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时间:2022-01-09 09:39:48
导语:药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由前述研究可知,药学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由前期与中药或药学专业相近培养的“方向性”人才,变成现代专业较强的“高级中药师、药师、制药工程师和药剂师专业性人才”[2]。根据国家教育部的中药、药学、制药工程及药物制剂本科专业教育质量标准,结合目前各专业办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中药、药学、制药工程与药物制剂等专业的培养模式(目标)[1]分别是:①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中药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与管理等领域从事新药研究、中药材鉴别、中药成分提取、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检验、医药营销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②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药品开发、生产、检验、流通和管理等领域从事新药研究、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以及医药营销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③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药制药及其工艺工程产业化技术等方面的科学原理、生产工艺技术、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中药制药等领域从事新药研发、新工艺研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改造以及质量控制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④药物制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药物制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及制剂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2]。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药学知识群结构特征及向化学-生物-社会-创新-药学模式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
2药学相关专业教育体系的确立和优化
2.1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根据目前社会对药学(本科)相关专业学生人才素质结构要求及教育培养模式变化,考虑各专业药学知识群特点,按“同公共、类基础、别专基、异专业”的原则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1]。①按新世纪化学-生物-社会-创新-药学模式培养高级药学(本科)相关专业人才。“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为基本指导思想,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继承,发展,创新”三者并重,构筑药学(本科)专业的课程教育体系[3]。②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其中公共基础课应加强英语、计算机、人文社会素质应用能力的教育[4]。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学基础教育。专业基础课应加强化学、生命科学知识的教育,可增设专业英语、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中药现代化研究方法学概论、植物成分分类学(或以选修课形式开出)。专业课主要是减少理论课时量,增加实验课时量,实行理论与实验课教学分离,实验课单独考核算成绩,同时根据各专业课的特点增加一些限选课程。③限选课,根据不同专业增加或调整生物科学、化学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与药物制剂科学知识的课程。④选修课,为弥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课不足,开设近90门选修课,由学校统一管理,包括人文社会、化学、生物、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医学临床、中医药文化、文献、中药材商品、中药种植、药厂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组成。2.2教材安排。公共课使用全国高等院校理科通用教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市科技出版社统编的规划教材;限选课使用统编教材,按各专业特点进行内容调节与修改;选修课教材由各位教师自己指定,大多为全国相应“理、工、医、农、文、史、哲”等本科专业统编教材。2.3教学原则、方法及形式。执行一定学年完成一定学分的指导性学年制,学生原则上在四年内修完所要求的课程和学分,并在修完所要求学分的基础上完成毕业实习及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学士学位。第一、二两年主要安排公共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第三、四年主要安排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及毕业实习。课程教学主要原则是遵循理科(本科)学生的教育基本原则[5-7]:①科学性和经验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对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应加强用现代科学阐述传统经验理论教育;②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课时,基础课的理论和实验课时比为2∶1,而专业课为1∶1,与专业关系紧密的课程的实验课应单独开设。③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相结合原则,导师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进行教学;④药学专业知识性与其他现代科学相融合性结合原则,特别注重化学、生物学与信息科学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影响;⑤信息反馈促进教学的形成性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各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习题巩固,实验及实验报告书写,操作演示,实地参观,分组讨论,野外实习,自学等方法,具体方法依各门课程的特点要求而定。教学形式:各课程采用理论课、实验课、CAI式媒体教学,课外作业及辅导,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另外,教学过程应建立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反馈渠道。2.4实习教育。药学类各专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教育,其内容主要为综合和专题实习两部分[8-9]。学生在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强化训练,其内容主要是专业课的具体实际操作训练,然后先分配到指定的实习单位进行综合训练,再选定指导教师进行专题的研究实习,实习单位有湖南中医药大学各教研室、学校各直属和非直属医院药剂科、湖南中医研究院中药所、长沙九芝堂制药有限公司、长沙骜马制药有限公司、湖南省药检所、长沙金沙制药有限公司、长沙市药检所、株洲药检所、湘潭药检所、湘潭制药有限公司、株州千金药业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省内及省外单位。
3新的质量测试方法的确立
根据目前新的课程教育培养模式的要求及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药学(本科)相关专业学生的质量测试方案应按下列原则确立[10]。①质量测试方案要反映药学(本科)专业人才新的素质知识结构及新的培养模式。②质量测试方案以修总学分为基本要求,以年级教师考评,学生互评,实习单位考评及论文答辩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建立各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践)技能考试(查)体系(学校现有题库抽卷考试)为主,毕业考试,实习单位考核,毕业论文,年级综合基本素质评价为辅的全面质量测试方案体系。其中中药专业(本科)学生素质知识结构质量测试方案详见表1;课程考核按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管理手册执行,总基分,详细考核办法;年级德育考核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处考核办法为准。实习单位考核按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学生的评价表进行考核,由实习单位计分为准,见表2。论文考核以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评分要求为准。③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在现有手工试题抽卷考核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计算机随机出卷网络键盘考核体系,增强防弊性,实行真正的考教分离;限选课及选修课采用随堂考试或小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④跟踪进行实习单位及毕业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能力考核,建立人才教育后期效果的评价体系。
4结语
课程教育是培养本科生的重要环节,通过药学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育体系的优化,构成和完善了本校的药学(本科)相关专业的课程教育与质量测试体系,可以促进药学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更加鲜明的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贺福元,杨岩涛,唐昱,等.药学类专业设置与课程教育体系关联性研究[J].药学教育,2014,30(4):17-21.
[2]杨凌,蔡绍晖.药学专业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中国药房,2013,(12):1146-1149.
[3]徐华龙.建设“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本科课程教学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化学会,2005,3:647.
[4]卫强,刘金旗.药学专业应用性课程模块化设计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3):24-25.
[5]张振凌,冯卫生,韩燕.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的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08):744-745.
[6]何群,夏新华,雷志钧,等.围绕“3+X”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药药剂学课程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10,26(01):33-35.
[7]谢宝刚,孔祥玉,陈天伟,等.药学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的相关性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05):588-589.
[8]邢茂,王琴,胡雪莲,等.药学专题实习带教方法探讨[J].中国药房,2013,24(32):3071-3072.
[9]于美玲,高华,于欣,等.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带教工作体会[J].中国药房,2013,24(08):762-764.
[10]付丽敏.素质教育与标准化测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4):5-7.
作者:肖美凤 刘文龙 杨岩涛 贺福元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上一篇:浅谈中医药必修课程开设
- 下一篇:药学教育人文关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