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管理质控手册的意义

时间:2022-09-12 08:37:17

导语:医疗管理质控手册的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疗管理质控手册的意义

威海市立医院是一所创建于1904年的百年老院,是威海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现有床位1500张,2010年全院完成门急诊75.1万人次、住院2.9万人次、手术量1.1万台次。近年来,在“医院质量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本院以医疗核心制度为主线,以构建严谨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行《科室质控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在科室层面的质量控制工作中,科室医师严格遵循《手册》要求,认真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科室管理思路清晰,秩序井然,有效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促进了整体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2007年在“山东省医院质量管理年”检查中获7个专业组的5个第一,2009年在“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中获得山东省地市级医院综合评比第一名,2010年1月获得全国病案质量评比二等奖。

1实施《手册》的背景与意义

科室层面的质量控制工作,是三级质控体系的基石。当前基层医院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科主任重视程度不够,思路不清。基层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多肩负科室业务和行政管理双重任务,大量精力多花在临床业务工作上,对医疗质量控制的概念与方法缺少理解与实践,对于如何管理科室、需要管理哪些工作思路不清、概念模糊。二是科室质控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科室往往将病历质量、处方质量等基础性管理工作推到医务科、药剂科等业务管理部门,对上级检查反馈的问题往往就事论事,没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科室质控往往局限在业务学习本、疑难病历讨论等事宜,医师普遍反映各职能部门布置填写的登记本太多太杂、烦乱不堪、缺少系统性,工作中极易遗漏,容易导致科室医疗质量滑坡,医疗安全出现纰漏。基于以上现况,需要为科室建立一套质量管理指南,来指导科主任或质控医师更好地管理科室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同时为各级医师减负,去除数目众多的登记本,将所有该关注、该记录的登记本全部收纳在一个手册中。经过本院医务科质控人员与临床医师的反复研究论证,本院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年”工作的要求,将“服务、规范和引导”作为医务管理工作的主线,于2007年11月在全院实施以《手册》为主体的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经过反复模拟使用、研讨、再修订,本院于2008年1月在临床医技科室正式推行了《手册》。

2《手册》的框架与内容

《手册》是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为抓手,以科室质量管理为主线,在方法上借鉴《处方点评制度》,点评范围扩大到运行病历、门诊病历等医疗基础质量与核心制度的落实上,是一套以病历质量、门诊处方、门诊日志、交接班、三级医师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等制度“定期点评”为主体的创新性质控体系。《手册》分为四大部分、39项工作。第一部分为综合指导部分,包括医院精神、院训、服务品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考核指标等,目的是促使临床各级医师对院级质控标准有总体了解与掌握。第二、三部分为科室的人力、设备等基本情况以及工作计划与小结的汇总,便于实施者与检查者同步了解科室情况。第四部分为科室全面质量控制工作点评,共包含31项。第1小项为运行病历质量点评,2~4项为门诊工作点评,5~10项、13~16项均为医疗核心制度点评,11~12项、17~19项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与《山东省等级医院评价标准》中相应要求而设[1],20~21项是其他行政职能科室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建立,22~27项属于科室医疗安全、健康宣教、业务学习等方面的点评内容单调,流于形式。三是登记本过于繁重复杂。临床内容,第28项是科室工作效率指标监测与评估,由科室每年年底填写,各项指标综合反映了科室的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创新与管理水平等,是各科室必须要关注的项目,29~31项属于一些特殊项目的点评内容,如医疗缺陷的登记、输血不良反应、重点科室监控等等。

3《手册》的推广与应用

3.1人员培训《手册》推行前先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培训活动,参加培训人员:总院、分院各科室主任、副主任、质控医师、护士长、相关行政职能科室主任等。由医务科质控人员逐项讲解,从工作来源、工作标准以及工作要求、如何落实均进行细致讲解,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了解实施《手册》的意义、内容及具体方法。

3.2模拟演练甄选全院医疗质量水平较高、科室管理较好、行政执行力较强的10个科室作为模拟操作科室,将《手册》中39个项目进行分解,1个科室承担4个项目,科室组织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承担项目的模拟分析、操作及点评,并制作电子版上交医务科,如操作中发现问题可同时提交改进方案。医务科经过汇总整理后将整本《手册》的模拟电子版发到院内网,供全院各科室参照、学习和讨论。同时,鼓励其他科室制作更高水准的模拟版,可替代原电子版发至院内网成为全院的范本以供参考。3.3全员参与模拟演练结束后,正式启用《手册》。《手册》的使用坚持科主任负责制与全员参与的原则。科主任作为科室的管理者与责任人,对全科质量控制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与管理责任,科室副主任、质控医师及科室其他人员,根据内部工作分工,对质控工作认真落实,除担负起应有的责任、认真填写《手册》相关内容外,更要根据《手册》的提示做好基础医疗工作,确保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2]。

3.4运行与保存《手册》由科主任监督整体工作的运行并负责保存。《手册》中的每一项均要求认真填写,不得遗漏。其中手写部分要求字迹清楚、无涂改,部分内容可打印粘贴。科主任工作岗位如有变动,原科主任要将《手册》移交新任主任。如主任脱产学习、病休等离开工作岗位,要将本手册交或主持工作的人员管理,以保持其系统性、连续性。科室每月要对《手册》的书写质量进行自查,确认每项工作均落实后将《手册》放入专柜中以备医院检查。《手册》年初向医务科领用,年终缴回,由医务科负责存档。

3.5指导与考核医务科每月初下到科室,指导科室人员正确操作,每月底检查《手册》的使用情况,作为考核科室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考核完毕要书写《科室质控工作手册使用情况考核分析表》发至院内网。调高《手册》点评工作在医疗质量月考核中所占的权重(占20%),对于完成及时、点评认真的科室给予一定范围内的加分,反之则扣1分/项处理。该项得分汇于医疗质量考核总分中,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另外,医务科在指导考核工作中,就《手册》的操作问题与临床人员随时进行沟通与探讨,收集问题,反馈不足,征求合理化建议,为今后的工作改进奠定基础[3]。

4实践中的持续改进

《科室质控工作手册》是本院近几年医疗工作的总抓手,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医务科于每年年末分期进行总院及两个分院的研讨与交流工作,讨论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1)临床医技科室《手册》落实情况;(2)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修改意见及解决方法。几年来,本院先后召开了9次科室质控工作手册研讨会,吸纳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及工作建议。通过座谈与交流,各级医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参与者均认为本手册的建立适应了当前医院管理形势,是及时的、必须的。科室质量控制以《手册》为主线,使医疗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利于诊疗行为的规范和统一,更为科主任管好科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本院每年根据研讨结果、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本院医疗工作现状对《手册》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对一些项目细化处理。

5结论

实践证明,此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手册》的实施,突出了质控重点由院级层面向科室层面的转移,加强了临床医技科室的执行力,强化了三级医师职能,促进了科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4]。《手册》为科室医疗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行动指南,更为今后迎接“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检查与山东省等级医院评审打下坚实基础。现今本院三级医疗质控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医疗质量有了长足进步,各级医师的医疗安全意识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