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学实验教学初探
时间:2022-02-06 09:46:03
导语:功能解剖学实验教学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究功能解剖学实验教学授课方法和技巧。方法采用分组实验模式、活体教学模式、板书考核模式和交叉学科模式进行实验教学。结果通过教学改革既能活跃实验教学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论实施有效的功能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功能解剖;表面解剖;板书;交叉学科
功能解剖学主要介绍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及人体结构配布规律,隶属于生物科学形态学范畴。在医学领域,功能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基础[1],也是康复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康复医学专业技能和临床应用课程及康复实践服务,是在认识解剖学结构基础上进行功能分析,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课程[2]。广西医科大学自2015年招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功能解剖学这一课程是在康复治疗专业上学习系统解剖学以后深入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功能解剖学课程的要求和特点,笔者尝试对本课程的实验课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1分组实验模式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对功能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实验课开始时即随机将全班同学按3名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均有男女生组成,这样既避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男生学习过于草率和女生过于纠结知识点现象,又避免了爱学习的同学扎堆学习和懒散同学扎堆聊天的现象。而平日的实验标本考核也以小组为单位录入成绩,即小组的考核成绩作为3名同学的共同成绩,这样就营造出优生带差生,勤生带懒生的积极学习氛围。在分组实验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小组之间进行问题讨论和相互考核,这样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活体教学模式
功能解剖学这门课程增加了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内容,尤其是增加了表面解剖和颈肩腰腿痛的解剖学基础,精简了内脏学和脉管学的内容,这就要求康复治疗专业的同学对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更深入的学习和掌握。以往的系统解剖学实验课只要求同学们掌握主要肌肉的基本形态结构,神经系统课要求同学们掌握神经的名称和支配范围,并不要求掌握更深入的内容。在功能解剖课实验教学中老师会针对教学内容在同学们的身体上进行表面教学,即完成相关内容的讲解后选择外形轮廓明显的男同学作为模特,在活体模特的身上进行解剖定位和详细讲解,让同学们在复习人体标本的基础上,相互之间从自身认知人体的表面结构,尤其是肌肉起止点和神经分布走向,从而形成对人体的立体认知,这对于将来的康复治疗课程的学有裨益。
3板书考核模式
板书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学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是课堂上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而在时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今天,板书在教学中越来越被忽略[3]。笔者在功能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采用板书考核方式,即每次实验课结束前随机以3~5名同学在黑板上对本次课程中的解剖内容予以考核,或用文字方式或用绘图方式,整个实验班的同学们对被考核同学出现的问题和疏漏先进行自评来纠正问题,老师最后结合难点和重点再归纳总结,这样的板书考核模式可促使每一名同学都有学习的紧迫感和动力。
4交叉学科模式
功能解剖学这门课程增加了颈肩腰腿痛的解剖学基础和中医穴位等临床内容,针对倾向于临床课程的内容教学,笔者除了在教学中大量引入临床案例教学,还利用广西医科大学人体生命科学馆这一优势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在人体生命科学馆中不仅有人体解剖、组织胚胎、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医学基础模块的模型和标本,也有内外妇儿等临床病例的介绍和影像资料,还有运用断面影响解剖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实物资料,丰富的教学资源整合为功能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带来了详尽的资料。在人体生命科学馆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学科知识的衔接,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正常结构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功能解剖学教学为后续的临床知识的学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通过对功能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整,使康复治疗专业的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同学们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总之,教育改革没有止境,教学改革亦无终点,只有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法改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临床要求,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康复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
[1]颜南,王正东,臧晋,等.功能解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9):65-66.
[2]汪华侨.功能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2016.
[3]郭晓光.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14,2:71-74
作者:刘鹏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 上一篇: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论文
- 下一篇:军训学员训练伤解剖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