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药学干预研究
时间:2022-02-23 10:16:48
导语:抑郁症患者药学干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后药学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抗抑郁治疗的出院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药学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均分无显著性差异(t=0.5266,0.3271,0.0499,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4.4994,14.7405,P<0.01),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t=6.9337,P<0.01)。结论药学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学干预;抑郁症;用药依从性;社会功能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等,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症反复发病,复发率高,用药依从性低,不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自身生活质量等[1]。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病情稳定、康复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相关,故提高服药依从性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减少复发率,降低疾病负担[2]。本研究中探讨了出院后药学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缓解的患者且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3];无严重躯体疾患或脑器质性疾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或第一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出院的抑郁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1.2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抗抑郁药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23,规格为每片20mg),初始剂量每日20mg,视病情可增加至每日60mg,如遇烦躁、失眠等可加用苯二氮类药物对症治疗;如上述治疗措施不能控制病情则退出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干预。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药学干预,分院内或院外两种情况,面对面宣教或电话宣教,每次30~60min。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观察组干预6个月。药学干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药指导:讲解疾病及服用药品的相关知识,包括药品的药理作用、适应证、服用方法、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只有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才能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和取得好的疗效,降低复发率,不可间断用药或随意减少剂量或停药。治疗指导:对患者实际病情评估,并进行症状自我监控和药物自我处置相关技能的指导和训练,使患者能主动按时按量服药,对药物自行管理,能识别自己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支持:根据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自信心。联合患者家属及朋友做好鼓励和支持工作,给予患者关爱,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加强患者用药监控,以对药物用量做出准确判断。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两组干预前后采用HAMD量表[4]评价患者情绪变化,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重;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4]评价患者社会功能的变化,包括父母职能、婚姻职能、家庭职能、家内活动等10项指标,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差。用药依从性的评定根据Morisky推荐标准[5],设计4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调查患者用药:是否按照医嘱要求的服药次数服药;是否按照医嘱要求的服药时间按时服药;是否按照医嘱要求的服药剂量服药:是否按照医嘱要求长期坚持服药。计分标准:回答“是”为1分,回答“否”为0分,总分为4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因药物不能控制兴奋易激惹而退出各2例,因言语沟通障碍而无法有效实施药学干预措施退出2例和1例。结果见表2至表4。
3讨论
抑郁症属情感性精神障碍,病情易反复且自杀、自伤风险率极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服用药物来巩固维持治疗,预防复发,而服药依从性是影响患者疗效、愈后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此,通过药学服务干预,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至关重要。药学服务干预由美国学者倡导,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性[6],涉及全社会所有用药的患者,包括住院、门诊社区和家庭患者[7]。药学服务必须在患者药物治疗全程中实施并获得效果,集完成传统的处方调剂、药品检验、药物供应外,是一种高层次的临床实践,涵盖了患者用药相关的全部要求,包括选药、用药、疗效跟踪、用药方案与剂量调整、不良反应规避、疾病防治和公众健康教育等[8]。近年来,随着药学服务的顺利开展,其价值逐渐凸显,药学服务干预可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在此过程中药师也需要将角色进行有效转变,将以往单纯给患者发放药品有效转化为对患者实施用药服务干预[9]。药学服务干预是一种科学的干预手段,通过医护人员间的相互合作,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全面、及时、科学的药学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药学服务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社会功均有改善,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良好的疗效一直持续到干预6个月末(P<0.01)。提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自药学干预后2个月就非常明显,伴随的是其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改善持续到治疗结束,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与冯光明等[1]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的全程治疗中,增加普及药学干预的方案,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照研究的样本比较小、时间比较短,部分患者开放在家治疗,影响到疗效的及时观察。建议下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对照研究,延长对照治疗的时间,增加与患者接触的频次及数据搜集的频次。
参考文献:
[1]冯光明,田俊生,张丽增,等.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4):313-316.
[2]张佩,夏勉.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6):1009-1020.
[3]张明园.精神科量表评定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3-136.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186-187.
[5]MoriskyDE,AngA,Krousel-WoodM,etal.Predictivevalidityofamedicationadherencemeasureinanoutpatientsetting[J].JClinHypertens(Greenwich),2008,10(5):348-354.
[6]高华,殷家福.对建设药学服务型住院药房的思考[J].广州医药,2014,45(6):86-87.
[7]谢彩英,李延鸿.开展面向社区的药学服务[J].广州医药,2008,39(2):65-66.
[8]许广宏.开展全程药学服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现代医院,2008,8(10):129-130.
[9]闫玉牛.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干预价值评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274-275.
[10]史文红.药学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60-62.
作者:于霞 李业光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 上一篇: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
- 下一篇:降糖药药学服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