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影像学诊断误诊原因分析
时间:2022-07-30 10:58:50
导语:卵巢癌影像学诊断误诊原因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卵巢癌是一种恶性卵巢肿瘤,癌症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很难被发现,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发展为卵巢癌晚期,目前临床上对卵巢癌症晚期的治疗方法尚不成熟,造成卵巢癌虽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死亡率却超出两者一大截,成为死亡率最高的妇科癌症,威胁女性身体健康[1-2]。根据卵巢癌的组织学类型可将其分为四类:来源于卵巢生发上皮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生殖细胞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特异性性索间质的肿瘤和来源于其它器官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为卵巢原发性癌症,只有5%~10%的患者肿瘤来源于消化道和其它妇科器官[3-4]。
1病例来源及特征
2016—2021年间医院采用影像学方法确诊的30例卵巢癌患者,后期经其它方法诊断及病情观察,发现误诊患者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97±4.9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1.9±1.3。根据组织学特点,将患者分为以下四类:肿瘤来源于卵巢生发上皮的患者25例,肿瘤来源于卵巢生殖细胞的患者2例,肿瘤来源于卵巢特异性性索间质的患者2例,肿瘤原发于其它器官的患者1例。其中误诊患者4例,1例来源于卵巢生殖细胞,3例来源于卵巢生发上皮。
2影像学检验方法
对就诊的30例患者实施影像学检验,在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前一天晚上8点后停止进食行为,检查前1~1.5小时内口服1000~1500ml3%的泛影葡胺溶液,随后仰卧于检查床上,使用CT机对患者自膈顶部开始至耻骨联合下缘进行腹盆腔联合扫描,自髂嵴开始至耻骨联合下缘进行盆腔扫描。
3误诊原因
3.1观察不仔细
由于医生个人原因导致对检验结果的观察不仔细,例如,将恶性肿瘤看成良性肿瘤,将卵巢双侧侵犯看成单侧侵犯等均会导致肿瘤类型的判断错误,造成误诊[5]。相关医护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影像学成像结果,根据不同疾病的外在表征判断疾病种类[6]。
3.2影像学的局限性
人体不同部位对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不同,CT是利用X射线、超声波等方式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再由探测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利用计算机处理成图像[7-8]。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检测,但由于其设备昂贵,因此检查费用昂贵,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且CT设备中发射的射线与普通X射线相比辐射性更强,不适合怀孕的女性使用。CT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使用64排螺旋CT成像时,图像中无法显示乳头状囊腺癌中的乳头结构,造成误诊。并不是所有的疾病、所有的人体部位都可以通过CT进行定性诊断,临床上不宜将CT检查作为常规的疾病诊断手段。
3.3思维局限性
疾病诊断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采用CT诊断疾病类型普遍遵循一元论原则,当观察到两种疾病的典型表现时,常选择较为符合逻辑的一种疾病作为诊断结果,很容易造成疾病的漏诊和误诊。应该拓宽诊断思维,根据观察到的疾病的具体表现综合分析病情,对患者病情做出合理的、准确的诊断。
3.4理论知识不足
对肿瘤知识不够了解,对疾病的具体表现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囊壁结节的认识不足,理论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对患者病情诊断不准确,造成误诊。
4经验与体会
卵巢癌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妇科癌症,其发生可能与持续排卵、环境因素、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具有腹部不适、月经失调、尿频便秘、消瘦乏力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可采用超声波检查、细胞学检查、腹腔镜检查、肿瘤标记物测定、放射学等方法进行诊断。本文对卵巢癌影像学诊断及误诊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患者的肿瘤形状、大小、外观等特征,可以基本确定肿瘤恶性、良性和具体类别,对卵巢癌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参考文献
[1]毛磊.卵巢癌影像学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5):573-574,580.
[2]任春燕.常见卵巢肿块的MRI诊断及误诊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5.
[3]陈山川,文星.陈旧性异位妊娠影像学检查误诊为卵巢癌原因探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277-277.
[4]毕艳娜.MRI对卵巢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健康大视野,2020(6):68-69.
[5]黄伟鹏.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生存分析及肿瘤标记物在其诊断中的价值[D].郑州:郑州大学,2019.
[6]陈朔,许乙凯,贾飞鸽.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274-277.
[7]施素华,倪观太,凌利.CA125升高的盆腔结核误诊为卵巢癌12例报告[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4):314-316.
[8]郭晓霞,李延.误诊为卵巢癌的腹膜恶性间皮瘤16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6):451-45.
作者:骆俊
- 上一篇:帕金森病神经影像学研究
- 下一篇:腮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影像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