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医疗卫生的应用

时间:2022-02-06 10:08:16

导语:“互联网+”在医疗卫生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互联网+”在医疗卫生的应用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闸门的慢慢打开,作为我国“工业4.0”技术依托的“互联网+”正在继续与各产业进行互融互通,发挥自身价值。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将实现政务部门数据共享,信息透明等目标;在“互联网+”中国制造中,将实现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继而整合区域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发挥工匠精神。在“互联网+”绿色生态中,将实现对全国排污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倒逼环境技术,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同样,在“互联网+”医疗卫生中,也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我国医改正在继续发力,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基础建设都在持续积累,但医疗服务水平、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如何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众多人们的需求,仍是医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新型医疗模式的出现,为我国医疗卫生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利用互联网实时性、快速性的特点,将医疗卫生网络化、数据化,实现医疗卫生信息服务模式时代性的变革。

1互联网与医疗卫生相结合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很早就将互联网与医疗卫生相结合,而且还运用了各个领域的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如美国地理信息系统与慢性病监测,提高了重点监测和预防慢性疾病的能力[1];在伊拉克自由行动最后军事战役中,移动陆军外科医院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极大地影响了创伤和重症监护的平民医院[2]。Parker等[3]通过GIS并利用最近距离模型测量方法详细分析了Scotland居民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及急诊部门的可及性,WHO研发了HealthMap、美国疾控中心开发的EpiMap等[4]。在移动终端中,移动医疗鼻祖,美国WellDoc公司推出了“Bluestar”一款糖尿病管理APP,通过输入医生开的处方,并按照要求输入他们吃了什么,什么时候吃的,然后这款APP就会提醒患者何时测量血糖,再根据血糖的指标,指导用药的剂量[5]。2011年WTO调查显示,美国有58%的地区和欧洲53%的地区均通过移动医疗平台进行就诊预约提醒服务[6]。国内的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态势迅猛,也融合了各个领域的技术。本文作者在2015年9月16日,通过苹果手机APPStore来搜索手机软件,以“医疗”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可以找到2111个结果,搜索“健康”可找到高达7818个手机软件,可见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体关注“互联网+医疗”的领域,但我国大多数医疗APP目前仍处在信息初级收集与整理阶段,如血压血糖监测、儿童身高体重、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控制情况等[7]。同时,关于GPRS和GIS的远程医疗监控、动态跟踪病情发展[8]、远程会诊车通过车载GPS模块获取会诊车所在位置[9],以及利用GIS规划医院服务范围,如张莉等[10]利用GIS开发了基于时间最短的路径选择信息系统,生成了医院可达性的等时线图和医院服务范围图,以江苏省仪征市医院为例,运用该系统对医院的可达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医院的规划方案。

2互联网与医疗卫生相结合的应用形式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创新模式正在飞速发展,国内也出现很多相对知名的网页版和移动版的应用程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医患互动型,比如“寻医问药网”中的有问必答,患者输入自己的症状,就会有相应的医生对其进行解答。二是知识普及型,这种应用形式旨在让群众、患者了解健康知识、用药注意事项、急救技巧等医学常识,比如丁香园的“丁香医生”。三是综合服务型,像挂号网旗下的“微医”,它向患者提供网上预约挂号、电子健康病历、在线咨询、健康自诊等一体式综合功能。然而,一些互联网公司及运营商似乎都把目光都集中到信息技术与医疗、手机移动与医疗的结合上,并没有发现在现今互联网背景下医疗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也就是说现今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形式仍十分单一。所以,本文作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应用形式可以为如下3种。2.1远程医疗形式。远程医疗实现了远距离医疗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主要包括了远程病理学、远程放射学、远程心理学、远程超声诊断学、远程手术、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护理等医学诊疗、教育[11],远程医疗会诊是其中最为常用的应用形式。远程医疗会诊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医学音频、视频等设备,通过接收对方患者病历信息、视频影像等一系列信息,来对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同时也能辅助对方医生在影像、放射等方面的诊断,可以起到远程教学的效果。随着远程医疗在我国推广应用,远程会诊在心脏、脑外、精神病、眼科、放射科等专科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2]。这种形式对于医院来讲可以形成“医院对医院”、“医生对医生”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医院之间信息共享,分享资源的有效机制。更重要的是,医生与医生之间可以通过远程教学、在线会诊,随时进行病例分析,在快速有质量的缓解患者病痛的同时,是对我国基层医生医疗水平、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13]。对于患者来讲,由市场主导的互联网行业会给远程医疗机构注入新鲜的血液,市场自由竞争、透明化的特点会给患者们带来高质量、费用适宜的远程医疗服务,使患者能够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医疗的成果。2.2基于地理位置的医疗形式。“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实质上是将医疗卫生网络化、数据化,而将网络化、数据化的医疗卫生信息变为可视化,就需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加入,形成基于地理位置的医疗卫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以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用户的、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在提供最基本的空间定位服务的同时,对各种分布式的、异构的地理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组织与管理[14],其核心是数据,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15]。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呈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16-18]。在我国早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用于政务和维护国家安全,并没有发挥地理信息应用在市场中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用开始活跃于各个产业领域,如汽车导航定位、消防抢险救灾、交通运输管制等,充分发挥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便捷性与兼容性。发展到了今天,国家更是重视地理信息在社会服务大众的应用,于2008年7月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就是天地图的开端;从2010年10月~2013年6月,“天地图”的不断发展也使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始全面覆盖我国各产业,对各产业进行有效融合,发挥其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驱动创新发展以及惠民生、促和谐的优势。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医疗卫生相结合,可以把医疗卫生数据以空间视图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形成基于地理位置的医疗卫生。对于医院来讲,这种形式可将地理定位与急救车、急救直升机相结合,患者位置、行车路线规划、直升机起降地适宜范围等都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查询到,最终达到争取急救时间的作用。对于患者来讲,想要了解我国现阶段流行病的区域分布、发展趋势可以直接在与医疗相结合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直接查询,并且为患者展现的是直观的地理走向分布图,方便患者了解流行病情况和走势的同时也实现了卫生部门的信息公开透明。2.3移动医疗形式。移动医疗形式大家肯定不陌生,这种形式也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形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医疗卫生借助移动电话方便、灵敏、快捷的特点可以轻松实现“互联网+医疗”模式中的大部分功能,而且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支付宝、微信钱包等互联网支付的普及,使通过手机支付软件支付医疗费用、甚至直接用手机绑定医保卡进行医疗支付也将成为可能。同时,手机作为我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完全可以结合可穿戴健康设备作为健康管理器来使用,像苹果的iWatch、小米的健康手环,将其与手机连接后就可以测量出使用者的心率、步速,也可通过内置游戏测量帕金森值。这种形式加上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地简化医院支付流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其互联网高效、结构化的特性也可促进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医院现代化发展。同时移动健康设备的加入可以长期收集患者病情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对患者来讲,在方便支付的同时,移动医疗的发展更会催生出像个人电子病历、个人体征监测、个人健康档案等专为个人服务的健康数据库,方便患者对自身健康情况的了解。

3互联网与医疗卫生相结合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将互联网与医疗卫生相结合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对于新事物的生成不可避免的会催生新问题的出现。(1)我国相应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对于患者在使用互联网医疗出现的医疗事故和健康问题等,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定责任的划分,所以患者的一些相应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2)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存在数据壁垒。公立医院拥有大量的患者数据,但不会对外开放病例数据,所以数据不能商业化、不能开发。即使开发者拥有患者数据,不同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会避免本公司患者数据的外流。(3)互联网医疗仍会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就网上预约挂号来说,患者们仍倾向挂专家号,其他知名度不高医生就无人问津,重新导致“一号难求”的困境,也降低了其他医生的积极性。(4)患者信息安全问题。患者通过网络或移动医疗客户端所填写的个人身份信息或医疗信息可能会面临着泄露甚至被第三方所利用的危险。(5)互联网医疗与医保的问题[19-20]。互联网支付目前还不能与医保卡进行绑定结合,也没有法律法规明确哪些互联网医疗项目能够被医保所报销,所以会影响互联网医疗以及支付的普及。但是我们相信,新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互联网与医疗卫生相结合一定会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

4互联网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路径

4.1远程医疗的应用路径。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使远程医疗的研究与应用也更加深入和广泛。原来的远程医疗只是对单个病人的诊断,服务模式单一,应用面狭窄,在现今以及未来,远程医疗应朝着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发展[21]。在远程诊断中,我们应该与移动医疗相结合,借助移动医疗设备,使我们的诊断不仅局限于远程诊断室,也要扩展到病房、手术室,提高远程诊断的灵活性,同时,远程诊断视频设备也要与急救车相结合,在院前急救中发挥对复杂症状的远程应急处理[22-23]。在远程医疗教学中,相应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医疗机构应联合制作一套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安全性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各个医院都可以向国内医疗技术领先的医院发送远程医疗教学的申请,也可以将本医院特色科室的相关教学及临床视频在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上。目前,我国的远程医疗都是大医院对西部等偏远贫困地区医院的扶持比较多,有的收费低廉,有的免费看诊,虽然扶持了西部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但仍是治标不治本。现今以及未来的远程医疗应对这项服务进行收费,也要将这项服务市场化,让互联网公司以及社会医疗机构进行参与,让市场来制定收费价格,让市场来整合远程医疗市场,而政府只需要通过加强对西部等偏远贫困地区的医疗投入,引进精密远程医疗设备,完善相应法律机制就可以了,这样即实现了远程医疗质量的提升,也促进了远程医疗在基层的可持续发展[24]。4.2基于地理位置的医疗卫生应用路径。在分配医疗资源的应用。由于我国医疗资源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中,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这就造成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将全国的医疗资源数据加载到地图上,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更直观地在地图上了解到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促进政府及社会医疗机构对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公共卫生的发展,达到社会医疗公平。同时这个平台也是个现成的医疗数据库,可以实现医疗大数据的收集,具有前瞻性。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我国一旦发生疫情,各地区的疫情数据就会上传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医疗相结合的这个服务平台上,在地图中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疫情的空间分布、预测走向及其严重程度,并且网络数据共享性强,加强了监控传染病流行趋势的能力[25]。由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隶属于国家的服务平台,所以疾控中心等医疗机构在平台上也会公布真实的灾区情况、抢救措施、以及预防疫情的防护措施,做到信息实时互联,扩大信息覆盖范围,充分体现出其即时性的特点。这样也就达到了政府信息公开透明、辟除了危害国家利益不法分子的谣言;同时,方便救援资源调度,保证救援的有序进行。在特殊人群健康中的应用。在服务平台中针对老年人会在地图上标注各地养老院以及季节性特色养老院,并配合移动健康设备,随时可测量心律、血压等指标,监测老年人健康,完善健康数据。同时,使用者们也可以通过服务平台进行健康交流,充分利用其互动性的特点。同时,对于患有地方病的患者,服务平台可以根据我国地方病的数据,将各地区地方病在地图中标注出来,并显示该地方病所缺微量元素,通过地图上的显示情况提供相应的元素补充形式以及膳食建议。4.3移动医疗的应用路径。移动医疗在继续完善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支付,实现医保卡实名与支付宝、微信钱包等互联网支付软件的绑定,实现通过手机就能支付医疗费用;将住院退院流程融入到移动医疗中,使患者可以在手机上完成繁琐的住、退院手续;医护人员会将每天的用药量及费用通过电脑输入到患者移动设备中;退院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机对此次出院服务进行评分。这样就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医药费用透明化,缓解医患冲突,营造良好的医患环境。移动医疗也要发挥其便捷性的特点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患者或患者家属通过服务平台手机客户端拨打急救中心电话,服务平台可直接将患者位置发送到急救中心;急救中心在前往急救时也可通过服务平台分析患者范围的地区情况,选择离患者最近的120以及规划最快的行车路线前往患者所在位置,患者也可在平台地图了解急救车的行驶位置,节省救援时间。

5结语

未来将是“互联网+”的时代,是大数据与物联网相互结合,相互发展的时代,实现“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无论是在合理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公共卫生效力等方面,还是在树立政府形象、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跨界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将会实现从0到1的转变,会为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以数字化城市的实现打下最坚定的基础。

作者:张瑞桐 李中华 邱颖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