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6-06 09:24:06

导语: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状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状分析

摘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我国卫生领域规模最大、参加考试人数最多的国家级专业技术考试之一,从2001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来,每年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报名方式不断优化、考试形式不断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作为考核评价临床医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以期建立更加符合我国特色的临床医生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模式。

关键词:卫生资格;考试现状;教育;启示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即卫生职称考试,其中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我国评价医生能力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从2001年开始即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为我省选拔出大量合格的医务人员,促进了我省医疗卫生人员素质的提升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考试也凸显出考核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与临床医学人才素质要求不完全吻合、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1]。

1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状及问题

1.1考试管理体制僵化

我国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到各省、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都是由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包括考试方案确定、考生报名、资格审核、考场设置、试卷印制、押送、阅卷、评分、合格标准确定等各个环节。“行政治考”是我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的基本特征,依赖政府的行政权力才能保证资格考试及其证书的社会影响和权威性[2]。然而从2001年开始考试至今,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从当初的20多万上升到现在的170多万,每年都以十几、二十万的人数增长,对考试组织工作的时限性、严谨性、协调性要求很高,工作量也很大,单靠政府部门实施已力不从心。现在虽然从国家到地方陆续成立了专门的考试机构如考试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具体负责这项考试,但大部分地区还是由政府统管,无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我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由省人社厅、省卫生计生委主管,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各市由市人社局、卫生局主管,市卫生局或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实施,我省13个地级市中仅3个市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分别为南京、苏州、宿迁,其他10个市均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无独立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

1.2考试内容欠缺

目前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4个类别中,医学基础知识(77.5%)、医学人文知识(78.5%)的通过率普遍低于医学专业知识(81.9%)和专业实践知识(81.5%)。而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除受生理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医务人员学习人文科学、人际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而我国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人文知识类别中,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内容相对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患心理方面的疾病,同时医患关系的紧张、矛盾的加剧,对医生提出新的要求:人文知识与医学知识相辅相成是不可或缺的。目前考试中预防医学、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社会学、心理学、医患沟通等方面知识比较欠缺,未能满足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3]。

1.3考试方式单一

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虽然已进行了十多年,但在考试题型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均为选择题,有A1、A2、A3、A4、B1和X型题,每个题型均设置5个备选答案[4]。4个类别的考试均为100道选择题,共40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且单选题占多数。题目主要以简单的问答形式呈现给考生,考查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001—2006年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所有专业的4个类别均采取纸笔作答的方式。2007年开始对部分专业的考试方式进行调整,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等专业的“医学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科目采用计算机作答的方式进行。2008年借鉴了2007年的考试经验,对考试系统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主治医师所有专业的4个类别均采用计算机作答的方式进行。我国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单一、题目简单、题量较小、考试形式陈旧。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目的是评价考生独立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能力,如果缺乏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的考查,单以一些依赖记忆的客观题来评价医生诊疗能力和手术水平是不够科学全面的。

2讨论与建议

2.1优化考试模式提高医学人才评价质量

2.1.1建立专门的考试管理机构。改变目前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完全由国家、省市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现状,政府部门只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成立专门的非政府行业性考试组织,如考试中心具体承担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具体技术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提高考试组织专业化程度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更加规范的各级卫生专业技术考试评价制度。

2.1.2统一考核评价标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考试评价质量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权威性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对考试组织工作的公正性、严谨性、协调性有很高的管理要求。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试题难度不同、测试标准不一。应建立规范的考后数据分析反馈制度,每次考试结束后,由专业考试技术人员通过连续系统的考试数据统计分析,深入研究考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异同,全面分析考试通过率的各种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考卷的标准、确保考试在各年度、同一年度不同专科之间的测试水平相对一致。促进考试各项目标准之间的平衡性,提高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的科学性、公平性与稳定性。

2.1.3优化考试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临床医生的人文素质和疾病预防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评价医生能力和水平的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适当增加医学人文知识考核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以适应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复杂性的要求。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疗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预防为主和促进健康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理念,在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应增加预防医学和健康促进方面知识的比例,提高临床医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要求。

2.1.4改进考试方法。改变目前考试题型单一,考试方法陈旧的现状,以提高选拔合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是创新理论试题的设计,由单一的基本概念性选择判断题向综合分析性临床诊断性题目转变,增加试题选项,避免盲目猜题得分的可能性。二是逐步增加计算机模拟病例,增加分析论述题型,以考核评价主治医师临床诊疗思维和综合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逐步增加实践技能操作考试项目,同时以培训合格的标准化(模拟)病人配合模拟临床真实情境,以考查主治医师独立操作能力。鉴于操作考试的复杂性和难度,可先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试点再逐步扩大范围,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四是完善远程网络考试平台,优化网络信息化考试方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与临床工作要求契合的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主治医师的临床实际能力和水平[5]。

2.2发挥考试信息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

2.2.1优化医学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目前医疗单位各专业人员结构比例欠合理,麻醉、检验、影像、公卫、康复、精神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尤为紧缺。医学院校需密切关注社会需求,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培养方案。依据考试结果分析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差距,增加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医学法律、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文学科的课程比重,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深度,并力求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丰富医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电子虚拟操作与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操作训练,创造条件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适当弱化考核评价中学术论文的标准要求,使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更加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2.2.2拓展医学教学信息化平台。积极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积极改革医学教学方法。进一步拓展网络数字信息化平台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建立网上自主学习平台,共享教学资源,让校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实时分享高等医学院校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使医学生和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更加便捷地获得网络自主学习、自我考核评价和与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条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缓解边远地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教学条件差、学习机会少的矛盾,通过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远程教学、脱产在校学习与校外网络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医学卫生专业人才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

2.2.3优化医学院校考试评价机制。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结果分析和临床实践中,明确医疗卫生服务实际需求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通过考核内容的重点和考核方法要求,对医学生的学习和培养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改革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与考试要求的应试教育倾向,探索综合分析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评价模式。使医学生得到的培养训练更接近医疗服务实际需要,与后续的执业医师考试和各级职称考试要求更加吻合,更快适应未来基本执业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2.3建立医学院校和卫生管理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2.3.1强化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为各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定期、短期、紧缺专业、最新知识培训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临床实际工作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积极开发、应用不受时空限制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远程网络教学互动和考核测评,通过建立学分制等开放式教学管理,有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便捷性,吸引临床一线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2.3.2医院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努力创造条件,落实激励措施,鼓励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进修和考核晋升提供基本保障。

作者:袁园 单位:江苏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吴晓红.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组织工作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4):252-254.

2王吉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体系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4(2):119-122.

3黄续,王玲.考试内容及方法的改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5-6.

4王柯亮,张蕾,张光鹏.我国卫生人才评价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12):6-9.

5曹瑾玲.改革考试方式的探讨[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5,13(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