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2-07-08 10:45:49

导语: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在智能传播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深刻思考全媒体环境的利弊,充分利用其优势,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引入教学过程,并结合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对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全媒体时代

1人工智能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目标是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作为一种具有强大变革潜力的使能技术,人工智能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全行业的升级进步,也在潜移默化地创造新的业态。当前,人工智能与传媒业融合发展,推动了传媒业变革,传媒业也因此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甚至成为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的领军者。

1.1微观:智慧化媒体时代新生产力的多种作用

在微观层面,AI作为一种新技术,将对包含信息的采集、整合与把关、呈现、分发的整个新闻业务流程和生产机制产生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从新闻信息采集到整理的整个过程都凸显了技术对新闻的控制和主导作用。一方面,增强信息采集能力,表现为从人到物、从现实到虚拟的全方位覆盖。物力增强人力,扩张采集边界。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信息的采集者、生产者、加工者将有可能成为搭载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智能化主体,帮助新闻工作者去采集最新的信息。另一方面,增强信息整合与把关能力,即整合碎片信息,提高信息审核能力。在信息把关问题上,人工智能有其独特的方法:机器在自动审核与校对上的特长,结合人的决策能力,人机协同进一步凸显智能化。比如,将AI用于来源分析、语义分析、交叉验证、演变追踪,可以直接对网络上的一些谣言进行反击。另外,人机协同还有助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运用智能化设备,能够将更具创作性的人力从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媒体资源管理等基础性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在文化创意革新、文化深度内容写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

1.2宏观:新生产力作用下的新内容行业

智能化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与普及,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内容人员与技术人员、内容部门与技术部门、内容行业与技术行业的密切合作和跨界融合将成为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从而促使传媒组织在体制、机制、媒介经营和管理模式上产生大变革。传媒业将在打破媒体内部区隔的基础上,推动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成立传媒集团、探索“中央厨房”等融媒体模式,将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2]。这不仅是对传统新闻产业的巨大冲击,同时也是对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一次巨大挑战。传媒业将立足于产业制度优势,突破以往的单一运营机制,拓宽多领域的行业经营盈利渠道,从而增强传媒产业的发展向心力。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技术创新虽然带动了生产力提升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并不一定会带来一个更好的传媒业。因此,面对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我们需要进行行业变革的冷思考,在此基础上克服经营障碍、防范技术风险、进行伦理克制。

2智能传播环境下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2.1传媒专业素养

虽然当前传播格局不断变化,传播节奏不断加快,新的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出现,改变了媒介空间和时间要求,但是媒体的核心本质始终没有改变,新闻工作者所需的传媒专业素养也并没有降低,传媒工作者应具备的理想和操守始终不能缺失,新闻工作所遵循的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等专业主义原则依旧不能被践踏。这要求传媒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先进的大传播理念、深厚的传媒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同时也需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愿意主动探索新兴领域和尝试信息传播行业的新兴事物。

2.2信息技术操控的能力

5G时代来临,更多借助信息技术的新闻类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新的技术与传统媒体的内容联系越来越紧密,业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行业之间资源共享,从而派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市场。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传媒业与信息技术联系更加紧密,人工智能能够帮助解决把关问题,机器自动审核与校对,再结合人的决策能力,人机协同进一步凸显智能化。在机器的帮助下以新技术、新结构、新背景为基础的新媒体业务给传媒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3]。集采写编评摄、网络处理、现代设备操作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更加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因此,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传统的新闻生产能力,还需要熟悉互联网规则,掌握全媒体新闻采制和现代传播技术,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帮助生产内容和报道新闻。

2.3运营、策划的能力

智能传播环境下,我们相信5G的到来会进一步丰富互动的形式。以往的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方式虽然能够近距离与受众互动,了解受众的需求,但还是有限的。在5G高带宽、低时延的帮助下,许多突破受众想象力的互动方式将出现并影响媒体工作者的内容创作。传媒人才需要通过关注受众的反应,分析他们关注的新闻热点和事实,制造更符合受众喜好的定制化产品。为提高用户的黏性,更好地传播媒体信息,传媒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运营、策划能力,能够胜任全媒体流程与平台发展要求,协调相关资源给受众提供聚集和内容创作的平台,再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更精确地找到受众需求,从而定制专门服务[4]。

2.4高质量内容产出的能力

互联网具有便利、及时的特点,在传播速度和深度上改变了传统内容的生产方式,技术降低了创作者的门槛,新的内容形式出现,用户分众趋势也逐渐显现。实际上,无论媒介环境怎么变化,要想维系用户黏度,内容永远是本质。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而且要关注各个年龄、阶级、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构成的不同受众群产出有持续性的、差异化的、更具独特视角的圈层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5]。尤其是更小众的受众群,需要传媒人才适应市场变化,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喜好,挖掘文化深层内涵,产出更有价值的内容,使圈层爆款成为内容爆款。

3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3.1师资构成的先天不足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常局限于教材,但教材上的知识点相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而言往往具有滞后性。新闻传播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对多种学科的知识都有所有涉猎,而负责单一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很难将社会与学科发展前沿的东西悉数教给学生。同时,很多院校并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这就导致不同区域和不同地区的新闻专业培养模式同质化。另外,学生在校期间大都学习的是人文社科的基础知识,缺少新闻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在新闻一线部门的直接锻炼。而学界和业界本就存在明显的差距,加上教学的滞后性,会进一步导致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

3.2较为单一的评估机制

由于长期受到单一评估机制的影响,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往往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久而久之,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达到社会所需人才标准。同样地,现阶段高校在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时,对学生的评估也采用了较为单一的成绩评估机制,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实践能力在评估机制中所占比例较小,使得学生在提高自我素质和学科修养的过程中,长期忽视对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导致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而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

3.3全媒体人才培养观念落后

在培养全媒体人才的过程中,有些学校过于重视理论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以理论课为主,忽视了实验实践环节,这些说到底还是全媒体人才培养观念的落后。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过多,而实务教学为主的教师缺乏,传媒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忽视实践教学,忽视全媒体实训和媒介技术教育,阻碍了传媒业和传媒教育的发展。

4智能传播环境下人才培养策略

4.1确立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

2019年第6期《求是》杂志上发表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文章指出,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媒介技术瞬息万变,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面临智能传播环境的机遇和挑战,掌握趋势和规律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推动媒体融合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知行合一、既是“专家”又是“杂家”的复合型新媒体人才。其中,“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要求具备“一技之长”,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具体而言,要求培养熟悉当下国际环境,懂国际规则,顺应国际形势,能兼顾经营、发行、管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生产优质内容,传播最前沿的有质量的中国声音。

4.2塑造“新闻+X”复合型人才

当前的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掌握采编播等多种技能,所以除学习专业课的基本理论之外,还需要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如多掌握一些心理学、逻辑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因此,学校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将新闻学科与多种学科联系起来,塑造“新闻+X”复合型人才。各学校应设置符合学校特色的“新闻+X”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不仅要学习其他学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经验,而且要针对当前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修改培养方案,将借鉴的经验应用到专门针对“新闻+X”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

4.3构建跨学科跨院校联合培养机制

当下,国际形势复杂,传媒业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国际传媒经济的挑战,其本身也在不断改革发展。因此,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复杂的媒介环境尤为重要。跨学科跨院校的联合培养,不同院校学科的相互交流,各高校间的联动合作能有效培养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使其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通晓其他学科知识的,并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度,既能写作会说话,又善于经营、发行、管理。这要求:第一,各学校间开展教学合作,共同制定互认课程学分制度。学生可以选择合作院校感兴趣的课程。为达到最终效果,法律课程可选择专业性政法类院校,财经课程选择财经类院校等,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外聘客座教授。各院校老师互相走动,定期开展线下或线上学术讲座,一方面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增强各学校之间的感情。第三,实施“双学位”制度。学生可根据学校特色实现知识结构的结合,如到语言类大学攻读外语双学位,到音乐艺术大学攻读艺术双学位,到体育类大学攻读与体育相关的双学位等。

4.4具备公共传播能力的新媒体人才

对于具有公共传播能力的新媒体人才,本文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概括,首先是对于所接触的新闻相关产品进行内容整合的能力,每时每刻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网络,怎么样快速准确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是将所接触的内容与社会公共议程相结合的联接能力,如何将正确的新闻放在合适的版面在合适的时间让更多的人看到,是衡量一个新闻信息价值的重中之重,及时性永远对于新闻尤为重要。此外,做一个新时代的传播人才,一定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智能传播环境的机遇和挑战,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加明确。未来市场需求的主流是具备一定的传媒专业素养、信息技术操控的能力、运营策划的能力以及高质量内容产出的能力的传媒人才,这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智能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值得各高校不断思索和探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走出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还需要重新确定传媒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构建跨学科跨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等方法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传媒教育发展中应更注重有一定的实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并结合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对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媒体传媒人才,帮助传播最前沿的有质量的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周璐.浅议新媒体环境中的虚假新闻现象[J].中国广播,2017(12):101-102.

[2]钟丽花.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新媒体实效性创新研究[J].采写编,2018(3):148-149.

[3]段洪秀,周晓梅.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传媒人才互动培养的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174-175.

[4]邓若蕾,孙晓晨,龚思.网络新媒体人才的供给与培养机制创新[J].新闻传播,2017(24):99-100.

[5]张颜梅.浅析全媒体时代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J].传媒,2020(10):84-87.

作者:范智娇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