负荷。

三、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履行责任的对策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新农合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要加强宣传引导,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要经常性地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单等方式,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意义的宣传,让群众真正了解新农合是一项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防止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建立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的补偿机制,给农民真正的实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宗旨是要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致贫的危机,但是现在的很多大病花费需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过分地追求大病补助超过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实际的补偿能力。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因为受益面过小而流失其他农民的参保,所以新农合的宗旨应是“为广大的参合农民提供广覆盖的、经常性的、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缓解农民因病而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4]。改革新农合的补偿取向应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提高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补助比率,扩大农民的受益面。

(三)加强领导,完善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新农合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政府部门要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密切配合,积极支持新农合的工作。卫生部门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农业部门要配合做好宣传、推广的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农村药品监管,民政部门要做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筹集、使用的审核与监管。在我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医疗卫生需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

(四)不断完善新农合的监管机制与筹资机制

加强基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格实行基金封闭运行,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和利息全部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补助。建立并健全既方便农民,又便于监管的合作医疗审核和报销办法,把合作医疗报销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探索农民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筹资是新农合运行的起点。中央财政应当提高对贫困地区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在筹资过程中的政治热情,同时要积极开发其他社会资源,拓宽筹资渠道。

(五)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是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基层建设,培养农村需要的医护人员,强化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在职人员业务学习与培训,以政府提供经费为主,鼓励在职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医学专业的学历教育,努力服务农民群众,不断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在农村的发展。[6]

四、结语

新农合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卫生保障体系的飞跃性进展。在这一新制度的建设中,除以上关键性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外,还应完善新农合的法制化建设。新农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信在日后的试点工作中政府会发挥主导作用,逐步摸索出改进问题的办法,最终解决好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田蕾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第二篇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不足。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预算不足是导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显示,2011年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措资金仅为130.76亿元。另一方面,农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且增长的速度有越来越快的趋势,从1990年到200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30元上升到4140元,大约上涨了6.5倍,而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县级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则由1990年的8.1元和309.9元,上升到2007年93.2元和2712元,分别上涨了11.5倍和8.7倍,医疗费用的上涨速度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范围。[1]构建良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第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较少,基础设施薄弱。一方面,农村人所拥有的卫生资源与其人口数不成比例,国家对城镇的卫生费用投入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也直接导致农村医疗设备相对简陋、医疗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重叠造成了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这当中很多机构都自成体系,自己进行小而全的建设,不但造成相关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人员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大量的非专业人员,提高了机构运行的成本。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够完善。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健全,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令农民不满的现象。一方面,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规定,农民报销医疗费用必须到规定的医院才行且报销的程序繁琐。另一方面,农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民的收入差距较大。目前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大病补偿+门诊统筹”的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供给模式单一。[2]它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但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卫生的供方和需方条件上的差异,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第四,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医疗制度支付压力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高达13.26%,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8.87%。[3]一方面,老年人已丧失基本的劳动能力,其收入水平较低并且个人缴费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老年人对疾病的抵抗预防能力远弱于中青年,其对医疗方面的需求远高于其他人。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必然将进一步加深,相关的医疗费用也将进一步增加,相应的医疗费用的支付压力必然越来越大,其基金的筹集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二、完善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途径

首先,加大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上的投入。一方面,虽然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提高,但其远远落后于对城镇的投入,据《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到19880.4亿元,卫生总费用城乡构成:城市15508.6亿元,占77.6%;农村4471.8亿元,占22.4%,人均卫生费用为1490.1元,其中,城市为2315.5元,农村为666.3元。城市人均卫生费用是农村费用的3.48倍。医疗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应合理地分配医疗卫生经费。另一方面,农民所处的医疗环境本身就差,收入较低,其缴费能力较弱。并且在很多地区,乡镇政府都是负债运行,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持也是力不从心,所以国家应适当调整原有的医疗卫生政策,给予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资金上更大的支持。其次,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并按照统一规划,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布局。村级卫生所直接关系到向群众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关系到其能否发挥预防疾病、传播卫生知识、改善卫生环境的功能。[4]加大政府对村级卫生所的投入,有利于提高村级卫生所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程序繁琐、弄虚作假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监督体系,从而更好地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和良好运行。并且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医药市场的监管,规范农村药品市场,为农村药品制订合理的参考价,防止出现不法商人扰乱医药市场。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该地区的医疗合作制度。最后,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对医疗需求的增加,原有的医疗保险筹措水平并不能满足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因此有必要在新的人口形势下,在进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医疗保险的筹措水平,拓宽医疗保险基金筹措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的投入,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政府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可以引进社会中的一些保险公司,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将商业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相结合。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以农民个人或者家庭为单位的医疗储蓄账户。[2]发挥农民个人或家庭的力量,让农民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医疗合作制度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农村呈现出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的现象,单靠政府的投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人的需求,我们需要通过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能更好地为农村服务。总之,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要始终以“以人为本”,在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医院的价值、员工的价值。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不合理地方应及时、适当地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良好的医疗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基本保障。

作者:周家荣黄洁琼工作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第三篇

一、独具特色的松江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参合群体突破了户籍制度的限制,呈多元化特征。考虑到松江区外来人口与被征地农民较多,参保对象除了具有本区农村户籍、无基本医疗保障的农村居民,还囊括了已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的镇保人员和符合参加新农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的无基本医疗保障的外来配偶。松江区新农合的目标人群大幅度减少。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2002—2011年间,松江区农业人口数从272434人,占总人口的53.76%,下降到98142人,仅占总人口的16.94%,年均下降率达到了18.47%,这对合作医疗的筹资和风险分担带来了重大挑战。

二、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构过程

本文将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初创阶段(1996-2001年)。1996年,松江区在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保险机制,开始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并由镇级合作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门诊和住院5000元以下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偿。1997年,松江区在全区建立了区大病医疗保险风险基金,对住院5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实行全区统筹补偿,年封顶额为2万。(二)发展阶段(2002-2008年)。松江区于2002年开启了全区医疗综合改革的历程。2003年,松江区成为了上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三医”联动改革的试点区,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区政府每年拨款200万元,用于补偿贫困纯农户和低保人群的个人投保经费,区民政局和残联对五保户和残疾人也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2008年5月起,松江区又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医疗费用的实时报销政策。(三)完善阶段(2009年至今)。2009年起,松江区农村合作医疗开始实行全区统筹,统筹范围包括门急诊、住院、门诊大病和二次救助。2011年,依照市政府统一安排,松江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开始享受跨区就医的待遇。目前,松江区新农合医疗制度已经全面设置“基本医疗”、“大病统筹”和“困难救助”3条保障线,建立了由区级医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组成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

三、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

(一)新农合的参保情况

松江区辖有11个镇4个街道,共有126个村卫生室。2011年全区共有146个村(居)委会实行合作医疗制度,90821人参加合作医疗,其中包括农保和镇保门急诊两部分。虽然近年来参保人数有所下降,但这主要是由于征地、人口流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应保人数的变化。从2007年开始,全区参保人员的投保率一直稳居100%,新农合制度在松江区已经初步实现了全面覆盖。

(二)新农合的基金筹集情况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政府扶持、集体和社会多方筹资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表1清楚地反映了近四年松江区合作医疗基金的来源。通过对表1进行数据分析,本文认为松江区合作医疗的资金筹集具有以下特点:(1)人均筹资水平快速提高。据了解,2011年上海的“新农合”人均筹资经费达到980元,位居全国首位,比2005年的306元提高了220%。(2)初步形成稳定的筹资机制。个人、政府和集体三方筹资比例由2009年的32%、22%、46%优化为2012年的45%、33%、22%,集体投入所占比重不断减少,而政府和个人的投入却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已经成为医疗基金的“中流砥柱”,这为提高新农合制度的保障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

(三)新农合补偿费用的流向

松江区合作医疗基金坚持全区统筹和区、镇两级分级管理的机制。区卫生局初级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和各镇合作医疗管理站各设两个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区级基金旨在抵御大病风险和救助,用于一次性自负费用经新农合基本医疗基金补偿后仍超过10000元以上住院及超过5000元门诊封顶线的特殊门诊大病如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六类疾病的补偿;镇级基金用于基本医疗补偿,包括普通门急诊、住院医疗费用和镇大病互助的补偿。2009至2011年,门诊与住院费用的支出各占总医疗费用的62.9%及37.1%,门诊与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支出各占总补偿费用的64.1%及35.9%。三年中,医疗费用支出与补偿金额之比平均为64.73%,其中门诊医疗费用补偿比为65.89%,住院为62.77%。住院与门诊医疗费用补偿比基本持平。从补偿人次的构成角度分析,松江区门诊补偿人群主要集中在村卫生室,住院补偿人群主要集中在区县级医院。从就诊费用的分布角度分析,补偿人群的次均费用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而增加,但就诊费用在各街镇间和不同级别的医院分布差异很大,这与各街镇地理位置,定点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参合人群性质以及不同级别医院补偿力度不同等因素均有关系。

四、松江区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分析

为了了解村民对该制度的满意度,课题组从全区随机选取了新浜镇、佘山镇和泗泾镇三个地区作为实地调研的样本地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8份,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93.43%,以下为针对新农合满意度的统计分析。

(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体满意度

本次问卷中设计了一道题干为“您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评价是什么”的单选题。下面有四个选项,分别是“很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其中,选择“不满意”的占1%,“很满意”的占35%,“基本满意”的占41%。可见,松江区村民对于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整体上呈较为满意的态度,满意程度为76%。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该改进的方面

为了探究参保村民对于新农合制度改进的期望,问卷设计了一道题干为“您认为目前合作医疗亟待改进的地方是”的多选题。下面有十个选项,涉及政策自身优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如图1,受访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较为满意,认为“医院医疗水平不高”与“服务质量低,态度不好”的人数较少,但是对于“取消门急诊报销起付线”的呼声很高。这由于松江区从2012年起才增设起付线,参保人员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一政策调整,同时,部分受访者认为该举措增加了就医的经济负担。综上所述,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1)参保实现了全覆盖。(2)保障层次提高,全面实现了“新农合”经费区级统筹。(3)保障水平提高,“新农合”经费补助提升100%。(4)费用实时报销,医疗负担大大减轻。(5)实现跨区就医。但是,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诸如医疗费用偏高、大病救助比例偏低、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等。

五、对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参合法制化:逐步实施强制参加原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低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其完善最终仍要走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全民参与的道路。近年来参合率的逐步增长与试点乡镇成功推行强制参合的经验也使强制参合成为可能。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新农合的相关法案,明确提出强制参合原则,在保证政策广覆盖的同时节约政策宣传的成本,并约束搭新农合便车的投机行为的发生。

(二)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新农合的监管机制

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关系到百姓民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手”自发调节,基金使用不够公开、以药养医造成“看病贵”等现象说明当前的管理机制仍存在漏洞。为此,应该设立由政府主导,医院和参合村民两方参与的专门监督管理部门,实现“收支”与“监管”职能的分离,使监管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同时,及时公开基金的运营情况,科学确定基金的结余比例,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并建立预警机制,有效调控医疗费用的增长和基金的收支平衡。

(三)补偿灵活化:适当扩大“大病补助”的报销范围

新农合对医疗费用的补偿缓冲了就医费用的增长对于农村居民的压力,但目前的“大病补助”的补偿机制尚待完善。就松江而言,应该赋予各镇合理扩大大病补助和定点医院范围的权利。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个别村镇易出现因生活环境所致的疾病,例如S镇L村风湿病较为普遍,村民多前往HS医院就医。该病不仅需要长期的治疗,花费较多,而且由于HS医院并不属于医保定点医院,风湿病也被排除在门急诊大病的“大门”外,大部分医疗费用无法得到医保的报销,极易导致患病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因此,本文建议应该以镇为单位,在原有大病范围的基础上,各镇再增加2-3个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门急诊大病,补偿费用由区镇两级医保基金共同负担。

(四)城乡一体化:坚持城乡医疗保险动态衔接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使我国城乡之间的医疗保障水平存在显著差别,严重影响制度的公平性。改善城乡医疗保险“碎片化”现状,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是现阶段城镇化进程的要求,也是公民获得公平权利的基础。这不仅需要公共卫生资源在乡村的倾斜配置,加强乡村基础医疗设施建设,鼓励医务工作者到基层服务,也需要新农合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动态地衔接,逐步在农村推广家庭医生制度,使乡村医疗的“硬件配置”与“软实力”双向提升,提高乡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消除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的鸿沟。就城乡医疗保险的制度整合而言,本文认为应遵循“两步走”路线。首先,尝试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并,设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然后,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整合,使城镇从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接续,基本实现城乡二元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向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转变,破除城乡、身份和职业界限的限制而平等地享有医疗保障。

作者:黄颖黄静雯郭云琪工作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