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模式

时间:2022-07-19 11:27:32

导语: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临床精准用药的需求加大,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从《药物化学》课程特点出发,立足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同时匹配临床用药案例分析,形成了三维立体的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新模式,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医药学院精准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策略。

关键词:药物化学;临床药学;临床用药;教学模式

我国于2015年启动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为中国现代医疗带来了一场变革,精准药学是精准医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精准医疗战略计划的实施和普及对临床一线的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临床药师为临床上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化特点的精准用药方案,同时有效规避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全新的药学服务[2]。这些都需要临床药师对药物要有极具专业和细致的认识。药物化学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科学。《药物化学》课程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属于核心课程之一[3]。通过对药物化学的学习,可以使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熟悉各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从分子结构上更好地掌握药物的性质和特点,为指导临床用药打下扎实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也走进了课堂[4-5],为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药物化学知识[6],我们创新性地采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同时匹配临床用药案例分析,形成了三维立体的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新模式,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精准药学输送专业人才。

1三维立体教学的模式

三维立体教学是采用网络教学和课堂授课及临床用药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模式,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去思考问题。将传统授课分为三个有机结合的部分,从学生的专业特色出发,将课程教学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加以实际运用的教学模式。

2三维立体教学的实施条件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药物化学”慕课课程2016年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课,该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依托该教学平台,实现资料上传、下载以及与授课老师互动等功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到教学资源并进行学习[7]。课堂授课依托智慧教室,学生采用分组研讨模式,快速、高效吸收教师授课内容。临床用药案例采用与药物化学知识紧密连接的临床用药案例,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进一步加深对章节知识的理解[8]。

3三维立体教学的实施过程

本课程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融入网络课程学习和临床用药案例分析讨论。打造出针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三维立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型”《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

3.1网络课程学习

教师提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并相关教学资源,并通知学生进行学习。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课前在网络平台上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包括授课课件、授课视频等)、相应的习题以及针对性地临床用药案例。例如,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发展、构效关系、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掌握寻找耐酸、耐酶、广谱青霉素的研究途径[9]。关于学生在线上完成学习和习题训练,教师通过线上查看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强调。学生在课前需要完成线上学习,完成教师的习题以检查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查阅和整理,便于课上讨论。

3.2课堂授课

3.2.1复习回顾在课程开始前,学生已经对该章节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首先采用回顾式学习模式。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提问加总结等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再次检测了学生的学习状况。3.2.2总结强调教师已经基本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因此有针对性地展开知识点的讲解。以知识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稳定性”为例,教师针对此知识点可教会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出发,理解其药效和临床使用。β-内酰胺环为张力较大的四元环,同时β-内酰胺环中羰基和氮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不能共轭。这样的结构特点既是β-内酰胺产生抗菌活性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又是其产生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在酸、碱条件下存在易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等而导致药物失效。最后再让学生针对导致不稳定性原因进行剖析,深入理解如何通过分子结构改造在保持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活性的同时,增加这类药物的稳定性。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对药物结构的改造解决了哪些临床用药需求,例如将不能口服的药物经过结构改造获得了可以口服有效的药物,解决了临床用药便利性和顺应性的问题。3.2.3案例讨论分析药物的临床使用是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而从药物的结构特点出发,可以从根源上深入理解药物临床使用的药效、副作用以及药物配伍的协同和禁忌等。与章节相关的临床案例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并结合文献调研形成读书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堂上主要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各组同学通过先前调研,向大家展示调研结论,在充分分析案例的基础上,从药物的结构特点出发,结合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建议,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用药者提供一定的用药指导。教师针对临床案例分析进行引导和组织,并对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4三维立体教学的教学效果

课程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此三维立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大多数同学对此教学模式都比较认可,一方面通过网络课程增强了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参与性,课堂授课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从药物化学角度解释临床用药案例,更提高了学生对药物的理解,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分组讨论案例,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考试成绩结果看出,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掌握比较好,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及格率为100%。

5结语

针对国家对临床一线药师的要求,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的特点,本教学团队构建了基于“网络课程学习+课堂授课+临床用药案例讨论”三维立体的《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这对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非常有实践意义,课程的教学不仅给学生介绍《药物化学》课程中有关药物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各类药物结构特点、性质与临床应用的知识,而且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特点,采用临床用药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和临床用药相结合,从药物的结构特点出发,利用所学的药物化学相关知识,解答临床用药中相关的问题,从本质上认识临床用药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的发展,综合多学科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三维立体教学模式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学科水平,才能在案例等素材准备上提供给学生更贴近临床的用药案例,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讨论和问题,从而对学生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新手段、新策略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药物化学知识教学,让未来的药师从本质上了解药物,这将对于推进个体化用药和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国家精准医学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黄晓辉,周国华.精准医学时代下临床药学监护模式新进展[J].医学研究所学报,2019,32(5):455-461.

[2]牛晓方.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药师的机遇与挑战[J].药学研究,2017,36(10):614-617.

[3]王尤婕,王皓,葛卫红,等.我国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在校课程体系研究[J].药学教育,2019,35(2):65-70.

[4]高连丛,韩柳.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药物化学教学探索[J].药学教育,2019,35(1):44-46.

[5]祁宝辉,向灿辉,何欢,等.基于超星学习通的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于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175-176.

[6]沈雁,张媛媛,张永.医院药师在药学本科生医院实习中的定位与思考[J].药学研究,2016,35(11):680-682.

[7]陆征,杨永青.慕课时代翻转课堂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5,36(12):45-47.

[8]张洁,尹雨晴,林静,等.临床案例库资源教学化建设的思考[J].护理学报,2019,26(10):14-17.

[9]陈佳鑫,孙影,郑珩.抗耐药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8,42(6):425-432.

作者:徐晓莉 向华 江程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