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言中仿拟修辞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15 03:43:00
导语:广告语言中仿拟修辞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广告语言是广告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是公司企业用来介绍产品、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如何更好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创作广告无疑是现代商业生活中的一大核心。作为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仿拟广泛地运用在广告语言中。本文拟从仿拟的分类入手,分析仿拟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进而探讨了仿拟在广告中的修辞效用。
[关键词]仿拟广告修辞
一、概述
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是和我们生活联系最广泛、遍及社会各个角落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广告主题和创意的核心手段是广告语言,它是人类语言同广告学、美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交融的结果,是广告信息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广告语言不仅需要引起消费者注意、理解和使他们产生肯定的情感,而且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在他们准备选购商品时会有自然地回忆、联想起来,最后选购该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广告语言的创作者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双关、借代、排比、对偶,来获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其中仿拟修辞手法的使用,更是使人们对广告语产生过目不忘的印象,达到广告的目的:促进消费,从而增进人们的购买欲望。本文通过分析仿拟在广告语言中的分类和应用,探讨仿拟这一修辞手段在广告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仿拟在广告中的分类和应用
仿拟指仿照某一著名的诗歌、文章、段落或某一名言、警句、谚语的句式、格调等,改变其中的语素或内容,获得一种新的语言概念或内容。广告中的仿拟现象随处可见,通常以谐音仿拟、意义仿拟、换字仿拟和篇章仿拟四种形式出现。
1.谐音仿拟
谐音仿拟指将成语、谚语、俗语等中的某个语素抽出,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换上。由于汉语同音词较多,众多广告便利用这一特点,对各种语言成品进行谐音替换,谐音仿拟的特点是原语言成品的意思,并没有因替换而消失,而是起到了帮助受众理解广告语的作用。
例1:“金城所至,金石为开。”这是金城牌摩托车所作的一则广告。广告词对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进行仿拟,巧妙地将“精诚”二字换成摩托车品牌“金城”,生动表达了金城摩托车竭诚为大众服务的承诺。
例2:格力空调广告:“多快好省,静在其中。”该广告语的用意为格力空调把功能多、制冷快、质量好、用电省等诸多方面的优点尽集其中。这里用谐音字“静”代替“尽”,除了上面的意义之外,又突出了“清净”无噪音的优点,进一步激发人们的购买欲。
例3:“千里江铃一日还。”这一则江铃汽车的广告仿拟了李白《朝发白帝城》中的著名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原句中,李白用“千里”和“一日”的悬殊作对比,千里的空间距离,行船只花一天功夫,对比强烈,给人以极其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该广告以“江铃”代替“江陵”,嵌入谐音字,用得自如,恰到好处地借用李白的名句形容江铃汽车瞬息千里般的速度,给人一种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
例4:“工到自然成”。“功到自然成”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在这则工商银行的广告语中,作者运用仿拟手段,巧妙地将“功”字用“工”字替换,使读者瞬间领悟作者的独具匠心,工商银行到了,自然就成了,而“成”字本身就具有成功,功成名就等褒义的含义,因此,这则广告语不能不说是中国工商银行在同业广告中的亮点。
2.意义仿拟
意义仿拟指通过更换原语句中的某个词,改换原语句的语义,借用仿照出的新词语与原词语的语义差异,达到某种风趣或幽默的效果,从而突出产品的功能或效用。语言成品往往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但很多思想在今天看来,未必那么绝对。很多广告就反其道而用之,把广告传播的信息通过对语言成品的反义运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例1:上海家化有限公司六神牌花露水广告:“六神有主,一家无忧。”其中,“六神有主”是对“六神无主”的仿拟。广告制作者借助“有”与“无”的反义对比,从而强调了六神牌花露水能让一家大小无忧无虑的特殊功效。
例2:广东远成集团上海物流基地的广告:“一诺千金,欲速必达。”该广告语的后一个成语被反义运用。原来的成语是“欲速则不达”,意为凡事都有自身规律,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但该公司是从事物流的,要求就是“速达”,因此利用仿拟手法对原成语反其意而用之,向消费者承诺“欲速必达”,并以“一诺千金”来强化,无疑准确传达了公司的服务宗旨和理念。
例3:自动钓具广告:“一心二意,照样钓鱼。”此处,“一心二意”为“一心一意”的仿拟,本来钓鱼得“一心一意”才行,而这里却打破常规说“一心二意”(实际上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不专心也能钓到鱼,足见这种自动钓具的性能是多么优越。
3.换字仿拟
换字仿拟指把原语句中的某一词语抽掉,换上与产品品牌、功用相关的词语,这种类型的仿拟可不考虑新仿词和被仿词的意义联系,只要新仿词能准确传达广告的内容即可。
例1:“书山有路读为径,学海无涯报作舟。”这是《中华读书报》的一则广告。广告词是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仿拟,前后各改一个字,仍保持对仗格式。新句与原句在形式上紧密相连,但突出了“读报”的巨大作用。
例2:雪豹皮装广告:“年年岁岁雪相似,岁岁年年豹不同。”这条广告语借用了唐朝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品牌名“雪豹”二字分别替代原文的“花”、“人”嵌入句中,就成了极有诗意的广告语,同时,雪豹皮装不断更新款式、紧跟潮流、引领时尚的特点也不言而喻。
例3:跃进牌汽车广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跃进。”其中,“日久见跃进”是“日久见人心”的仿拟,原语抽掉“人心”二字,换上汽车品牌“跃进”。人们熟悉的成语中出现“跃进”二字,令人感觉新鲜突出,而且还传达了跃进汽车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自信。
4.篇章仿拟
篇章仿拟指仿照现存的篇章而成就新的篇章。通常是半句直接引用语言成品的原句,另外半句依照此句的形式仿造。由于原句多是广为人知的名句,读到其中半句,另半句自然而然会在人们的脑海里浮现。虽然它并没有出现,但是在理解整个广告语的时候,它实际上帮助人们从借用的半句联想到没出现的另半句,再体会到广告语的中心句,即仿造的半句,从而完成对广告语的完整理解。
例1:宁红减肥茶广告:“衣带渐宽终不悔,常忆宁红减肥茶。”“衣带渐宽终不悔”是宋代诗人柳永《凤栖梧》中的名句,原句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本是说痴心的人为自己心爱的人纵然相思到日渐消瘦也无怨无悔。这种情怀与减肥者对减肥的坚持不懈,对消瘦的无悔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仿拟的运用在这则广告中,别具幽默的效果,宁红减肥茶的名字也深深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例2:杉杉西服广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惊醒,杉杉却在,我心灵深处。”该广告仿拟了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将“蓦然回首”改为“蓦然惊醒”,“那人却在”改为“杉杉却在”,“灯火阑珊处”改为“我心灵深处”,利用人们对名句的熟悉达到认同,略加改动则给人一种新鲜感。
例3:水井坊酒广告:“风声、颂声,声声入耳;雅韵、酒韵,韵韵关情。”水井坊酒的这条广告语创作显然来自流传甚广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是广告针对产品特点做了有效的改动,其中“风声、颂声”,“雅韵、酒韵”,都是极好的概括,同时传达了水井坊酒倍受称赞、喝酒为风雅之事的信息。
三、仿拟在广告语言中的效用
在广告语中,仿拟是使用得相当普遍的一种修辞手段,主要表现在成语、诗词、俗语的仿拟上。由于它的大量使用,使得广告语言表现出一种推陈出新的气象,显现出幽默风趣、新鲜明快、生动活泼的特点,达到了宣传商品品牌、产品质地性能的独特效果,成为广告修辞的一大景观。仿拟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耳熟能详,熟悉亲切
广告语仿拟的对象——语言成品,主要是人们常说的熟语,如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还包括广为流传的诗词、名言、名句等。这些语言成品从古代流传到现在,是汉语言的精华,有明确而丰富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长期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易于激活。此外,语言成品作为汉语言的经典“素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集中反映,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言简意赅,信息量大。将这些人们熟悉的语言成品融入广告语言,有利于解除大众对广告的抗拒、抵制心理,产生对产品本身蕴含的人文意识、价值观念的认同,能带给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获得人们对广告产品的认可。
2.推陈出新,独特新颖
创作广告语言要追求“奇”,即富有个性,新奇独特,出奇制胜,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感觉。这样才能过目不忘,过耳不漏。一则广告词,不论用词上,还是造句上,都能有变化,让人们始终处于接受新信息的亢奋中,会增加对广告的兴趣。一味地重复自己的话,或不断重复别人的话,陈陈相因会令人生厌。仿拟运用一定技巧,对语言成品进行巧妙的加工和匠心独特的改造,实施变化运用,“老话翻新”。这样既保存了原语言成品的精华,让人们有似曾相识之感,又出乎其预料的推出自己的产品品牌或产品特点,可谓因循又创新,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幽默诙谐,形象生动
仿拟通过改动一些原本严肃的词汇或句式结构,选用一些意想不到或幽默诙谐的词语来替代原先的词语,往往构成反语,从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和反衬,起到幽默、滑稽的效果,极大增加了广告的吸引力,促进了人们对广告信息的接受和记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仿拟是广告宣传的一种有效修辞手段。创造性的模拟和仿造一些现有的词语或句子,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谚语、诗句或俗语,使它们赋予新时代的内涵,旧貌换新颜,这不啻于是再创造。仿拟在广告中的正确运用,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商业宣传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和宣传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广告语言中,乱用仿拟的现象确实存在,因此遭到一些专家学者的批评。仿拟的使用一定要从广告语言的需要表达出发,切忌过于泛滥,否则就失去仿拟的意义和价值了。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邓惠兰:广告文案写作的修辞特点探微[J].修辞学习,1997,(1)
[3]董景寰:广告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8
[4]郝钦海: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内涵[J].山东外语教学,2002,(2)
[5]吴为善:广告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于根元:广告语言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7]曾庆璇:著名广告词修辞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 上一篇:广告拷贝分析论文
- 下一篇:新媒介对文学生产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