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价值

时间:2022-07-26 09:25:33

导语: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价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1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以“随机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其中,70例为对比组进行X线检查,70例为研究组进行CT扫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比较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检出率99%(69/70)高于对比组的84%(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异物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采取CT扫描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能够明确异物征象,因此,在临床检查诊断中推荐使用CT扫描检查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与依据,若患儿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可选择先进行X线检查进行诊断,若不能确诊再行CT扫描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异物;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儿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意外伤害,主要是指异物停留于支气管,引起剧烈呛咳、声音嘶哑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因小儿呼吸气道正处于发育阶段,吞咽能力、吞咽功能相对脆弱,在进食过程中难以确保将食物完全送入食道,极易造成误吸,将气道堵塞,如果长时间不能给予有效处理,可造成患儿出现窒息危及生命安全,临床早期准确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前提与基础,及时取出异物是唯一治疗方法,为提高救治效果,需及时进行准确诊断[1]。本研究选择1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予以分组,采用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对比分析实际检出率,旨在探寻更加准确、有效的检查诊断途径,进而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选择纳入1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样本,以“随机单双号”将纳入样本分为2组,其中,70例为对比组: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1~12岁,平均(6±3)岁;70例为研究组,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1~11岁,平均(6±4)岁;纳入样本符合《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指南与标准》,具有异物吸入史,伴有剧烈呛咳、声音嘶哑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均经过术后病理证实,纳入过程及时剔除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病历资料不完整者,2组样本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在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家属知情同意后进行正式展开。1.2方法:对比组进行X线检查,具体过程,协助患儿处于仰卧体位,指导其进行深呼吸,若患儿存在抵触行为,需先对其进行安抚,若有必要让家属协助固定其体位,确保检查能够顺利进行,仔细观察患儿支气管、肺部等情况,由2名及以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组进行CT扫描检查,具体过程,科学设置CT扫描仪相关参数,包括层厚、螺距、管电压、管电流等,协助患儿处于仰卧体位,在开始扫描前,需先安抚患儿,使其情绪稳定后开始进行扫描检查,若患儿抵触行为严重,可给予镇静处理后进行扫描检查,获取支气管、肺部清晰图像,由2名及以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1.3观察指标:观察分析2组检出率、异物征象结果,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2]。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出率对比分析:研究组检出率99%(69/70)高于对比组84%(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04,P<0.05)。2.2异物征象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组各项异物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支气管异物是儿科较为常见的急性病变,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该年龄阶段小儿咽喉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吞咽功能也不是非常完善,加之儿童好奇心较强,极易误食各种微小体积异物,导致发生支气管异物病变,另外,由于疾病所表现出的剧烈呛咳、声音嘶哑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与感冒或者器官炎症比较相似,部分家长重视度不够,若异物在支气管内停留时间过长,还会引起肺气肿、肺组织间质病变等严重并发症,造成窒息后果,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越早明确异物情况及位置,并采取早期治疗,取出异物,可控制病情的迁延、恶化,防止发生其他并发症[4-6]。放射影像技术是临床检查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主要手段,其中以X线、CT扫描为最常用方式,X线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所用时间短以及对患儿配合要求不高等一系列优势,但是,这一检查方式只能有效检出具有典型征象的小儿支气管异物,且仅能够显示某一瞬间的图像,无法将所有异物全面充分的显示,因此,检查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7-8]。CT扫描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检查方式,具有分辨率高、扫描快以及图像清晰等特点,可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并能够实现多方位重建,能够清晰显示小儿支气管异物位置、形状以及大小等,弥补传统检查的局限性,另外,也能够明确显示异物造成的各种征象,准确定位异物及造成的影响,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9-10]。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异物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扫描在检查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较好,可获得较高的检出率,需要注意的是,CT扫描检查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高,检查前需先对患儿进行安抚,使其情绪处于平稳状态时方可进行检查,若患儿情绪不能得到缓解,可选择先进行X线检查进行诊断,若不能确诊再行CT扫描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综上所述,针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采取CT扫描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能够明确异物征象,因此,在临床检查诊断中推荐使用CT扫描检查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郝丽丽,夏忠芳,王智楠,等.小儿双侧支气管异物4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7,17(2):119-122.

[2]葛涛.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1):56-57.

[3]王伟涛.对比分析放射影像技术中普通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75.

[4]竺陈,荀冲,郭斌,等.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分析[J].西部医学,2019,31(7):1106-1110.

[5]李锦熙.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395-1396.

[6]雷明.对比分析放射影像技术中普通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4(1):77-78.

[7]温伟春.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4):57-59.

[8]王越.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8):87-88.

[9]刘虎跃.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4):519-520.

[10]杨晓祥.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7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6,38(3):416-418.

作者: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