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痛舒搽剂抗炎镇痛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28 04:58:00
导语:炎痛舒搽剂抗炎镇痛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器材
1.1动物昆明种小鼠、Wistar大鼠(医动字0001348,001349),雌雄兼用,均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1.2药物炎痛舒搽剂(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提供,批号060710);酞丁安搽剂(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603);二甲苯(北京52952化工厂,批号20010828);伊文思蓝(德国,批号20291)。
1.3仪器722分光光度计(上海科学仪器厂);RB-200智能热板仪;YT-100电子压痛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2方法
2.1抗炎作用
2.1.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5~30g,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0.5%CMC),赋形剂组(30%乙醇),阳性对照组(酞丁安搽剂),炎痛舒低剂量组18.7%,中剂量组37.4%,高剂量组56.1%,每组10只。均按0.1ml/耳×3次,涂搽。实验前2,1h和30min按组分别给小鼠左耳廓涂搽相应受试物,于末次给药后30min,用移液器将二甲苯滴到各组小鼠的左耳廓内外两面,涂抹致炎(20μl/只),致炎后1h拉脱颈椎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廓,用直径8mm的打孔器分别在两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用分析天平称重,计算各组动物耳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1,2]。
肿胀度(%)=左耳重-右耳重右耳重×100%
抑制率(%)=对照组肿胀率-给药组肿胀率对照组肿胀率×100%
2.1.2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0)g,随机分为6组(同“2.1.1”项)。实验前先测量大鼠右后足容积作为致炎前的数值。于实验前2,1h和30min按组别给各动物的右后足跖涂搽相应受试物。1h后于各鼠该处足跖皮下注射10%蛋清溶液0.1ml致炎,并分别于致炎后5,30min,1,2,4,6h测右后足容积,计算大鼠足肿胀度和炎症抑制率[3]。
2.1.3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0±2)g,随机分为6组(同“2.1.1”项),每组10只。各小鼠背部剪毛,面积2cm×2cm,次日实验前1h和30min按组别涂搽相应受试物约0.8ml/4cm2×2次。末次用药后0.5h,在各小鼠背部脱毛处皮内注射1μg/ml的组胺0.1ml/10g,同时立即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生理盐水0.1ml/10g,20min后拉脱颈椎处死动物,剪下蓝染皮肤,测定面积后剪碎浸入6ml生理盐水丙酮溶液内24h,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计590nm处比色,以吸光度OD值判断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4]。
2.2镇痛作用
2.2.1热板实验取体重(20±2)g的雌性小鼠若干,实验前将小鼠逐只置于(55±0.2)℃热板仪上,测定记录小鼠的痛阈值(以出现舔后足反应为观察指标),挑选痛阈值在5~30s内的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同前),每组10只。而后逐只置于热板仪上测试给药前的痛阈值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药前痛阈值。
实验前2,1h和30min按组别涂搽相应受试药,于末次给药后的即刻30,60,90,120,150min测定记录小鼠的痛阈值。
2.2.2压尾实验采用雄性小鼠尾根压痛法,在离尾根1cm处作为压痛点,用YT-100电子压痛仪测定痛阈值(g),以小鼠尾部受压疼痛嘶叫为准,筛选合格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同热板实验),测定痛阈两次,以均值作为药前痛阈值(g)[5,6]。
实验前2,1h和30min按组别给小鼠局部涂搽相应受试药(同热板实验),于末次给药后30,60min将小鼠尾根部置于压痛仪上,开动仪器,逐渐加压,当小鼠剧烈挣扎或嘶叫时,停止加压,读取压力值作为痛阈值(g)。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见表1~5。表1炎痛舒搽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表2炎痛舒搽剂对大鼠蛋清足跖肿胀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
炎痛舒搽剂中、高剂量组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有效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急性炎症。
中、高剂量药物组给药后足跖在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P<0.01),其作用时间,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作用持续在5min~1h,其后作用逐渐减弱消失。
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炎痛舒搽剂能明显抑制组胺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的渗出,且较对照组作用显著。表3炎痛舒搽剂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表4炎痛舒搽剂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
低剂量药物组仅在用药后即刻至30min内有镇痛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中剂量药物组在用药后即刻至90min内均有镇痛作用,其后作用减弱消失,作用高峰在30min左右(在即刻30,60,90min与模型组相比分别P<0.01,0.01,0.05,0.05);高剂量药物组在用药后即刻至120min内均有镇痛作用,其后作用减弱消失,作用高峰可持续90min左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除120minP<0.05外,余均P<0.01;各剂量组之间呈量效关系。表5炎痛舒搽剂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压尾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
通过压尾试验,观察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显示阳性药物组和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30min压痛测定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或P<0.01)。
4讨论
本实验通过多种方法观察炎痛舒搽剂对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抗炎及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蛋清作为致炎因子,观察了炎痛舒搽剂对炎症早期实验性渗出、肿胀的影响。组胺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主要在于H1受体的作用;而蛋清所致主要以组胺和5-HT为炎性介质。从本次实验结果看,中、高剂量的炎痛舒搽剂可有效缓解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还可降低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说明其对炎症反应早期的急性渗出性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有效对抗急性炎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该药通络止痛,益气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介质释放有关[7]。
此外,从各浓度水平的抗炎镇痛效果看,高、中剂量药物对急性炎症模型的作用较低剂量显著,随浓度增高作用增强;热板实验、压尾实验证明该药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二者作用强度均存在量效关系。因此,此研究为该药外用缓解瘀血肿胀疼痛等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关于其药理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高宗强,郭荣.抗风湿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3):19.
[2]潘竞锵,刘慧纯,韩超.银翘散浓缩袋泡剂抗炎解热镇痛抗菌和抗病毒作用[J].广东药学,2003,13(1):43.
[3]张玲,赵建平,刘光珍.除脓清窦颗粒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2005,21(1):49.
[4]寇俊萍,马仁强,朱丹妮,等.黄花倒水莲水提液的活血、抗炎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3,26(4):268.
[5]张桑,赵国阳,董清平.发热止痛贴活血、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3,4:49.
[6]谭晓兰,罗勇,朱健平.舒络油的抗炎镇痛实验[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4):292.
[7]孙芳云,张敏,曾南阳,等.香莲祛痛霜的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与临床,2004,20(2):46.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炎痛舒搽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炎痛舒搽剂抗炎作用;通过热板实验、压痛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各项实验的药物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该药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炎痛舒搽剂;抗炎镇痛
- 上一篇:防风多糖含量分析论文
- 下一篇:肾石通颗粒质量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