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分析与药学服务应用效果
时间:2022-10-17 10:02:37
导语:中药处方分析与药学服务应用效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观察深化中药处方分析工作与丰富药学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8月药学服务改进前为对照组,以2018年8月药学服务改进后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医师及患者对深化中药处方分析工作、丰富药学服务前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改进后中药处方不合理问题总占比为0.93%,低于改进前的2.06%(P<0.01)。结论中药处方分析及其药学服务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可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获得医师、患者的好评。
【关键词】中药;处方;药学服务
医院每年开据中药处方80000~90000份,主要为中药饮片、部分中成药、中药颗粒。而中药的临床应用有其特殊性,加上历史原因,中药的处方评价很大程度更依赖于医师自身。中药药师在处方点评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仅能够进行基本的用药禁忌、用法用量不适宜等问题的审核[1-2]。为进一步提升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价值,医院中药房尝试进一步深化中药处方分析工作,丰富药学服务内容,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8年8月药学服务改进前为对照组,包括随机抽取的门诊、住院医师40名[男29名、女11名,年龄(40.2±9.2)岁]及门诊窗口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60.3±13.4)岁]进行问卷调查。以2018年8月药学服务改进后为观察组,包括随机抽取的门诊、住院医师40名[男28名、女12名,年龄(40.1±11.4)岁]及门诊窗口患者100名[男44例、女56例,年龄(61.3±14.3)岁]进行调查。药学服务改进前后医师、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改进前中药处方的审核主要根据基本的处方原则,审核是否存在禁忌、违反基本用药原则等内容,若出现问题,会与开据处方的医师进行沟通,通过后才能调配处方。改进后则深化中药处方分析工作,丰富药学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处方分析:除以上提到的工作外,还包括:(1)数据的挖掘,既往用药的统计分析,根据病种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医师不同疾病的用药频次,以供医师借鉴。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处方使用的规律,辨证用药情况,另外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核心药对;辨证使用的核心药物剂量配对选择,以供医师相互借鉴。(2)处方分析不仅分析药物配伍情况,还分析药物的处理,特别是重视药物炮制方式优化,如柴胡药物,不同炮制方式的柴胡的功效存在差异。需要认真研究处方、患者辨证之前的关系,审核处方与辨证是否相符,而不是盲目的用药。(3)需要借助现代药理学理论,就中药对代谢的影响进行分析,特别是那些可能与西药发生反应的药物,药物是否可能会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影响过大,对于老年人、原发代谢紊乱的对象,处方审核需要更为严格[3]。1.2.2药学服务:(1)在门诊窗口,发药时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药物的使用方法,饮片的使用时间、注意事项,如常见的“调整用药时间”“漏服少服”“中药特殊煎法”等问题,需要耐心解释。需要详细注明用药事项,处方分析后需要补充好医嘱。(2)重视处方的定期的汇总、统计学分析,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将数据交给临床医师,以利于医师进行自我的经验总结以及质量改进。药房需基于院内的信息系统,为处方分析、药效学分析、疾病辨证、配伍管理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4]。(3)药房需要积极主动的联系临床医师,提供信息支持,确保沟通畅通,及时发现解决问题。(4)临床医师可以向处方分析人员进行咨询,通过微信平台,与药师探讨处方的制定,以解决临床实践遇到的问题,包括处方选择、适应证选择、配伍等。(5)对于疑难病例、罕见少见病例,药房需要与医师一起探讨处方,分析既往处方,根据疗效反馈,分析原有处方的特点、治疗原则、用药特点、君臣佐使等,探讨制定新处方,分析原有处方疗效不佳的原因[5]。1.3观察指标(1)比较。2组临床医师及患者对药房药学服务(医师处方合理性监督、处方学习及经验总结支持,患者药房服务态度、医嘱内容)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评价标准:非常满意10分、满意8分、一般6分、不满意4分、非常不满意2分。(2)比较药学服务改进前后中药处方点评中处方不合理问题(违反辨证原则、超时用药、超剂量、中西药配伍禁忌、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等)改善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医师与门诊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1。2.2处方点评改进后。中药处方不合理问题总占比为0.93%,低于改进前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中药处方的分析工作过去一直将重点放在处方的点评上,特别是重视审核是否违反辨证原则、中西药配伍禁忌、特殊人群用药禁忌上[5]。中药点评尽管有《中国药典》等工具作为依据,但是对个人的经验依赖性仍然较强。开据中药的医师若为西医,则常受限于专业,对中药可能缺乏足够的了解,开据中药的若为中医,则限于传统,对处方的自我肯定意识较强,不容易接受药师的异议[6]。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医师多能够接受,但是对于发现的“旁枝末节”问题,如剂量微小的调整、佐药与使药的使用,不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议。许多医师有自己的习惯,药师审核中药处方时,能够提供的药学服务有限[7]。鉴于以上情况,医院尝试深化中药处方分析工作,丰富药学服务。一方面丰富处方审核的策略,一方面给予更多的门诊窗口服务、丰富医嘱、处方的信息挖掘与统计学处理,以供医师借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改进后中药处方不合理问题总占比为0.93%,低于改进前的2.06%(P<0.01)。处方点评的标准严格,检出的问题反而少,说明医师开具处方的质量与自我控制水平较高。临床不应将药房处方审核作为“保险锁”,而应从自身做起,积极总结、提高,加强质控[8-9]。近年来,有医院尝试将计算机用于处方的点评,有条件医院可以尝试引入这种技术,可以极大提升处方点评效率,帮助药师将精力更多集中于处方用方思路、药性、配伍剂量等各细节内容的点评上[10]。综上所述,中药处方分析及其药学服务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可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获得医师、患者的好评。
作者:方鉴
- 上一篇: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
- 下一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药学服务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