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大学生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时间:2022-10-27 09:33:41
导语:境外大学生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境外大学生的培养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播者。新闻传播学专业境外大学生具有双文化背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让境外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动承担者,首先要让他们热爱和认同中华文化。境外生教育应通过课程思政,强化认同教育;通过媒介实践,深化国情教育;道器并重,发挥对外传播优势;因地制宜,完善培养方案。如此才能实现培养目标,让境外学生成为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对外传播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境外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
目前,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万人。2019年,来华留学学历生比例达54.6%。“十三五”期间,具备港澳台学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超过400所,高校共培养港澳台学生约4.5万人。[1]港澳台侨学生,是境外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境外生在教育背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和境内学生不同,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上也应有所差异。境外大学生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要进行价值引领,努力让港澳台侨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播者,让留学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新闻传播学专业境外生,在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新文科背景下,要实现境外生培养目标,应从文化认同教育、实践动手能力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强化和完善。
一、课程思政,强化认同教育
要让境外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动承担者,首先要让他们热爱和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是以某种一致性为基础的情感归属和身份确认,它涵盖国家、族群和文化认同等多个层面。国家认同是对所属国民身份的确认,族群认同是对所属民族或族群身份的确认。“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2]“文化认同一方面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同时又与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世界主义相关。文化认同构成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中介形式。”[3]国家、族群和文化认同三者相互促动,它们之间既可能存在交融,也可能存在矛盾。如台湾地区民众在文化认同上与大陆有相通性,但在国家认同上呈现出复杂性。追求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个体心理学角度看,“对不同文化特征的接纳和认可态度,具体包含认知、情感及行为等三个部分。”[4]认同过程是主体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形成一种行为模式。就是说,主体先认知和理解某种文化形成某种情感归属,才能转化为认同行为。要让境外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动传播者,首要任务是让他们充分认知中华文化。如何认知乃至认同中华文化?在学校教育层面,一是专门开设以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国情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强化认同教育。目前境外生多的高校普遍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国学经典导读》等相关课程,但总体来说偏重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国近现代“红色革命文化”和新时期的“改革文化”教育则显不足。“红色革命文化”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渊源;“改革文化”是当代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教育,也是“红色革命文化”的延续。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融合教育,不仅让境外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也可以激发境外学生特别是港澳台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价值观教育层面,应注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总书记对思政课有深刻全面的论述,“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5]思政课程应该围绕“四个自信”进行知识传授、理论阐释和价值观引导。相较于思政课程的系统性和显性特征,课程思政具有灵活性和隐性等特点。无论是通识课还是专业课,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融入思政。在高等教育中思政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系。对于新闻传播学教育而言,不仅需要显性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教育,还要融入隐性的价值观引导,润物无声让学生感受中国新闻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家国情怀,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
二、媒介实践,深化国情教育
长期以来,国内新闻传播学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反过来科学的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实践。但如果教育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容易形成理论呼啦圈,成为不接地气的空谈。“新闻传播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融合性,要求教学能紧跟传媒实践的快速发展。”[6]新闻传播学科属于应用型文科,新闻传播学教育应与媒介发展前沿对接,在实际媒介运用中学以致用、获取新知,强化实践教育是学科属性决定的。媒介实践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旁观,而是让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度参与才能真正认知媒介和社会发展。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在假期和防疫期间,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百名境内外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抗疫防疫主题,用镜头对准身边人和事,倾力创作短视频。2020年2月开始,在新媒体平台陆续推出近40部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你好HQU》。系列短视频以疫情时期发生的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塑造一批坚强勇敢的普通人物群像,呈现危难面前人性温暖的闪光点,用有温度的镜头展现了境内外学生共同抗疫的同胞情谊和坚定信心,并得到高校未来网、人民日报的关注和报道。《你好HQU》成功将学生实践实训成果转化为网络线上播出内容产品,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以致用,更是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2020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新实践”概念,认为新实践要充分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将其及时转化融入教育教学。[7]媒介实践过程也是全面认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过程。长期以来,对于境外大学生课外教育,各种所谓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络绎不绝。这些“夏令营式的”实践或考察,往往被办成了免费旅游项目。浅尝辄止的体验式教育、浮光掠影的参观访问以及片面的成果展示,可能无法达成认同教育初衷。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实践与专业结合,一方面是理论的实际运用,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了解国情、世情和人情,感知立体真实的中国。通过鲜活的媒介实践,培育自觉的民族和国家意识,港澳台侨学生才可能主动对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成为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三、道器并重,讲好中国故事
与境内生相较,境外生突出特点之一是具有双重文化背景。他们对来源地的社会和文化有深刻认知,同时也比较了解中国内地社会和文化。境外生这种优势,让他们可以成为天然的文化传播中介。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传播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问题。[8]对外传播效果欠佳的主要障碍在于一是没有合适通道和平台,二是无法用传播对象当地语言进行传播,三是不了解传播对象的信息需求和接受心理。三种障碍对于境外生而言,均可以跨越。他们最有条件“主动拥抱新媒体、学习新技术,利用国际上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权。”[9]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者。从“被时代”到“我时代”的媒介转型,让民间传播力得以释放。境外生双文化特点,让他们更能够发挥民间对外传播的优势。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一般利用宏大叙事,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深入性等特点,但缺点是议题宏大,形式僵化、宣导味浓。而民间对外传播的优点是议题贴近生活,形式多样活泼,自发传播力强。两者优势互补,可以增强对外传播内容的说服力。新媒体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虚拟性等特性,信息传播呈现出个人化和个性化趋向。由此可能会导致民间对外传播非理性、非专业性以及传播“民粹化”和娱乐化等现象。新媒体时代每个网民都是传播者,的信息都有机会被大众看见,影响他人的看法。因此传播主体应当自觉约束个人的传播行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在进行对外民间传播活动时,要创造有效的内容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就要有意识地提升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应“道器并重”,让学生掌握新媒介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判断信息真伪,认知信息的传播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是华侨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办学定位之一。近期由境内外学生共同参与的“传唱”文化创新项目在这方面做了较好尝试。“传唱”团队整合泉厦地方剧院、曲艺院校、曲艺人、传媒公司等资源,自主搭建的曲艺文化创新型资源整合平台,并构建曲艺自媒体矩阵,开展曲艺IP文创产业、戏曲教培机构、对接商业活动等业务,同时挖掘和培养“曲艺传承人”“曲艺网络红人”,并以“潮趣”的新形式来唱活传统曲艺,进而为曲艺传承灌输新鲜血液。在互联网赋能下打造新型曲艺文化产业,将曲艺文化与年轻人喜爱的多元文化、小众文化相结合。目前,自媒体矩阵全网播放量逾763w,单条视频播放收益破千元。“传唱”项目不仅是一次媒介实践和创新,也是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文化的有益尝试。
四、因地制宜,完善培养方案
境外大学生生源类型多元,总体上看,他们具有兴趣爱好广泛,实践创新能力较强,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等特点。针对上述特点教育单位应制定相对独立的境外生培养方案,实现分级分类教育。“受区域发展差异性、经济形态多样性、社会分工广泛性等因素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分级分类教育管理模式能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高校推进大众化、包容性、差异型办学,为学生量身打造与就业市场相匹配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竞争优势。”[10]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学校教育的差异化和特色化,使分类教育势在必行。从人才培养方案层面看,以“国标”作为基本遵循外,境外生教育应在选修课和实践课设置上突出特色和体现分类,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设置是重心。课程模块设置应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有机融合。智能化时代,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已成趋势;网络化时代,学科与互联网融合已成事实;全球化时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已成常态。在多元化社会,应避免重专业轻通识,防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现象。通识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眼界,在文理交叉融合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专业发展发挥更大潜能。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长期以来,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过多,实践类和跨专业交叉课程较少。新闻传播学教育应积极倡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手脑并用提升媒介技能和文化素养。在学业评价上,针对境外生多元化特点应实行分类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分类评价应根据不同生源地、不同课程性质、个体差异等进行评价。分类评价与分类培养相适应,应因地制宜细化评价指标,而不是一刀切。近期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提到,“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11]学业评价不能一考定乾坤。在关注学习成果的同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包括考察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态度、师生互动、课堂表现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效果等。
五、结语
吴岩司长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教育在于培养“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12]对高校而言,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和特色化道路。对教师来说,要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中心革新教学教法。“纲举才能目张,执本方可事遂。”教育创新不是天马行空,是在做好“守正”基础上围绕培养目标的创新。境外新闻传播学学生培养目标,除了掌握必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成为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对外传播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媒介发展也日新月异,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
作者:王桂亭 单位: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海峡两岸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 上一篇:新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务工作探讨
- 下一篇:智能电网电力营销优质服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