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与实施
时间:2022-05-19 10:23:15
导语: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与实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重症医学科导向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2020年1月医院构建基于重症医学科导向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并在培养模式构建同时加强药师的药学服务实践。2019年7~12月为培训前,2020年1~6月为培训后。比较培训前后药师的培训效果及实际药学服务效果。结果:培训后药师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药师药学服务中患者不合理用药率、用药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对应药学服务满意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构建并实施基于重症医学科导向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可提高药师培训效果,提高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提高用药合理性与用药安全性,促进药学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用药合理性;用药安全性
随着中西结合治疗理念的发展,中医学在临床各类疾病治疗中均得到了重要应用,其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经济性好等优势[1]。中医药使用率的日益频繁使得中医药在使用期间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用药不良反应问题日益增多。临床文献报道指出,通过药师干预与药学服务的延伸,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中医药使用合理性,减少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2]。中药临床医师的个人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实际药学服务能力,通过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能够提高中药药师的综合业务能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3]。鉴于当前国内中药药师培训主要参照西医学,实际培训效果不够理想,我院通过构建基于重症医学科导向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药师综合业务能力,为临床中药药学服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20年1月医院构建基于重症医学科导向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并在培养模式构建同时加强药师的药学服务实践。2019年7~12月为培训前,2020年1~6月为培训后。比较培训前后药师的培训效果及实际药学服务效果。研究对象为30名药师,男18名,女12名;年龄28~36岁。同时从培训前与培训后药师参与药学服务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00例。培训前男58例,女42例;年龄20~76岁。培训后男55例,女45例;年龄21~78岁。培训前后药师人员无变化,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差异较小(P>0.05),但满足可比性要求。1.2方法基于重症医学科导向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法如下:①主要部门轮转,要求中医药师在培训前前往我院相关部门熟悉环境以了解我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包括中药病房、西药病房、煎药室、药物咨询中心等,掌握我院中成药使用现状。轮转完成后,初步进行药学知识理论与实践考核,了解药师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实际服务能力。②建立多元化的临床带教方法,鉴于不同药师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同,开展多种中药药师带教模式,包括多媒体教学、PBL教学、CBL教学、LBL教学、以案例为中心的带教方法。多元化带教模式可更好的满足不同药师培训需求。③培训实践,带教教师带领培训药师参与查房,帮助药师培养中医辨证思维方式,了解不同疾病常用中药、中药配伍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带领培训药师参与临床实践,不同药师各自负责1名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明确用药风险、用药配伍、用药不良反应等;中药药师培训中加强药师对用药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明确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与存在风险处方,并绘制成表;加强培训药师对中药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分析,掌握不同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要点;规范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记录,使用统一的药学服务信息表,完善药学服务内容,如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用药期间应减少药物剂量;分析不同药物配物是否具有增效减毒效果,分析是否存在违反配伍禁忌等问题。④分析讨论与归纳总结。中药药师培训期间定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药师持续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定期通过模拟案例增强不同药师的综合药学服务能力。1.3观察指标培训前后考核结果;培训前后用药合理性;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学服务满意率。使用自拟的中药药师考核表通过闭卷方式进行药学、医学、中药配伍、常见不合理用药等方面的考核,分值0~100分;实践考核方面包括:书写病例、分析病例、处方点评、文献阅读报告、病例分析能力等,分值:0~100。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分值高对应能力越强。用药合理性主要依据中成药药物使用说明书、《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4]。药学服务满意则在患者出院时通过《药学服务满意率调查问卷》获取,结合药学服务内容、药学服务频次、药学服务效果等作出评价,分值:0~100分,其中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按“%”计算。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χ±s),t检验;计数资料(n,%),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考核结果比较培训后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果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见表1。2.2培训前后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培训后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培训前(P<0.05)。见表2。2.3培训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培训后药学服务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培训前(P<0.05)。见表3。2.4培训前后药学服务满意率比较培训后药学服务满意率高于培训前(P<0.05)。见表4。
3讨论
中医药是我国数千年积累的宝贵财富,其在各类慢性病、急性病等辅助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6]。大量临床文献报道均证实了中医药在各类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而患者治疗效果是以合理用药问题为前提,中成药的日益频繁使得中药与中药、中药与西药之间的联合用药日益增多,增加了中药使用风险[7-8]。定期对中药药师进行知识培训是帮助中药药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更好开展门诊、临床药学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重症医学科收治患者,其病情危重,较多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且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部分重要组织器官功能退化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实际中药的代谢与药效发挥[9]。依靠药师的临床干预可更好地结合不同患者个体差异而体现中药使用的个性化,凸显出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本研究在中药药师培训中采取基于重症医学科导向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整个培养模式中,前期需要中药药师培训学院在相关科室轮转,轮转期间能够充分了解用药现状,如主要中药名称、使用路径、联合用药情况等,这些对指导开展药学服务及中药药师培训均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化的临床带教方法,可充分结合不同带教方法特点与优势,为不同中药药师合理选择带教方法,保证实际中药药师培训效果,同时兼顾中药药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实践中一方面通过带教方法帮助中药药师开展学习,另一方面进行药师参与查房、药学监护、用药合理性分析、用药不良反应分析等实践活动。整个实践过程中既能够帮助药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为不同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用药分析、用药不良反应分析等,这些对提高药学服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0]。中药药师培训期间的资料总结与归纳对提高药师的后续药学服务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培训,药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评分均明显提高,达到了中药药师培训预期目的;此外,用药合理率从93.00%提高到100.00%,用药不良反应从7.00%降低到1.00%,且患者药学服务满意率从95.00%提高到100.00%,实现了药师与患者的“双赢”,促进了药师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而患者也享受到了更好的药学服务。综上所述,构建并实施基于重症医学科导向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可提高药师培训效果,提高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提高用药合理性与用药安全性,促进药学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作者:李圆圆 陈苗妙 单位:丽水市人民医院
- 上一篇:药学服务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
- 下一篇:高职电子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