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药学人才培养

时间:2022-01-04 03:08:38

导语:校企联合药学人才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校企联合药学人才培养

摘要:校企合作是国家提倡的一种办学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该文以长沙医学院药学院与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药企共同办学、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分享成果的合作经历,总结在人才培养及科研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为新形势下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与环境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共赢的重要举措。2015年,教育部提出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后,为了实现校企无缝对接,许多应用型大学都开始进行校企合作的尝试[1]。现代化的高等药学教育要求药学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能力,需在制药的各个环节中与企业要求相符[2]。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高等院校追求办学效益最大化,学生追求能力提升最大化,围绕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模式建构,必须实现三方的有效嵌合,才能顺利推进校企合作模式[3]。为此,长沙医学院药学院努力尝试“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教育模式,让学校实现开门办学,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企业提前培养一批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学生则能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拓宽个人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学院先后与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九典制药)、长沙晶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晶易医药)、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方盛制药)等四十多个省内外医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率先与九典制药共建“湖南省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此为契机,通过创新合作形式,与不同类型企业深入联合,在人才培养与科研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1合作育人,做好顶层设计

企业与学校是平等的两个主体,要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共赢是前提。学院在与九典制药合作过程中,先由校企双方主管领导牵头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制定合作计划、制度以及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等。同时由院系和企业部门负责人组成协同育人工作小组,负责一般决策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布置与实施,出台学生管理办法、校企资源共享办法等。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相关制度和办法持续改进。实验证明,只有先做好顶层设计,各层级组织信息融通,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2优势互补,共享资源促成长

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具有现代化的生产环境和管理制度,是学生实践锻炼的理想场所,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证。学校也可将自身优秀教学资源引向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达到双方共同提升的目的。学院多次邀请企业青年员工来学校参加药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教授去九典制药等企业,为一线员工做“液相色谱理论”与“药物制剂新理论”等知识的培训;为了使企业员工能够深刻了解生产设备及分析检测仪器的操作性能及原理,学院组织教师与企业联合编写适用于企业使用的培训教材。如气相色谱、高效液相、GMP、红外光谱仪的操作及解析、紫外光谱仪的操作及解析、基础实验技能、安全生产、制药设备使用等,供企业员工在生产实践中参考使用。另外,为了使学生增强对实际生产流程的认识,学院教师专程到九典制药等企业录制生产视频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以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院也会定期邀请不同类型的企业家,来校做各类专题讲座。正是这种频繁的互动,在校企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校企双方的发展。

3示范基地,发挥引领作用

药学院与九典制药建立湖南省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后,在学校官网主页面“人才培养”项下设立二级子目录“药学示范基地”并进行及时更新与管理。内容包括新闻资讯、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主题,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将与企业联合办班、合作实践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出去,起到对全省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扩大和提高校企合作成果的影响力。3.1校企联合开设各类适合企业发展的课程。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用人单位的需要,往往会有差距,学生和企业都渴望缩短这种差距,学院通过开设赛德盛班,较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赛德盛是指北京赛德盛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药物临床试验。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前对新药临床试验有所了解,为就业打好基础,同时为公司储备人才,该公司与学院签订联合培养开设赛德盛班的协议。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也已开班,每届都有众多学生积极报名参与,需通过严格的考核和面试才能被录取。学院积极配合工作,安排班主任负责该班的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为了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开课均选择在晚上。校企双方合作编写《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课程》作为培训教材,由公司安排高管来校讲授新药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发展历史及现状、从业人员素质、研究方案基础知识、有效沟通等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考核,向优秀学员发放奖学金。师生在宽松的情景中学习,不但收获了课堂外的知识,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结业后,学生根据对公司文化的认可度及个人兴趣,选择是否去公司实习或就业,公司只接收优秀生,通过双向选择达到各自目的。从这个班结业的学生,因为有前期的培训基础,深受公司重视,累计有二十多名学生在赛德盛公司或在该行业就业。此举为学生打开了就业渠道,校企双方对合作结果都非常满意,双方续签5年合作协议,共同商定保持长期合作。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也令企业受益,学校不仅成为企业稳定的人力资源供应商,人才质量也在校企合作层次不断加深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另外,区域药企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应用技能型人才。地方应用型大学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学院与方盛制药的合作是又一个成功案例。方盛制药公司是湖南省著名上市公司,由于公司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较大。该公司与学院洽谈,决定联合开设方盛班。双方根据需求,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见表1。学习分为校内校外两个部分,校内是学生在学习正常理论课基础上,课余时间由企业安排公司骨干讲授与实际相结合的药品生产、管理和研发等课程,传输企业文化;校外则是企业为方盛班学员安排从假期短期实习到最终的毕业实习过程,双向选择优秀学员留在公司工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适当奖励。学期结束时,多数学生与方盛制药公司签订了实习协议,收效甚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再经过毕业实习的历练,初步具备企业需求的知识储备,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从培养效果来看,学校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企业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毕业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三方共赢,实现最优的培养目标。3.2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任教,丰富教学内容和师资构成。学院聘请九典制药、晶易医药、润湘医药等多家公司高级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并颁发聘书,请他们不定期来校讲课或做讲座,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学院师资队伍起一定的补充作用。高校教师因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授课时以理论为主,难以提起学生兴趣。例如,专业课程制药工程设计与设备内容枯燥,缺乏企业经历教师很难讲深讲透,外聘的企业工程师则能熟练地讲解并使课堂生动活泼,赢得学生的好评。这些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多为相关专业毕业,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在部分学科的授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将其引入学校外聘教师队伍,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企业人员自身也是一种鞭策,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学促产。3.3合作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每年都会举办药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特别邀请企业年轻的员工同场竞技,九典制药和福和华星制药等企业积极参与并为优胜学生提供赞助;在2017年第五届全国药学-中药学实践技能大赛中,两名与晶易医药和方盛制药联合培养的学生分获一等和二等奖,表现颇受专家好评。另有“科研标书设计大赛”“求职面试大赛”等分别得到润湘医药、苏州星诚医药、嘉实医药的积极参与和赞助。同时,不少药企以物资捐赠的方式与学院共同育人。比如,在2016、2017年“三下乡”活动中,喜玫瑰医药、方盛制药和白云山制药共捐赠药品二十余万元。企业与学生一起传播正能量,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互动,促进了双方面文化融合,校企双方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4]。3.4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成果显著。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学校与九典制药和晶易医药联合,组建新型药物制剂研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共同建设一个省级科研平台,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目前,三方共同申请并合作科研课题已有二十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几十篇。与九典制药共同研发新药荣获“长沙市产学研与科技成果转化奖”。总之,多方面的合作成效,为校企合作展现了无限的可能。

4校企合作的启示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受到药企的欢迎程度,是衡量该高校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指标。从人才培养角度,校企合作为学院发展带来活力,促使学校在招生就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校企双方必须以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共同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合作模式,力争达到三赢的局面。目前所开展的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不少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更愿意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不愿意花更多精力参与培养过程。为了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有学者认为“政校企”合作应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企业与高校密切合作,形成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建立相互依赖、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5]。根据德国校企合作经验,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应建立、健全、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全面激发各参与主体合作的热情,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奖励措施、一揽子行之有效的惩戒举措,充分挖掘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潜力[6]。

参考文献

[1]刘喜平,周志军.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12):16-17.

[2]陈俊,刘强,刘莉.高等药学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25-26.

[3]王淑华.“校企协同,能力递进”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44-46.

[4]祁银德,吴梦瑛.校企合作成功案例谈[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1):50-52.

[5]姜泽东,史维琴,张鑫.“政校企”合作共建“五位一体”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9)32-33.

[6]徐纯,钱逸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4):75-79.

作者:肖志勇 高晓慧 孙陶莉,郑霞辉 曹琳鑫 刘芷安 马宁 单位:长沙医学院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