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13 03:59:28

导语:呼吸系统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呼吸系统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呼吸系统药理学是整合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整合药学教学可有效结合呼吸系统药物理论知识与研发的迫切需求,专注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介绍呼吸系统药理学在整合药学课程建设体系中的课程设计、理论授课、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实验技能训练等多层次的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整合药学;药理学;呼吸系统;教学改革整合

药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做好药、用好药”为核心,将现代与传统药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等整合,融合药学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突破既有的学科壁垒,建设更适应人类健康需求的新型药学理论和实践体系[1]。整合药学与药学学科的细化与技术的精细并不是互不相容,而是在细和精的发展过程中提倡整体观、全局观,对药学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不断深化,包括药学基础学科的整合、药学专业学科的整合、药学与现代新兴技术的整合、药学与医学的整合、药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整合等。这是为解决目前药学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药学创新发展需求之间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人们提供健康保障、满足“用好药”的临床需求的必由途径[2]。整合药学改革开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合药学学科各个课程,改革既有教学内容,在原有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整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围绕器官系统疾病而展开。药理学作为整合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课程,亟须改变目前存在的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被动单科学系形式[3]。要根据基础理论教学,以创新应用为目的,以必需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等原则进行重新组织,精炼教学内容,减少陈旧、重复的内容,扩充新理论,密切联系药学应用,将药理学内容按人体器官系统疾病进行重新分配,建立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突出创新应用[4]。本文将以呼吸系统药理为例,介绍我们在整合药学课程中的实践探索。呼吸系统药理作为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是以呼吸系统解剖学、呼吸生理学、呼吸病理生理学、呼吸内科学等为基础,主要研究呼吸系统的信号转导系统、呼吸相关受体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以及药物治疗作用。呼吸系统药理的教学内容在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属于熟悉的内容,这与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及治疗现状非常不对称。为适应呼吸系统药物研究的迫切要求,我们在整合药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将呼吸系统药理学的授课提高到与其他系统相同的地位,从呼吸系统疾病的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呼吸系统药物治疗的作用及机制、呼吸系统药物毒理等,按照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吸系统药理课程体系。我们围绕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进行了整合药理教学,实施了理论教学、问题导向型教学以及呼吸系统药理实验技能培训。

1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教学的总体设计

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支气管、肺脏组织构成,其功能复杂,是其他组织器官的供氧器官,与其他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都有着功能调节和紧密联系。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既是人体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正确理解整合教学观念的基础。在呼吸系统药理学授课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准确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念,树立正确的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治疗的整合教学理念,明确围绕呼吸系统药理学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在呼吸系统疾病整合教学改革小组认真研究整合药学教学的特点后,我们根据系统进行课程设置整合,在课程设置中按照总论-病理生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物作用及机制-中药学-生物制药学-药物毒理学的顺序组织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强调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由学院不同学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呼吸系统疾病整合教学改革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进行修订,调整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为实现整合药学教学、培养创新应用人才做好准备工作。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教学的设计主要分3个部分:①呼吸系统疾病总论。该部分内容授课时间安排在药学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之后,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从呼吸系统疾病介绍中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本领域相关药物与治疗现状,为后续介绍呼吸系统疾病各论及其研究现状提供基础;之后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发生机制,为学生思考如何干预呼吸系统疾病提供理论知识;在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病理发生机制的基础上,介绍呼吸系统相关药物及其机制,熟悉目前呼吸系统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思考如何发现新的呼吸系统药物提供信息;最后,介绍呼吸系统药物毒性的内容,药物肺毒性的解决是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这部分的内容讲授为思考如何解决后加药物肺毒性提供新视角。②在完成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药学教学的理论授课后,选择呼吸系统重要疾病的药物发现案例开展问题导向型教学。这个阶段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完呼吸系统药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后,主要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发现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呼吸系统药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③开设呼吸系统药物发现的实验操作课程,其中呼吸系统药理学实验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关于呼吸系统药物药理的实验很少。我们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为基础,开设3个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或毒性研究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呼吸系统药理与毒理的相关内容获得感性认识,也对目前呼吸系统药物作用及其机制有深刻体会。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理论教学的实施

呼吸系统药理学理论授课在此阶段的开展尽管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形式上与传统授课方式没有明显变化,但我们注重内容的整合,并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显著增加呼吸系统药物治疗中的相关热点内容。在授课前组织开展多次的集体备课,并与其他学科的授课内容实现有机衔接。在呼吸系统药理学授课准备过程中,参考呼吸系统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生理学、呼吸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呼吸系统疾病内科学等知识和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研究的新进展,熟悉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研究的新进展,把握呼吸系统药理与相关学科的整体观念与规律,准确掌握呼吸器官系统整体观,树立正确的呼吸系统整合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内容。例如,在支气管哮喘药物这一章节内容准备时,教师掌握并熟悉相关的知识,包括:哮喘发生的可能诱因、哮喘病理生理学机制、哮喘诊断原则等规律,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建议的哮喘判别标准,哮喘临床分型与分期,哮喘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肾上腺素受体在气道及气管平滑肌的生理病理学功能,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新概念,平喘药物的分类及其最新的机制研究等。在实施呼吸药理学整合教学模式时,还需要对原有的呼吸系统药理学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以往的药理学教学中,呼吸系统药理学总计2个学时,主要介绍平喘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远远不能满足呼吸系统药物的临床需要,也与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对药物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在讲授平喘药的基础上,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间质性肺病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整合教学模式对学时数进行大幅度增加,由原先的2个学时增加到18个学时,这为学生学习呼吸系统药理知识创造了优越条件。

3整合教学中呼吸系统药理问题导向型课程的组织实施

我们以本系镇学初教授和林芳教授组织出版的《案例药理学》教材为基础,组织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学科教师一起,围绕氨溴索的发现及作用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4次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案例之前,学生根据所发材料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及分析,并按照案例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组,由各个组长按组归纳内容及准备问题。第1次课堂讨论,由各组代表以多媒体辅助的形式展示各自的主题内容,提出氨溴索研发相关的问题,比如:氨溴索发现的动因是什么?氨溴索合成路线优化的理由有哪些?依据氨溴索的构效关系,如何提出新的药物设计思想?氨溴索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是什么?如何进行精准的快速检测?氨溴索目前的剂型是否有改善空间?是否已经应用了最佳剂型?氨溴索的作用是否已研究充分,是否还有其他未知药理作用?氨溴索的作用靶点是否确切?氨溴索的分子机制是否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氨溴索的不良反应的具体机制有哪些,应如何防治等。本节课上,教师主要是协调各组汇报时间,并辅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问题。第2-4次课堂讨论,由学生进行分组汇报,其他小组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或补充,教师最后帮助学生梳理与此案例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巩固和拓宽对呼吸系统药物与药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所总结的问题均与氨溴索的发现、合成、质控密切相关,也是其他药物发现中必须研究的问题。采用多学科形式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在实践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整合药学改革的益处。

4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实验教学的开展

目前传统药理学实验课程中,缺少呼吸系统药理学实验内容,这与目前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应用现状和迫切需求严重不匹配。因此,呼吸系统药物整合药学改革中开设3个呼吸系统药理与毒理学实验,均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实验,并增加呼吸系统药物药理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以此来加强学生有关呼吸系统药理实验技能的培养,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学生通过哮喘模型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制备、药物肺毒性模型制备等实验,学会呼吸系统药物研究的主要实验技能,观察支气管扩张药、慢性阻塞性肺病药物、镇咳药、祛痰药等对动物呼吸疾病模型的改善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先讲授实验操作的基本理论、原则及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在实验过程中全程指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5]。

综上所述,与药学专业传统药理学教学相比,在整合药学背景下开展药理学教学实践,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将有助于改善药理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当然整合药学中药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磨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也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来说,整合药学背景下药理学课程改革实践是药理学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姣,陈钢,索绪斌,等.整合药学—药学教育发展新时代[J].药学教育,2018,34(3):1-5.

[2]蔡志奇,宋粉云.整合药学的背景、内涵和实践路径—基于药学高等教育视角[J].医学争鸣,2019,10(1):7-11.

[3]徐光旎,荣征星,崔永耀,等.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体系下药理学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77(4):22-23.

[4]李明凯,孟静茹,马雪,等.基于器官系统的心血管药理学整合教学实践探索[J].心脏杂志,2017,29(3):373-375.

[5]周婷婷,蔡维维,王晓岚,等.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5):336-338.

作者:蒋小岗 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药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