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毒害分析论文
时间:2022-06-19 06:23:00
导语:中药不良反应毒害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很久以来,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为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为了能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产生中药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的缘由。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毒害作用;缘由
中医药历史悠久,一般来说,中药药性比较平和,毒副反应也较少,很久以来被认为安全有效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对其毒副反应则往往重视不够。很多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不像西药是化学制剂,因而没有毒副作用,可以放心的吃。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大米虽然无毒,吃多了还会撑着,何况药呢!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我国历代早有认识,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果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明张景岳更有“无药无毒”的说法,认为“即如家常茶饭,本皆养人之正味,其或过用、误用而能伤人”。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中药的毒副反应及毒害作用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因不合理使用中药制品而引起的有害反应,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药物自身毒性及用量不当
《神农本草经》根据药物有毒无毒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延年益寿药,无毒;中品为防疾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药量而定;下品为治病预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会中毒死亡。许多中药本身就有毒性,除了人们已经关注的关木通外,番木鳖、汉防己、乌头、莪术、斑蝥等中药都带有生物碱毒性。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2辨证用药不当
药物特有的性能如寒热温凉,可纠正肌体病理之偏,但运用不当,则雪上加霜。在中医看来,同一种药不能人人都吃,要辨证论治,不对症的当然有毒,这是非常正常的,如给肝阳上亢的患者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浇油。
3来源品种不同或不当
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差异。如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鳞茎,所含马兜铃酸亦称木通甲素是关木通的主要成分之一,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而导致肾损害,而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鳞茎,主要成分为绣球皂苷和糖苷等;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木通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鳞茎,主含木通皂苷有利尿作用,无肾毒性。再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4中药品质不好
中药保管不善引起霉变走油或种植采收中农药有机磷污染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等,也可以引起有害反应。另外中药的假冒伪劣品种可直接导致有害反应。
5中药炮制方法及煎煮不当
有些药物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会引起有害反应,如生半夏有毒,而经炮制后的法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一般认为中药长时间煎煮可以减少毒性但也有相反情况,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副作用越强。
6中药及中西药配伍不当
某些中药相互间具有相恶、相反的作用,即传统认为的十八反、十九畏。现在临床上中西药配伍治疗情况日益增多,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中西药配伍上处于无章可循状态,可能会有配伍不当的情况,发生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生理盐水合用使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应用可出现多起不良反应,双黄连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混合后颜色变深,因此对临床中西药配伍特别是注射用药时,还需要谨慎、小心,多做一些深入研究。
7用药时间过长
有些中药用药时间过长引起蓄积中毒,如朱砂蓄积中毒损害肝肾功能,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8忽视个体差异
个体对中药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尤其是病理状态或疲劳营养不良时更为明显,另外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越来越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更是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个医药工作者,一定要掌握了解中药性效及中医药理论知识,做到辨证论治,对症用药,合理使用中药复方配伍,避免不必要的配伍禁忌药物,注意掌握用药剂量、用法、疗程,特别是对一些毒性中药或中成药更要严格掌握,对儿童、老年人、孕妇更应引起注意,同时作为药剂工作着一定要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中药炮制规范炮制药品,确保中药质量的优良,以防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于星,唐荣福.药物不良反应防护[M].第1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0.
[2]江苏医学院.中药大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 上一篇:急性肾衰竭临床分析论文
- 下一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