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炮制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5 02:13:00
导语:甘遂炮制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经查阅各种文献整理出甘遂古今炮制方法演变过程及甘草制甘遂现代炮制研究进展。
【关键词】甘遂;炮制;十八反;配伍禁忌
Abstract:ItreviewsthedevelopmentsofmodernpreparationoflicoriceandEuphorbiakansuiLiou.,andtheancientandpresentprocessingevolutionbyreferringtoalldocumentations.中国论文联盟
Keywords:EuphorbiakansuiLiou.;preparation;18contraindictions;compatibilityandcontraindication
甘遂系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是临床上常用峻下逐水药。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0余种,但现在只有醋炙,煮制二法。其它炮制方法已经失传,本文试对甘遂炮制方法演变过程及现代炮制研究作一概述。
1炮制目的及意义
降低毒性,减少烈性,《中国药典》记载:甘遂经醋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改变甘遂苦寒之性,增加温性,扩大用药范围,如胡麻制,脂麻制。宋《小儿药证直诀》中有:“炒焦用之,乃温也”。清《外科证治全生素》:“苦寒之性,经(甘草)制,则净不苦而甜,不寒而温,专消坚结痰块核毒”。
2古今炮制方法
2.1古代炮制法甘遂炮制始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雷曰:“甘遂采得后,去茎,于槐钻上细锉,用生甘草汤,小荠苨自然二味,搅浸三日,其水如墨汁,更滤出,用东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为度,滤出,于土器中熬,令脆用之[1]”。唐代《外治秘要》出现猪肾制法,熬制。《三因极一病症方法》有去心,宋代甘遂炮制有了很大发展,首次出现湿纸煨,《太平圣惠方》有胡麻制,《圣济总录》有酥制、麥夫制、麥夫炒,《卫生宝鉴》有面煨等法,如宋《圣惠芳》甘遂丸中治卒身面浮肿,上气喘息时,甘遂半两(煨令微黄)的描述,以及治二便不通,用甘遂末以生面糊调,敷脐中及丹田内,仍艾炙三壮,饮甘草汤,以通为度。元朝又新增煮制甘遂《丹溪心法》,明代煨法较普通,李时珍曰:“今人多以面煨,以去其毒”,《奇效良方》中记载:“将甘遂入大鲫鱼肚内,煨令焦黄,取出烘干”。另外尚有大麦制,培制《普济方》,面煮《仁术便览》。至清代又新添猪肾煨制《握灵本草》。甘草制《外科证治全生集》,其记载如下:每斤用甘草四两,煎汤浸三日,汤黑去汤,河水淘洗,取清水日淘,每日换水数次,三日后去心,再淘,浸四五日,取一勺入白瓷盆内隔一宿,次日盆中水无异色,乃妥,再浸三四次,沥干,以面裹如团,入糠火煨,煨至面团皆黄,内药熟透,取出晒干,入锅炒透,磨粉[2]。
2.2现代炮制法古代对甘遂的炮制方法有20余种,现今留存只有《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的醋制甘遂和煮甘遂《中药药大辞典》中的煮甘遂两种。有研究据报道给小白鼠分别口服生甘遂和炙甘遂的酒精浸膏后,均有明显泻下作用,但生甘遂泻下作用较强,其毒性也较大,说明醋炙甘遂能降低毒性。又生甘遂刺激性比炮制品大6倍左右,生甘遂水煎液的刺激性比炮制品水煎液大2~3倍。此外煨法,甘草制,豆腐制均能降低毒性[3]。
3甘遂与甘草炮制研究
古代医学认为甘遂与甘草属“十八反”配伍禁忌。如《本草经集注》云:“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但是《本草汇言》中有:“甘遂用甘草水浸三日,晒干,再以面裹煨熟用。”及《金匮要略》甘草半夏汤,甘遂与甘草联合配伍,因此产生分歧。现代大鼠实验研究认为:甘遂与甘草配伍时,如甘草用量与甘遂相等或少于甘遂时,无相反作用,有时可能解除甘遂的副作用,如甘草用量大于甘遂则有相反作用[4],还有人用小鼠腹腔注射甘遂50%乙醇浸出液,则半数致死量为(18.459+0.369)g/kg,如甘遂与甘草以1∶0.5,1∶1,1∶3,1∶1.5之量同上制取浸出液,则半数致死量大为降低分别9.967,0.697,0.209,0.132g/kg。另据杨志军等[5]报道:将84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NS组、甘遂组、甘草甘遂4∶1组、甘草甘遂2∶1组、甘草甘遂1∶1组、甘草甘遂1∶2组、甘草甘遂1∶4组,共7组。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对小鼠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尤以甘草甘遂1∶1组对肝脏的损伤最严重。可见,甘草制甘遂其毒性大为增加,且甘草越多,毒性越大。
4结论
甘遂炮制历史悠久,其方法有20余种,由于时代久远很多方法已失传,故应积极发掘整理。胡麻制、脂麻制其目的是改变甘遂苦寒之性,增加温性,扩大用药范畴,因出现时间较短,且未记载炮制作用及目的,应进一步探究其炮制目的和意图。甘草制属于“十八反“禁忌范围却两药配伍使用尚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检验,但是经过近年来实验研究表明多数认为甘草甘遂不宜配伍,以免增加毒副反应,望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参考文献】
1]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M].上海中医出版社,1986:102.
[2]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0.
[3]国家药监局.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医学出版社,2000:214.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S].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73.
[5]杨志军.甘遂与甘草配伍对小鼠肝脏组织中MDA、GSHPX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06,(7):75.
- 上一篇:眼络通冲剂质量控制标准分析论文
- 下一篇: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