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临床生理学论文
时间:2022-04-18 09:03:39
导语:教学改革临床生理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将生理学知识点与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合理链接
我们组织生理学老师走进教学医院,与临床教学的老师、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正在实习的高年级学生沟通,召开座谈会,获取生理学与临床医学链接的关键资料,选定主要的链接内容和链接的方式。之后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进一步明确链接的知识点和讲课技巧,实现以临床为导向来讲授生理学的模式。比如我们在介绍后负荷是影响心泵功能的因素时,引出高血压心脏病的产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临床知识,通过两门学科的交叉介绍,相互融合,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心脏后负荷的变化是导致心脏高负荷工作的根本原因,心脏的长期高负荷工作会改变心脏的结构,出现心脏的器质性病变,从而出现高血压心脏病,降低血压就是治疗这种疾病的最根本原则。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极大提高,思维也活跃起来,特别是针对临床疾病的思考越来越多,学生提问量明显增加。任课老师为了顺利解答学生的提问,更新自己知识,查阅文献,向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学习,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良性循环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悄然形成,并不断强大。
2精选临床病例,设计PBL教学课时
我们教研室在2013级“卓越医生班”的教学中设计了PBL教学课时。学生4-5人为一讨论小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精选临床病例。如患者李某,男性,75岁,间断上腹痛10余年,加重2周,呕血、黑便6h。10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间断上腹胀痛,餐后半小时明显,持续2-3h,可自行缓解。2周来加重,纳差,服中药后无效。6h前突觉上腹胀、恶心、头晕,先后两次解柏油样便,共约700g,并呕吐咖啡样液1次,约200mL,此后心悸、头晕、出冷汗,发病来无眼黄、尿黄和发热,平素二便正常,睡眠好,自觉近期体重略下降。既往30年前查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手术、外伤和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36.7℃,P108次/分,R22次/分,Bp90/70mmHg,神清,面色稍苍白,四肢湿冷,无出血点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上腹中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腹水征(-),肠鸣音10次/分,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Hb82g/L,WBC5.5×109/L,分类N69%,L28%,M3%,Plt300×109/L,大便隐血强阳性。这个病例涉及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老师要求学生运用消化生理学内容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生理学问题。这个阶段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知识储备、扎实的生理学和临床医学基础以及出色的组织能力。
②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学生获得病例后,用一周的时间查找收集资料,分组提出各自的问题。比如,胃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成分对食物的消化有何作用?正常人胃黏膜如何保护自身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发病的机制?幽门螺杆菌是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有何关系?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消化性溃疡?其治疗机制是什么?质子泵阻滞剂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何优势?这个阶段他们是带着问题进入了自学阶段,经历了学习-疑问-学习的过程。
③小组内部讨论、汇总。通过自学,学生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及未解决的疑问回到小组。首先,让每位学生报告自己获得的信息及对问题的看法,接着整个小组回顾问题,通过内部讨论,相互交流信息、想法和意见,最终达成共识,制作幻灯片。
④幻灯片汇报。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对其病例分析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由教师点评。此环节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以上病例的PBL教学,能完成胃液主要成分、胃黏膜的保护机制、胃中盐酸的来源等教学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促进了师生互动,改善了师生关系。
3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利用一只动物,把原来分几次的实验合并为一个实验,提高实验的复杂程度。通过这类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在生命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的统一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比如我们将胸内负压的测定、肺的顺应性测定、呼吸运动调节这三个实验合为一个实验,取名影响呼吸功能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创新性的实验,存在很多未知情况,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自选项目、设计实验方案、选定实验设备、明确实验目的和意义、评价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或学术论文。我们每学期都至少开展一次设计性实验,学生3-5人一组,实验期间,配备至少1-2名教师全程指导,通过这种实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改革生理学考核体系
生理学教学内容逻辑性强、知识点多,既有局部微观的生理机制,又有整体宏观的整合原理等特点。为了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我们对生理学考试进行了改革,突出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从过去单一的知识继承型考试转向知识、技能、素质并重型考试,由闭卷笔试逐步转向多样化考试。教研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药学、护理5个专业都开展了考核体系改革,调整了综合成绩构成,提出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应占有一定比例,细化了平时成绩构成及评价方式,增加了综合分析题的比例。具体改革内容如下:①改革期末理论考试内容结构,增加综合性、实践性题目的比例,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记忆成分,加大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判断表达的考核内容。②科学设置综合成绩构成,完善评价体系。改革之前综合成绩就是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为了侧重过程教学,突出实践教学,改革之后将综合成绩构成比例改为: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其中实验成绩为所有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考核的总分。平时成绩包含考勤、提问、阶段小考,平时成绩的构成为:考勤×30%+提问×30%+阶段小考×40%。实施过程中,平时成绩的记录过程包含以下3方面:
①严格管理考勤,全学程点名不少于3次,并有记录,形成考勤成绩;
②进行课堂提问,每位同学不少于1次,并有成绩记录;
③阶段小考以分析题的方式进行,教师给出可选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展开小组讨论,然后形成书面分析报告。有些分析报告最后还要形成PPT课件,由学生自己讲演,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实验考核在最后一次实验课进行,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学生的动手能力、生理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结果的准确率来给予相应分数。通过考核体系的改革,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程度有所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过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得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此外,学生对改革的反映较好,接受程度较高,教学改革效果良好。
总之,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们积极主动地将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进行了链接。这样的链接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突出专业特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生理教学真正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翔瞿树林申丽王智张坚松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 上一篇:逆向问题教学法与生理学论文
- 下一篇:实验教学运动生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