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报道前景分析论文
时间:2022-01-10 01:36:00
导语:负面报道前景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负面新闻报道的提法在中国由来已久,作为一个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是是非非长久以来存在于新闻从业者的争论中。
学者张威在其著作《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中,曾这样定义负面新闻报道: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一般说来,犯罪、性、丑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类事件往往是它报道的重点。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道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震惊、警醒。它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所谓的“负面”更多的是聚焦于事件本身的性质,而不是事件的结果。但众多学者仍然认为,这种关于负面报道的笼统提法有失严密性。他们认为,讨论负面新闻报道,必须脱离一种简单的,泛泛的思维模式,代之于具体的、微观的、分类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进行理论定位;在政策的制定上以及相应的媒体实践中,才不至于犯简单“一刀切”的毛病;传播效果也才有效。
我国的媒体比较认同后者的观点,他们把负面报道分为批评揭露性报道、社会危机事件的报道、黄色煽情新闻的报道三大类。
二、我国负面报道发展的困境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负面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块禁区,新闻界和学术界都慎于提及。尽管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新闻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以正面报道为主仍然是媒体报道的主要方针。据统计,在2001年至2004年近四年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中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仅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甚至更少,而且在报道力度和报道篇幅上也相对较弱;央视的《焦点访谈》,1998年舆论监督的内容在全年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是47%,到了2002年下降为17%;一向锋芒毕露的《南方周末》也被逐渐磨得没有了棱角,批评揭露性报道的比例只占办报初期的70%左右。
三、我国负面报道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媒体的市场化经营和民主制度的发展给负面报道的发展带来契机
进入90年代以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媒体的市场化经营体制逐步形成。负面报道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市场需求为首当其冲的因素。媒体希望建立广泛的读者群以吸引各方面的广告客户。为了抓住读者,它们从枯燥的哲学、金融、政治转向对暴露社会阴暗面事件的报道,采用煽情手法,描写有关性丑闻或犯罪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另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媒体“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逐步形成,也是负面报道蔚然成风,长盛不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继问世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等名牌栏目,将报道的焦点对准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节目中有大量引起各界人士关注的负面报道。
(二)负面报道的积极效应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负面报道会带来负面效应,这正是我们日常奉行的指导思想。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要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必须要有一个感性向理性飞跃的过程。对新闻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认定,不能光看表象及显示的色彩,而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媒体必须以受众这个客观主体感应传媒信息程度为依据来判别新闻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是否有启迪、预警、教育作用;对社会公众的释疑解惑有无帮助;能否使受众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安慰。实践证明:社会现象含有负面信息,但取材于负面信息的新闻报道,并非必然对社会产生负面效果。这是因为新闻采访报道是传媒的理性行为,蕴含着正确的是非曲直和道德价值的判断标准。记者采写新闻的目的,就是通过报道事实,传递新闻信息,在为受众传递信息服务的同时,将正确的立场、观点、倾向,寓于事实之中,使受众受到启发和教育。通过对负面信息的过滤、筛选、剖析,体现倾向性,思想性,引导受众冷静而理性地思考。媒体的责任在于如何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转化。
(三)促使负面报道的效应向正面转化,媒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可以大体总结出促进负面效应向正面转化的几个要素,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敢、实、公、远、帮、果。
敢,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讲真话。由于片面理解宣传方针政策;由于没有真正掌握马列主义辩证法;由于怕来自上面和下面的压力,怕惹祸,怕砸了自己的饭碗等,有不少新闻工作者,不敢面对社会的丑恶现象,遇事绕道走,高帽子满天飞,有的甚至为一已私利而弄虚作假,文过饰非,这样的记者不是好记者,好的记者要坚持党性,有坚强的责任心,无私无畏,刚直不阿,甚至舍生取义也在所不惜。
实,就是唯物论,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在深入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批评,这样既可以使受批者口服心服,也不至于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
公,就是站在公正立场上。新闻工作者是人民的代言人,舆论的代表,言而不公,自然会对舆论产生误导,这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记者反映社会问题必须深入采访,反复核实,严格筛选,认真编辑,突出一个“公”字,才能受公众欢迎。
远,就要眼光放远。写新闻一开始运作,就要考虑社会效应。有位记者写了篇文章,批评一座大桥设计高度不够,影响大吨位船舶的通过。从道理上说,这一批评是对的,教训应该吸取,但无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事实已无法改变,徒增读者的埋怨心理。记者写报道,应善于抓苗头,眼光放远,看得远,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帮,揭露批评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其目的是根除这些现象,所以一定要牢固确定“帮”的观念。帮领导做工作,帮受众了解情况,帮受批评者改正错误。不能给党的工作添乱摸黑,助长牢骚,煽动埋怨情绪。
果,就是要有结果。为使批评报道发挥作用,记者必须关注批评报道的全过程,重视反馈,力求彻底的解决问题。
四、正确的立场和媒体的责任感是负面报道发展的动力
赵启正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他在一次报告中提到了关于怎样看负面报道的问题。《新京报》照录如下:“说我们的不好就是负面报道吗?不是。判定报道的正面,负面问题,应该从是否有利于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他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
在不少人尤其是某些官员的眼里,对新闻报道一直有这样的逻辑概念,报道坏消息就一定是负面报道,而负面报道就一定是在找事添乱,所以不能有负面报道。所谓新闻,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已经发生的事实,按照辩证法的原理,有好的就一定有不好的。不好的消息,是一种客观存在。允许对好消息进行报道,也就应当允许对不好消息的报道,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关键是一个评价标准问题。赵启正认为,辨别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评价标准不仅仅在国内报道中有效,放在国际上也同样正确。任何新闻报道,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就算报道内容为坏事,也不可简单理解为负面报道。
事实上人民对适量的、适度的坏消息的报道是欢迎的。人民越重视自己的生存发展环境,越需要通过新闻报道来关照身边存在的各种已现和未现的危机,从而避免坏事的发生。之所以有些官员不喜欢负面报道,并千方百计地对类似报道进行限制,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彻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重的是自己的职务、地位、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允许负面报道的出现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和立场,一个国家的胸怀和立场。
媒体要站在公众的立场,理性客观地充当社会公正的“记录人”这一神圣角色。如果记者纯粹出于一种迎合受众的目的,肆意渲染一种阴暗的气氛,新闻报道将削弱它在社会变革中应有的力量。直正怀抱社会责任与良知的媒体不会一味地揭丑,他们更强调这类报道的建设性,长远性意义,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媒体的真正品质才能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1:181.
[2]邓利平.《负面新闻报道的特征及传播功能》.《新闻界》,2002(1)
[3]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2002.
[4]芮必峰.《鼓吹者、旁观者、参与者——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观》.《新闻界》,2004(6)
【摘要】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媒体市场化经营的完善,负面报道作为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蓬勃发展起来,冲击着传统的以正面报道为主的传播理念。媒体的责任在于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负面报道中注重利的权衡,度的把握,理的探索,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效应的转化。
【关键词】负面报道发展困境发展前景
- 上一篇:电视新闻评论论文
- 下一篇:体育新闻报道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