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与启发综合教学探讨

时间:2022-07-07 09:18:02

导语:导入与启发综合教学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导入与启发综合教学探讨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功效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由于中药学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给中药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药味众多,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很多同学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导入”指各种知识点及学习方法的输入,以教师为教学主体。而“启发”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扩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各种教学手段也逐步应用于教学之中。通过多年中药学的教学,笔者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导入知识与启发思维相结合,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和习惯,对中药学的教学大有益处。

1课堂教学中承前启后,全程注重知识点的导入

在中药学的教学中,由于药物众多,记忆量大,在每节课开始时,可先对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再开始新知识点的讲解,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在每节课临近结束时,先对本次课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消化,同时导入下一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对前面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知识点的导入过程中,尽量避免教师直述,而以问题开始,诱导同学进行思考,找出答案。比如在解表药概述中,有关解表药药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刚刚总论中学习的四气、五味、归经的内容,自己推论出解表药物多以辛味为主,归经多为肺经,而根据寒热药性不同,可以用于不同的表证。在知识点的导入过程中,还要注意形式的多样,以免平辅直叙,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如每讲解一个新药前,以饮片标本或图片导入,以增加学生对药物的感性认识。应用与中药相关的诗文典故、医案医话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同学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声频、影像、动画的方式展现药物的特点及病证特点,通过直观的场景,加深同学对知识点的记忆。

2注重学习方法导入

在中药学的教学中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将知识点传输给学生,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应该在课程之初就注意学习方法的导入,适时引导学生应用各种方法,灵活地进行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如:归纳法(包括纵向归纳、横向归纳)、比较法、推理法、联想法等。如对于功效相似的药物,可采用比较法,求同存异,在记忆相同功效的基础上,再记忆药物的各自特点。在同一章节中的药物也可先记忆其共同功效,然后再突出每个药物的不同之处。对于同学普遍反映的中药功效较多,主治病证繁杂的问题,可选用推理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导入功效与主治病证之间联系,让学生具有根据功效推导主治病证,或根据主治病证推导功效的能力。比如在活血化瘀药的讲解时,在概述部分可先分析瘀血形成的原因,继而介绍瘀血会导致的常见病证,重点突出活血化瘀的作用特点,让学生掌握功效与适应证之间的推导关系。在具体药物讲解的时候再不断巩固有关活血化瘀功效与主治病证的相关内容,这样不用每个药的适应病证都去记忆,只要是活血化瘀药学生就会联系到瘀血所致的病证,简化了记忆内容。同时也应注意,因为学生的个人特点不同,在各种学习方法的选取上也会有差异。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必千人一面。

3突出重点,抓大放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中药学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来源、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课堂讲授时如果面面俱到,无主次之分,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重要概念的阐述及学习方法的传授上。对于难点和重点,应予突出,反复讲授,务必使学生充分理解。而对于较好理解的内容,可以给学生自学的空间,但也应经常以习题或课堂提问等反馈信息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应该转变全盘灌输知识的观念,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如:改变每一章药物结束后教师列表对本章药物进行归纳的形式,将方法教给学生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总结,发现问题后再予以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加深了对药物的认识,锻炼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记忆,效率大大提高。

4课内课外相结合,互动中得到提高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课堂,而对学生课外的学习指导较少。特别是大学教育中,存在着老师上课一言堂,下课后也不注意与学生交流的情况。这样的教学使教师不能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因此,在课内课外的教学互动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上,除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外,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教师提问、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等。在课后,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每章药物结束之后,给学生布置一些复习思考题及基本练习题,以巩固上课所学知识,并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发现其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此外,充分利用博物馆中药标本室及药物园的资源,带领同学参观,并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同时增加感性认识。在教学中,适时举行中药知识竞赛,题目可从中药基础知识到临床比较用药、配伍应用等,还可让同学自己出题,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5导入选题讨论,启发学生思维

中药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重点在基本概念的掌握,但同时也不应忽略学生的思维拓展及能力的培养。导入选题讨论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程学习之初,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总论的中药基本理论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对于中药有了基本的认识,即可让各组学生在众多选题中选择有兴趣尝试并有能力完成的简单课题。各组自行收集资料,组织讨论,完成简单论文,并提前预约课堂时间,选出代表进行课堂陈述,由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寻找自己有兴趣的切入点,对所查阅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既完成了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同时又从课本中走出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题方向。如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临床辨证用药为主,中药专业的学生则以药物功用特性为主,护理、康复、营养等专业的学生则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避免了中药学教学在各专业教学中千篇一律的情况。通过以上导入与启发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快地掌握和应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找到兴趣,从教材繁多的内容中解放出来,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也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教学,更注重授课的条理化、系统化。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传授知识、沟通思想、教学相长,使中药学这门基础学科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并受益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