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10-07 11:03:02

导语: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这一主题从期刊发文、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研究主题包括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教学变革、教师聘用及评价体系变革、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针对存在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具体措施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能的展望。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回顾展望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颁布《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成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而教师队伍作为新闻传播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力量,在文件中也被多次提及。文件出台以来,全国新闻传播院校顺势而动,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于此,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研究的相关期刊论文进行梳理,以期探析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研究状况,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一、研究现状分析

(一)研究文献分析

将“新闻传播教师”作为检索词,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和硕博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主题”途径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7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793篇。因相当部分文献只涉及相关名词,故依据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共得到相关文献192篇。随后进一步下载并逐一查看文献内容,剔除不相关或相关度较小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38篇。其中,新闻传播教师专题研究仅有37篇,可见当前相关专题研究相对较少。与此同时,文献来源多集中于学术期刊,通过对发表期刊进行统计,发现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期刊共有15本,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从期刊发文量来看,以上15本期刊共刊登67篇相关研究文章,占文献总数48.55%,表明新闻传播教师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布较为集中。其中《青年记者》《传媒》《现代传播》《新闻记者》《新闻大学》《当代传播》《新闻爱好者》均属于国家级核心期刊,表明当前发文质量较高,相关研究较为深入。

(二)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词通常是作者对文献核心的精炼,在学科领域里高频关键词也常被视为热点研究领域。经统计共得到关键词553个,通过合并同义词、缩略词(如新闻传播类教师、高校新闻传播类教师等),并剔除无意义的词,部分高频关键词排序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变革、媒体融合的频次均超过30次,可见当前新闻传播教师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和变革方面,再结合前期对参考文献的内容分析,可将新闻传播教师相关研究主题归纳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教学变革、教师聘用及评价体系变革、教师队伍建设。

二、研究主题进展分析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大致从以下角度进行探讨。一是从专业素养提升角度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教师在政治上要强、情怀上要深、思维上要新、视野上要广、人格上要正、自律性要严、方法上要巧,不仅有专业授课的能力,还要有思政育人的能力。[1]此外,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师内涵的提升,说到底是创新能力和总结发现规律能力的提升。因此,设置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要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以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带动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最后,科研作为思考发现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本身也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权威期刊的发表更是被作为职业考核和学术理想的重要体现。二是从媒体实践角度来说。为解决高校新闻传播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研究问题,赴媒体实践是一种重要途径。高校新闻传播类教师媒体实践的方式主要有管理实践、采写实践、技术实践、观点实践、过程实践等,但也存在角色定位、现实介入、目标定位以及交流风格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困境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师介入媒体实践的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媒体发展的宏观认知能力、媒体创新能力、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二)教师教育教学变革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普遍与传媒业界脱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开展者,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现有研究大致从以下角度进行探讨。一是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教师讲授为主的教育方式依然占据新闻传播教学课堂,改革之路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激发教师教学能动性,从课堂组织形式、案例展开方式、作业呈现方式、学习评价标准等方面创新教法,使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使课堂教学从知识讲授提升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4]同时,教师要重新塑造自身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二是教育模式。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增强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共识,但又不可避免加强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程式,造成当前许多高校缺乏课外实践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及以网络媒体为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5]面对划时代的媒介变革,高校新闻传播教师要结合媒体变动实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探索一种传播驱动、产业构思的新教育模式。此外,作为“重灾区”的学科基础课真正形成互动融洽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建立一套完善的备课、授课、导课、控课、管课的课程教学流程,形成一套学校、学院、教师三位一体的完善的教学反馈机制,完善校院两级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6]

(三)教师聘用及评价体系变革

作为“引进来”和“留得住”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聘用及评价机制是吸引优秀专业教师、激发教师积极性的强有力保障。建立较为健全的聘用及评价机制也是探讨的重点内容,现有研究大致从以下角度进行阐述。一是教师聘用机制。当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引进很大程度上延续着原有机制,在学历和科研要求方面门槛较高,人才政策“围墙效应”明显。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在人才引进上,除了毕业后直接任教、其他专业转入新闻专业任教外,对一些获得过重要新闻奖项且有意愿从事专职教学工作的知名编辑、记者,高校可适当放宽学位、学历的限制,开辟绿色通道进行招聘。对业界的资深从业者,高校可以采用兼职导师、产业教授等形式聘任。[7]二是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由于没有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相协调,引进的业界专家很难真正融入高校日常化的教学体系。基于上述状况,有学者提出对于引进的业界专家和骨干人才应改变单纯看论文、著作或课题的评价考核方式,增加社会服务、创意贡献或为解决社会重大问题提供咨询等多元评价考核指标。[8]而对于新闻传播类教师也要创新评价体系,为其投身实务教学和锻炼交流提供足够的激励机制。此外,加大“千人互聘计划”奖励办法,除了照常发放薪酬及免去校内课时外,可以对取得证书者进行“双师”聘用,就会有更多的新闻专业教师愿意“走出去”。[9]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研究的重头戏,研究文献也最为丰富。现有研究认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师资结构单一、实践经验不足、知识更新滞后、缺乏进取心、缺乏沟通与合作等。与此呼应的是,相关研究者也纷纷提出针对性、建设性的解决策略,大致从以下角度做出了阐述。一是优化师资结构。首先是优化教师队伍的学源结构,除吸纳毕业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外,适当增加来自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网络安全等学科的教师。[10]其次在人才引进上,应重视引进有传媒业界从业经历(尤其是有融媒体新闻业务经历)的资深专业人才,提高他们在整个师资队伍中的比重。[11]二是培育实践性教学师资。我国新闻传播院系普遍非常缺乏有业界实践经验又符合学历要求的师资,解决途径可归纳如下:聘任业界兼职教师、设立专业实践教师岗位、选派缺乏从业经历的年轻教师赴业界挂职锻炼、开设教师媒体技术和实践研修班、推进高校新闻教师资源共享。三是建立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快建立符合新闻传播教育规律和要求的师资继续教育制度,对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进行全面的新闻传播专业技能培训。[12]此外,还应探索教师团队灵活发展的模式,建立教师媒体实践的激励机制,改革考核评估体系。四是加强专业教师的交流合作。首先是要加强专业教师与新闻业界的沟通和对话,通过双向互聘优化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和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其次是要加强不同高校之间专业教师的沟通和对话,组建新闻传播教育联盟。最后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对话,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交流与探讨,而并非局限于所在院系。

三、反思与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当前新闻传播教师相关研究存在研究文献数量较少、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宏观政策探讨较多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大研究力度。随着《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新文科建设宣言》等政策的实施,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相关研究在未来仍将是新闻传播研究持续关注的重要话题,大有可为。其次,要扩展研究范围。当前研究多聚焦于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个体层面,而教师发展作为一个系统问题,从群体视角出发,研究其群体特征、职业发展困境等对解决现实问题也必定有所裨益。最后,要深化研究主题。加强实证研究,增强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从微观化层面探讨教师发展保障机制、改革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等的建立、完善,使各项改革逐步落地。

参考文献

[1]费再丽,陈锦宣.论新闻传播类专业实施“专业思政”的几个着力点[J].传媒,2020(11).

[2]高有祥.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

[3]刘枫.高校新闻传播类教师媒体实践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4]曲升刚.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J].传媒,2020(18).

[5]李敏霞.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传播,2015(20).

[6]刘建秋.网络时代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的教学探析[J].东南传播,2017(6).

[7]纪楠.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年记者,2020(33).

[8][12]李盛龙,吴小叶.论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以贵州为例[J].西部学刊,2017(5).

[9]张慧.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创新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9(8).

[10]王宇.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也需融合发展[J].现代视听,2019(3).

[11]张霆.媒体融合时代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挑战与应对[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

作者:李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