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传播学微信表情情感表达分析

时间:2022-11-16 03:56:32

导语:非言语传播学微信表情情感表达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言语传播学微信表情情感表达分析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微信类的社交媒体霸占了中国人使用手机的大半时间,而在微信类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表情图标辅助文字表达语气与情感的行为则鲜有研究。在非言语传播学理论视角下,微信环境内的表情图标对文字表达起到了语气增强、软化和明确三种修饰作用。

关键词:表情图标;非言语传播学;网络媒介传播

1表情图标(Emoji)的发展沿革

1982年9月19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学校论坛上发帖,建议使用“:-)”在文字之后来表示玩笑意,使用“:-(”表示自己没有在说玩笑话。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正式使用表情符号(emoticon)来表示语气,以补充屏幕上文字聊天无法传递的、面对面交流(Face-to-facecommunication)才能表达的说话者的心情等细节。随后数年,横向的表情符号(如“:-)”)在欧美流行起来,竖向的表情符号(如“(*^▽^*)”)则在亚洲风行。在1999年,日本人栗田穰崇以天气图标、股票符号、中文文字和路标标志为灵感,创造出了一套180个12×12像素的表情符号。表情的编写则使用了统一码(Unicode),使表情图标可以跨不同系统、不同平台进行传播。表情图标常常被称为表情符号的“升级版”,并且在逐渐替代后者(Pavalanathan&Eisenstein2016)。2007年,安卓系统使用了表情图标,2009年苹果的iOS系统也更新了600余个表情图标。于是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几年内,表情图标的使用席卷了全球——包括微信、微博、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在内的社交网络平台都允许表情符号的使用。现如今,表情符号已经成为网络传播中沟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牛津词典》甚至将2015年年度词汇的殊荣颁给了全球网民最爱的“笑哭”表情。2017年中山大学一项统计显示,仅在QQ平台,一年被使用最多次数的表情“呲牙”就被使用了303亿次。足见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表情图标的火爆程度。

2文献综述

非言语传播学研究面对面交流场景下,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手势、距离、语气等语言文字本身以外的传播内容。学界认为,非言语传播是面对面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后天养成的沟通模式,且通常是说话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表现出来,因此格外真实。在网络沟通中,表情图标以及早先时期的表情符号代替了面对面交流中的非言语传播因素,辅助网络媒介上的文字沟通。Churches,Nicholls,Thiessen,KohlerandKeage一项调查显示,表情符号和面部表情有着类似的表意效果:成年人在观看表情符号时,所激活的大脑皮层部分与观看人类面部表情激活的皮层部分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识别是后天养成而非先天存在,因为相同实验下,婴儿却没有出现相同的结果。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表情符号与面部表情一样,起到了情绪表达的作用(PavalanathanandEisenstein2015)。根据大数据技术,Novaketal.研究了表情图标的使用人气,并且列出了推特表情情感强度排行。研究表明,大多数表情图标的情感意义都偏向正面、积极,而不论表意正面还是负面,表情图标所被人们赋予的感情越强烈,被使用的频率就越强。Miller等人则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独立使用表情图标时引发的表意歧义现象。他们发现,一种表情图标可能有多种解读,因此导致了交流上的误会。学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独立使用的表情图标上,很少关注在和文字搭配使用情况下对文字整体表意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表情图标并非独立使用,而是搭配文字进行辅助表意,这一点与面对面交流中面部表情起到的作用类似。Milleretal.在集中研究了表情图标独立使用时的表意效果后,也着重强调了希望将来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文字环境中表情图标的意义。显然,这部分研究在学界尚有缺失。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表情图标的研究发现与非言语传播学中对面部表情的研究发现类似:表情图标与文字的互动机制与表情和面对面交流中语言与面部表情的互动机制十分相似,都可以起到规范、修饰甚至控制文字语义信息传达的作用。根据非言语传播学研究结论,当非言语信息与口述语言感情色彩相符时,非言语信息可以起到加强语言情绪色彩的作用;当非言语信息与口述语言感情色彩相反时,对说话者传递信息的解读则有可能出现歧义;表情等非言语信息是人们用来柔化、中和言语信息直接意义的重要工具。因此,根据非言语传播学中面部表情对语气修饰的三种作用,研究假设,比起文字单独出现,表情图标和文字一起出现时。1)当表情图标与文字的情绪色彩相符时,表情图标增强文字的情绪色彩。2)当表情图标感情色彩偏向中性时,表情图标减弱文字的情绪色彩。3)表情图标增强文字的情绪色彩相反时,表情图标造成文字的情绪色彩解读的歧义。

3研究方法

有研究表明,人们表达心情和语气的方式由其所属的文化群体决定。因而,熟悉同一网络表情亚文化的群体对相同的文字信息、表情符号有着相近的解读。因此,为验证如上几个假设,本研究采集了年龄、线上社交网络使用习惯相近的群体——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商学院15级本科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本研究共采集247个样本,其中195个有效。问卷从微信群转发,并只研究微信表情,因为在不同操作系统中,微信表情的形态相同。问卷首先采集了用户的性别与表情图标使用频率信息,而后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采集了用户对文字消息、表情图标和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消息的情感色彩打分。其中-5分指感情色彩极度负面,5分指感情色彩极度正面。根据腾讯《QQ年度表情大数据》《中国网民表情报告》,本研究选取了中国网民10个最常用的表情图标,包括3个感情色彩正面表情、4个感情色彩中性表情、3个感情色彩负面表情。根据测试问卷的结果,研究选取了感情色彩正面和负面的文字消息各10句。问卷首先采集了用户对10个表情图标的感情色彩的打分,而后采集了对20句文字消息的感情色彩打分,最后采集了20个用户对“句子+表情图标”消息的感情色彩打分。其中问卷设置和假设对应关系见表1。本研究所采集的“句子+表情图标”消息全部来源于真实的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消息为纯中文消息;第二,消息中只含有一个不重复出现的表情图标;第三,消息文字有着无上下文也可以清楚理解的语义;四,情感表达性大于信息传递性。

4研究发现

4.1假设一验证结果。如表2所示,除S消息以外,所有句子中的表情图标都增强了句子中文字的感情色彩,因此假设一得到验证成立,即当表情图标与文字的情绪色彩相符时,表情图标增强文字的情绪色彩。4.2假设二验证结果。如表3所示,除J消息以外,所有句子中的中性表情图标都减弱了句子中文字的感情色彩,因此假设二得到验证成立,即当表情图标感情色彩偏向中性时,表情图标减弱文字的情绪色彩。4.3假设三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除A、E消息以外,所有句子中的表情图标都减少了句子中文字的感情色彩解读的歧义,因此假设三验证得到了与假设完全相反的结果,即当表情图标感情色彩偏向中性时,表情图标减弱文字的情绪色彩。

5传播学视角下的表情图标(Emoji)的三种语气修饰作用

1)语气增强作用。在表情图标与文字中的语义都为正面或负面时,表情图标可以增强文字的语气。比如,微信自带表情图表中的“大哭”表情与表意伤心的文字表达连用时,会比单独的文字表达表现出更强烈的负面情绪。这与学界对于表情符号的研究成果基本相符,但西方学界研究曾发现“:-(”对负面文字语气加强的程度不明显,而表情图标则不同,对文字的负面表达有着明显的语气加强作用。这是因为微信中的表情图标对眼睛部位的展现程度更为细节化,且在强调负面语气时,泪水比起表情符号中下垂的嘴角有着更明显的表达。西方学界研究发现“:-(”对负面文字语气加强的程度不明显,也可能是因为西方使用更细节化的竖向表情符号(如“o(TωT)o”)的习惯较少。2)语气软化作用。在文字明显出现正面或者负面语气时,中性表情图标可以起到软化文字语气的作用,这与学界对于表情符号的研究结果类似——研究表明,当人们表达拒绝、请求甚至抱怨时,表情符号都可以起到柔化语气的作用(DresnerandHerring2010)。如同表情符号,表情图标也有着灵活的使用场景。在占据中国人80%手机使用时间的微信环境下,中性表情图标可以使一段纯文字对话变得更轻松活泼,并且帮助使用者更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在指令性的语言环境中,表情图标也可以让一段对话变得更客气、更有趣、不那么严肃干瘪。起到类似作用的中性表情图标没有表达明确的正面或者负面情绪,反而同时包含着正面和负面元素。以“捂脸”表情为例,捂脸的手表明使用者心情并不是纯粹的不满或伤心,而是颇有几分自嘲和无奈。而夸张的蓝色泪水和大笑的嘴角则互为矛盾的正反面,给与了这个表情符号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类表情图标因为既有正面元素,也有负面元素,可以用于辅助较为正面或较为负面的文字表达,起到软化语气的作用,将文字的语气修饰得更温和。也正因为有着丰富广泛的应用场景,中性表情图标如“捂脸”和“笑哭”成为了最受欢迎、最流行的表情图标。3)语气明确作用。当文字表述容易引起语气解读的歧义时,表情图标可以起到明确语义的作用。这也与学界对于表情符号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学者发现,人们使用表情符号来避免纯文字沟通中出现的语气歧义现象。比如,人们可以使用如“:P”“;)”之类的表情辅助文字表述,来表达反讽或者玩笑意,如在面对面交流中在一句严肃的话语之后加上一个俏皮的眨眼,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玩笑意,以减少歧义的可能。这种用法在表情图标时代依然流行。比如在微信环境中,“微笑”“再见”表情被年轻人广泛地赋予了反讽的意义。一句不知是否真心的“她今天可真美”加上“微笑”表情图标则会被清楚地解读为是一句讽刺,而非真心称赞。这种用法于年轻人群中十分流行,不仅增加了表意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也增加了网络沟通的趣味性。但也值得注意的是,语义明确效应只适用于理解同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受众,不习惯讽刺用法的用户对于“微笑”等表情的解读则停留在“微笑”的本意上,即一个不含恶意的微笑。

6结束语

非言语传播学认为,在面对面传播中,言语和非言语传播共同构成沟通的两大部分,言语一般用来传播思想,而非言语则用来传播情感。在面对面交流中,63%的社交性信息都由非言语行为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单纯的文字传播则无法满足沟通需求。尤其是在微信类的移动社交平台上,表情图标则成为了网络传播中的“非言语因素”,来修饰沟通者之间试图表达的情绪和语气,避免误会的发生。人们在表达情感时,相比于文字语言的表达,更多地使用面部表情。达尔文认为,面部肌肉的进化发展就是因为文字语言信息不足以表达情感,面部表情往往与一个人的心情和所伴随的言语中的语气情感相关。在网络媒介传播中,表情图标对应面对面传播中的非言语交际要素面部表情,可以起到语气强化、语气软化和语气明确的作用,辅助、修饰谈话者的语气和情感表达。

作者:刘仲谋 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