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时间:2022-03-25 07:04:00

导语:综合干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综合干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在我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45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头痛。入组患者中,多数均伴有失眠、情绪紧张、烦躁、耳鸣、头昏等症状,部分患者血压偏低;性格多倾向拘谨,追求完美,好胜、急躁,自卑等。

1.2方法

1.2.1对入组病例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并随访追踪观察,观察期限>1mo,因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故未设对照组。

1.2.2综合干预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辩证的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措施:(1)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处事方法,倡导患者遵循森田心理治疗的宗旨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指导患者学习应用应对紧张刺激,缓冲宣泄内心冲突,调节及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2)选用阿米替林、舒乐安定、心得安、安泰乐、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调节情绪、改善睡眠。(3)选用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西比灵、尼膜地平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4)必要时给予神经安定镇痛剂如泰必利等,对发作性剧痛者可小剂量应用痛痉宁。(5)对血压偏低、灌流不足、头昏偏重者适当给予补气、升压、活血的中药辅助调理。(6)疗程7~15d。

2结果

2.1疗效入组患者中完成1mo追踪观察403例。在403例中,经辩证综合干预治疗,306例(75.9%)完成1疗程治疗,头痛完全缓解,情绪、睡眠恢复正常。97例(24.1%)头痛仅部分减轻或缓解,后又复发,继续门诊治疗1~2疗程,症状逐渐消失或缓解。

2.2复诊患者的特征(1)个性方面刻板、僵化、不灵活,心理治疗内化能力较差;(2)焦虑情绪明显;(3)长期精神负担较重,难以摆脱烦恼或从事紧张性职业,如消防工作等。

3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生,遵循着紧张刺激-情绪反应-功能障碍这一发病机制过程。因此在治疗时应把心理和躯体看成统一整体进行综合干预能起到标本兼顾的效果。

近年来的诸多研究均证实了情绪因素在血管神经性头痛中的主导作用。美国头痛研究协会通过实验研究[1]发现:压抑敌意可导致头痛,而当压抑的敌对情绪得到宣泄时头痛即可缓解。述情障碍[2]是一种内心冲突剧烈、心理起伏大的形式,是极易导致头痛和心身疾病的原因之一。艾森克人格调查[3]也发现这类患者N分(情绪神经质分)普遍较高。郭述苏等[4]进行的偏头痛诱发因素及阻断试验发现,除女性月经期外,诱发因素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情绪焦虑、精神紧张、精神刺激、疲劳、睡眠改变。这些都提示了情绪和精神因素在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性。

情绪的稳定性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血管舒缩功能,情绪变化还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如5羟色胺、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的升高,而这些神经递质均可以影响到血管的舒缩功能。此外,剧烈的情绪变化还可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降低机体的应激和调适机能。给予相应稳定血管神经功能的药物可以阻断头痛的发作,钙离子拮抗剂可稳定血管功能,降低血管收缩性,改善脑循环缺氧状态,阿米替林可调节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的血浆浓度,又兼有调节情绪的双重效应,心得安为β受体阻滞剂,也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

在刺激与情绪反应的中间,存在一个可以调控的中介因素认知评价[2],为心理治疗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突破点,认知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情绪反应的强弱程度。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倡导人们以平静、坦然的态度去接纳各种社会现实,任其自然,不与之对抗,不苛求自己过高的心理期望值,尽量缩小主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尽量降低挫折感和心理失衡,能经常保持情绪和心境的轻松、自然、平静,这样就可以减轻心境的起伏及情绪反应程度。对于压抑愤怒情绪、述情障碍的患者,尽量引导其学会及时调整、疏泄,从而预防头痛发作。

本组结果显示,经综合干预多数患者痊愈或减轻。但对于部分血压偏低、大脑血液灌流不足的患者,若只调节情绪与血管功能,则可能因脑部血液灌流不足而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仍出现头昏、闷、痛等;若同时给予补气、升压、活血中药治疗,可消除因灌流不足引发的问题,获得更佳的效果。

部分患者就诊时头痛比较明显,若不及时缓解头痛则可能因此影响患者情绪,降低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短期适当给予止痛剂,可尽快解除患者痛苦,可增强心理调节的作用和信心,起到远近期效果相结合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从社会、心理、生化等多侧面综合施治,比生物模式和传统镇痛治疗模式疗效更佳、预防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沙莲香,张小乔.人格的健康与治疗手册[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96

[2]张虹桥,章成国,彭伟英.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述情障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7):86

[3]黄焕新紧张型头痛与偏头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1,5(23)82

[4]郭述苏,薛慎伍,陈同慧,等.典型偏头痛诱发因素及阻断实验[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