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路径对白血病的护理效果
时间:2022-01-14 11:18:44
导语:集束化护理路径对白血病的护理效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路径对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白血病患者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白血病患者的SDS、SAS评分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支持帮助、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支持帮助、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路径能有效减轻白血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路径;白血病;生活质量
白血病多见于成人和儿童,其发病率大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5%[1]。集束化护理指的是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把目前已经被临床研究和实践证实有效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合应用,使患者可以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获得最佳护理的方法[2-3]。本研究分析了集束化护理路径对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纳入标准:(1)都采取骨髓检查后确诊,(2)年龄60~89岁,(3)认知正常。排除标准:(1)除白血病外,合并患有其他的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2)妊娠或哺乳的患者;(3)精神障碍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61~89岁,平均(65.13±3.29)岁;1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人,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60~88岁,平均(66.79±4.14)岁;9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加强与所有白血病患者的交流,增进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白血病方面的健康宣教,增强其自护能力以及健康认知程度,且提前告知不良情绪对生活质量和化疗效果的负面影响;按照白血病患者的年龄差异,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通过有效的方法调节心情、变换心境,使其树立康复信心;对白血病患者而言,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其治疗的积极性,家属必须注意更多关心和理解患者,帮助其提高治疗白血病的依从性;对日常生活方面进行健康指导,帮助白血病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每天规律的作息。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路径:首先,在我院的血液老年病科建立相应的集束化护理路径小组,小组的成员由血液老年病科具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财务人员和护士长组成。其次,实施各项护理操作,针对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通过发放白血病专业知识手册、宣传展板、播放教育视频、生活指导等进行白血病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增强其对白血病治疗的掌握程度。使患者了解到睡眠对于疾病治疗和恢复的重要性,确保白血病患者每天可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及睡眠时间。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白血病病人的心理情况以及疾病发展情况,按照其具体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以增加白血病病人对于康复的勇气和信心,缓解其对化疗的抵触和恐惧心理。鼓励其主动地将内心的困惑和恐惧讲出来,在耐心倾听白血病病人诉说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表示出理解;通过温柔、得体的言行使白血病患者感觉受到被理解、被照顾和被关怀。观察指标为:记录两组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依从率。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两组间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100.00%)和依从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4.00%)和依从率(806.00%)(P<0.05)。2.2两组SDS评分对比护理后,两组白血病患者的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2.3两组SAS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白血病患者的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P<0.05)。
2.4两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支持帮助、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支持帮助、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支持帮助、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白血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发生恶变,失去正常的增殖能力、成熟能力和分化能力,持续的发生无控制性的增殖,不断取代骨髓,而且经血液侵润到患者全身组织和器官的肿瘤[4-6]。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和并发症多等,患者易出现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7]。且化疗常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乏力、恶心、骨髓抑制和呕吐等毒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白血病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的影响[8]。针对白血病的特殊性,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进行护理干预,防止病症的快速恶化[9]。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全面、耐心和细致的护理配合,以间接地改善病情,提高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化疗效果。集束化护理近年来主要被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插入引流管患者的护理和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护理。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100.00%)和依从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4.00%)和依从率(806.00%)(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依从率。其原因为,将集束化护理和临床路径相结合,可以使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更加简便和有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将护理过程变得更具有针对性,与集束化护理的的优点:有效整个护理过程中较为分散的环节,也有助于进一步进行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改善护理治疗,提高白血病患者的满意情况和依从情况。护理后,两组白血病患者的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白血病患者的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路径能明显减轻白血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有助于使患者主动地配合化疗及护理,有效地促进白血病病情的缓解。护理后,两组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支持帮助、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支持帮助、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集束化护理路径的核心要求是护理措施被“可靠”且“集中”地实施,其实施的目的为帮助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所需的护理过程和有效治疗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从而能改善白血病患者预后,提高医疗质量。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路径能有效减轻白血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安婷 党静 孙蕊 单位:铜川市人民医院血液老年病科
- 上一篇: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在水土保持的作用
- 下一篇:原本性音乐教育及音乐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