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20 04:16:50
导语:临床药学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抗菌药物通常是指具有灭杀或抑制细菌功能的特效药物,在临床上多用于预防、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许多微生物比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及恶性肿瘤细胞均有十分显著的抑杀作用,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发挥治疗细菌感染疾病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用药不合理的问题,致使延误或加重病情、不良反应增加、发生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费用不合理增长等[1]。为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情况,提升临床药学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中的干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120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药物,临床药学干预前抽取60例,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2~76岁,平均(48.5±4.5)岁;抽取60例进行临床药学干预,为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23~77岁,平均(49.0±4.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应用抗菌药物的常规标准,其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抽取临床药学干预前患者为对照组,未接受药学干预措施,干预后患者为观察组,开展药学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2.1开展科室政策培训。根据相关规定,对科室开展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方面的培训,培训重点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以及医院关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等内容。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和相关科室及医师的配合。对医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和考核,并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确保医师能遵守规定,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1.2.2开展科室专科培训。①针对性培训:抽查了科室处方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问题,了解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汇总梳理后,并结合科室感染性疾病特点及时与相关科室对接沟通和培训,达成共识,纠正类似不合理用药问题。针对住院患者的现行病例进行抽查点评,对发现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与主管医师对接沟通并予以纠正。对疑难重症实施临床药师会诊或多学科会诊,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②监督用药:采集病例资料,抽查其用药安全性,监督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并制作检查报告,与科室挂钩,相关主治医师在临床用药中,需加强其对抗菌药物的监督力度,及时记录其用药处方内容,确保其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处方内容,针对疑难问题及时解决,并正确引导,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率[2]。③制定抗菌药物药物管理体系:结合患者疾病症状与临床用药特点,确定抗菌药物的使用上限,严禁超标1周以上的情况出现,及时整改用药规则,并给予违规用药者适当的经济处罚。同时,若患者病症严重,需要给予大量抗菌药物者,必须满足病原学检测标准,同时主治医师需与家属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协商,讲解过量抗菌药物的负面药理效果,尊重患者意愿,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应用量,听取患者反馈,及时规范管理制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3]。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类型的使用情况,分析单联用药、二联用药及三联(以上)用药情况。抗菌药物共分为3级,并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观察指标主要包括选药不当、不合理联合用药、无适应证用药、药品更换异常频繁、用药方法与用量不当等方面。另外,检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其中包括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病原学检测率及平均住院时间。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对比。经临床研究分析,观察组各项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两组患者常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常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如表2所示。2.3两组患者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2.4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经研究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讨论
抗菌药物种繁多,临床上通常根据其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同时也可按抗菌的范围进行分类;此外,还可将它们分为繁殖期杀菌抗菌药物、静止期杀菌抗菌药物、快速抑菌药物和慢效抑菌抗菌药物等[4]。目前在临床治疗实践中,通常是采用将抗菌药物按抗菌的范围分类,即将种类繁多的抗菌素区分为抗革兰阳性菌抗菌药物、抗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和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与阴性菌都有抗菌作用;此外,将某些专一抑制或杀灭霉菌的抗菌药物,列为抗真菌抗菌药物。临床治疗过程中,因其适应性强,因此在多种疾病中均有所应用,临床研究中,对滥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危害研究较少,重视度不高,最新研究发现,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50%的抗菌药物存在滥用情况,同时,因我国因对抗菌药物无强制性管制措施,临床用药过程中,抗菌药物药物的滥用度高达80%[5]。本次研究发现,通过临床药学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明确选药途径,指导安全用药水平,避免二重感染,保障安全用药。
综上所述,应用临床药学干预方式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研究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合理应用效果,严控用法用量,提升用药安全性,避免抗菌药物危害,优化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子辉,陈璐鹭.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4):4-6.
[2]刘莉,徐婷婷,汤拥军.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32):4589-4591.
[3]初成玉.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以及相关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35):137-138.
[4]徐晓燕.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进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9):155-156.
[5]阿布都克尤木•卡迪尔,谭兴晖.药学干预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171-172.
作者:罗新 单位:普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 上一篇:溃疡患者临床药学服务研究
- 下一篇: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