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专业创建的理论体系

时间:2022-08-20 10:45:50

导语:妇幼卫生专业创建的理论体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妇幼卫生专业创建的理论体系

我国妇幼卫生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妇幼卫生工作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不适应我国妇幼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卫生专业,培养高质量的妇幼卫生人才,是促进我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同济医科大学试办妇幼卫生专业五年来的实践,试探讨如何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卫生专业。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创办妇幼卫生专业关键之一是统一领导对建立专业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专业的领导。1985年初,我校在制订学校“七五”规划,讨论专业发展时,提出了要试办妇幼卫生专业。当时,我们对于是否需要办这个专业,以及能否办好这个专业,在认识上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通过妇幼卫生示范县的工作实践,通过对基层妇幼卫生工作状况的调查,也联系到我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职能和义务,我们对试办妇幼卫生专业必要性的认识,才逐渐统一。我们认为,试办妇幼卫生专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客观需要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妇幼卫生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社会的稳定,人口的繁衍和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需要一支得力的队伍。目前这支队伍总的状况是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来源有限。如果按国外的办法,采用毕业后教育的方式培养,则投资多,见效慢,也不适应基层的需要。因此,必须办好本专业,以尽快速度培养适应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有专业特色妇幼卫生工作有特殊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从事妇幼专业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来培养。这一专业要体现医疗和保健的结合,个体和群体的结合,生物医学和心理、社会医学的结合,这是其它专业无法包容和取代的。

(三)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妇幼卫生的服务对象广,服务内容全,服务现场多,加之服务的模式又是生物医学和心理、社会医学的结合,因此,试办妇幼卫生专业有利于探索教学、科研和卫生服务三结合的新体制,也有利于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走出一条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路子。思想的统一,必然带来行动的一致。我校领导在取得统一认识后,就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试办专业的领导。首先,成立了专业筹备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筹办事宜。第二,从各有关教研室抽调得力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积极进行教学准备工作。第三,将妇幼卫生专业列入招生计划,经卫生部批准,当年就开始招生。第四,在教学设备、教学用房和教学经费上给以支持,保证教学的基本条件。第五,学校定期研究试办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第六,统一全校各级领导和有关教师的思想,动员各方面力量,给新办专业以相应的支持。通过以上措施,大大加快了专业筹办的进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0年已顺利地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妇幼卫生专业毕业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二、不断改革,探索新路妇幼卫生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既无前人的实践可参考,国外也无适合中国的经验可借鉴。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新专业采用新办法,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新的路子。在课程设置上,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了社会医学教学,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妇幼卫生工作发展和项目管理的需要,开设了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安排上,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探索教学、科研、卫生服务三结合的新体制,我们从二年级起,安排学生定期到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和孕产妇、婴幼儿家中参加妇幼卫生服务工作。通过四年的连续追踪观察,使学生密切接触社会工作实践,从而明确了学习目的,培养了服务意识,巩固了专业思想。通过学习和服务的结合,在服务中学习,学习后用于服务,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业务上也有了较大收获。在毕业实习阶段,既安排农村现场实习,又安排城市和工矿现场实习,使学生在不同环境的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休现我国国情,结合实际需要,将我国妇幼卫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项目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同时,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在专业开办不久,就组织了一部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了一套专业教材,目前正用于教学,并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方式。有课堂讲授,有小组讨论;有实验室教学,也有现场工作。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医疗和保健、个体和群体结合的意识,在教学中注意加强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特别是注意加强儿科学和儿童保健学、妇产科学和妇女保健学的沟通和结合,除了目前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外,今后仍采取联组教学的方式,使内容更加有机地组合,安排更加密切地衔接。为了寓思想教育于业务教学之中,我们打算将妇幼卫生概论的教学提前到一年级起开始,先讲授我国妇幼卫生工作的地位、作用、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及妇幼卫生专业的特点,使学生一入学,就了解我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全貌和社会对妇幼卫生人才的迫切需要,从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使妇幼卫生专业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目前,我们正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和长春会议的精神,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期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探索一种新的模式。

三、紧密结合项目,抓好专业建设我校从1983年起,承担了妇幼卫生示范县的技术指导任务,以后,又承担了扩展县和加强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的项目,同时,还担负了一些妇幼卫生的科研任务。几年来,我们将项目工作和妇幼卫生专业建设结合起来,既保证了项目的完成,又促进了专业建设。在人员配备上,参加项目工作的主要人员,就是专业的骨干力量。他们有一定的分工,在一段时间内,有的侧重教学,有的侧重项目,定期轮换,而在现场工作中,二者又有机结合。在工作安排上,把项目工作纳入专业建设规划内,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如举办项目培训班,吸取专业的年轻教师参加听课,教学现场实习时,结合项目任务进行。这样作到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紧密配合,互相促进。在条件上,考虑到两方面的需要,如项目的设备、仪器主要用于项目,但也适当照顾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室、教具和资料,也提供项目使用,作到两者兼顾。在管理体制上既分工又合作,分管项目的校领导和分管教学的校领导经常互相通气,密切配合。落实到妇幼卫生专业,则将教学和项目统一领导,统筹安排。项目和专业建设的紧密结合,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促进了师资的成长。许多年轻教师,通过参加项目工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了很大提高;第二,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项目的成果充实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和项目结合,使教学更加灵活多样,理论更加密切联系实际;第三,加强了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基层妇幼卫生工作,提高了基层工作的质量,巩固了基层卫生保健网,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现场;第四,组织师生参加项目工作,是一项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师生接触实际;第五,专业骨干教师参加项目工作,加快了项目的进程,提高了项目的质量。

四、研究理论体系,促进专业发展国家教委通过专业目录论证,批准妇幼卫生专业为试办专业。为了尽快使试办专业变为正式专业,除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改革,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承认外,还应深入地探讨专业的理论体系,以促进专业的发展。妇幼卫生专业有其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但目前对这个问题研究得还不够深透。根据初步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专业性质妇幼卫生专业是以预防为主、以保健为中心的、医疗和保健相结合、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生物医学和心理、社会医学相结合的新型.专业。

(二)培养目标妇幼卫生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妇幼卫生保健和管理工作的卫生医师。

(三)专业培养要求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4.具有很强的保健意识和群体服务观点,能从事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对妇幼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临床试验及科学评价;5.具有妇幼卫生管理和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的初步能力。

(四)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五)相近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妇幼卫生专业理论体系涉及到很多方面,以上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而且仅仅是我们的一点粗浅看法,愿意提出来向同道请教,也希望和同道们一起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把专业的理论体系研究得更深更透,以便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卫生专业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