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药学监护癌性疼痛分析

时间:2022-08-27 10:54:11

导语:临床药师药学监护癌性疼痛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临床药师药学监护癌性疼痛分析

癌症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是癌痛,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对于初诊癌症患者来说,其疼痛发生率约为25%;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其疼痛发生率则为60%~80%,其中约30%疼痛相对严重[2]。如未及时改善患者癌痛,则会产生不适现象,甚至出现乏力、焦虑、食欲降低及抑郁等症状[3],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自理能力等造成一定影响。现阶段,临床通常采用药物方法进行镇痛[4]。为了进一步强化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促进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高,本研究针对癌性疼痛规范化诊疗中临床药师药学监护的作用进行探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癌痛患者80例,均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伴有意识、认知障碍,精神及心理疾病者,以及拒绝参与本试验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70(45.32±3.41)岁;肿瘤类型:肺癌6例,胃癌8例,肠癌7例,鼻咽癌9例,乳腺癌1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9(45.42±3.51)岁;肿瘤类型:肺癌7例,胃癌9例,肠癌8例,鼻咽癌9例,乳腺癌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临床药师药学查房,并根据要求填写调查问卷。对照组由医师直接开展常规癌痛治疗;研究组则由临床药师及医师共同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以每位患者实际病情及个体差异为依据制定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癌痛治疗对策,内容包括给药频率、药物种类、药物服用剂量等。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爆发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评定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分)[6],总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手脚麻木、恶心、呕吐及腹泻。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ˉ±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比较,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Fisherχ2检验;均由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

2.1疼痛评分。两组干预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②P<0.052.2爆发痛发生情况。研究组爆发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患者住院后,临床药师需帮助医师以患者疼痛的位置、影响因素、范围、强度、时间、性质和疼痛治疗史为依据准确评估癌性疼痛[5],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给药方案[7]。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每位患者个体特征及药物特点,对镇痛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在患者服药后,密切观察其身体症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8]。患者依从性不佳是导致癌痛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促进患者对癌痛用药依从性及认知度的提高[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可见临床药师健康教育宣传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药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在患者用药前实施用药健康教育宣传,告知患者多喝水,尽量食用高纤维素食物,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进行适量运动,必要时予以相应治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爆发痛是指除了基础疼痛,患者在短时间疼痛加重[10],诱发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肿瘤自身。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爆发痛发生率为3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0%。就多因素引发的爆发痛来说,尽管临床药物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其发生[11],但在治疗过程中可减轻爆发痛。初次访视中,临床药师需要主动与医师交流[12],除了制定相关镇痛对策,也要对爆发痛进行全面考虑[13]。

总而言之,将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应用于癌性疼痛规范化诊疗中,有助于提升用药安全性,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作者:吴春桃 陈银清 林晓霞 单位:茂名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