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教改措施
时间:2022-07-19 09:28:42
导语:高校新闻教改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新闻教学须专业定位准确
面对目前社会的急剧变化,市场需求凸显多层面多元化趋势,当前新闻教育的取向,须根据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这就必然要求大学新闻教学应有准确的专业定位。笔者曾在国内几所新闻院系执教,从学生毕业趋向来看,到媒体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少,有些即使进入媒体也不是去做记者、编辑。此外更多的学生是到一些与新闻相关的部门就职,这其中包括去做各类市场的调研人员、节目栏目的策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广告公关人员、政府机关的宣传人员以及新媒体的操作及营销人员等等。市场的变化要求新闻教学也必然随之改变。根据市场需求,大学新闻教育应调整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如广西一所大学的新闻学院给自己定下的培养目标是:重点面向地市级大众传播媒体单位,以及一些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为其培养所需的新闻人才及策划管理人才;学院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专业服务能力,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这所大学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其实我国许多新闻院校已经逐渐从“记者的摇篮”的角色中淡出,逐步与市场接轨,为市场服务。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必然导致我们在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过程中的多元化教学,现代社会新的人才需求与传统的人才需求相比,总量更大。因此,作为我们专门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院校,需要尽快调整、细化我们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我们的教育,实施多元化、多方位与市场接轨。多元化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多元化复合新闻人才,这就需要更新我们的教材,调整我们的教学课程设置结构,加大我们教学的科技含量,甚至要重构我们的教学队伍。诚然,培养新闻复合人才绝非易事,有时也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倾向,四年本科教育转瞬即逝,稍不注意,就会使我们学生的学业杂而不专,学无所长。因此,我们要培养新闻宽口径复合人才必须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根据学生的专长和爱好,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从而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宽口径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二、新闻教育应技能与学养并举
笔者认为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其支点有二:技能和学养,两者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各种现代科技技能是造就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基础。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没有一定的科技技能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没有现代科技技能,就不可能成为新闻复合型人才。第一,培养多种技能于一身的背包记者。早在2002年,国外著名记者简•埃伦•斯蒂文斯在网络新闻学评论网首次提出了“背包记者”这个概念。她宣称自己是报社记者,同时能为电视台和网站提供照片和视频新闻。她会使用各类设备,包括相机,笔记本电脑,录音器,麦克风,摄像机,各类编辑软、硬件等,这些设备都放在她随身携带的大背包里,“背包记者”由此而生。“背包记者”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已成为社会越来越需要的新闻人才。作为一名记者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之下,不再单纯地只为某一种媒介提供报道,而需要同时为纸媒、网媒、广播电视、手机等多种平台提供作品,这就要求记者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做单纯的文字记者,或是摄影、摄像记者,而应该是“背包记者”,其具备文字、摄影、摄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的操作技能,完成以多媒体融合为背景的新闻策划、信息采集制作、影像传播等工作。对于国内媒体来说,对这种多技能的“背包记者”的大量需求也正日益浮出水面。我们现以《宁波日报》为例,2006年8月随着《宁波日报》播报的正式开通上线,《宁波日报》作为单一纸媒的历史宣告终结,之后他们努力打造多个产品:互动多媒体报、手机报、电子纸报、户外电子屏、网站等,该报一个全新媒体时代诞生了。他们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其基本运作模式是一个编辑部,多种介质终端。这对于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记者,要能够创造出不同介质的媒体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他们都配备了较为齐全的采访“武器”: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移动、联通两种无线上网卡,一台照相机、一台摄像机、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同时满足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网站、户外视屏等多种信息需求。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锤炼之后,这些记者不仅熟练掌握各种数字设备、电脑软件的使用,还具备播音主持、编导等多种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背包记者”。第二,注重跨学科的“知识学养”。注重学养,丰厚学生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是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必要条件。“背包记者”的身后除了一个装有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背囊之外,必须还应有另一个背囊,那就是知识的背囊。
当今时代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厚的学养,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天文、地理、科技、文学、外语、宗教及生活知识等都要涉猎,一个现代新闻人应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既是杂家通才,又是专家专才。可以断言,没有相当的跨文化、跨学科知识储备的新闻人绝对写不出好的作品。打好知识根底,丰富学生跨文化、跨学科知识的背囊是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必须,为他们以后能宽口径选择工作及接受在职教育、构建终身教育打好知识根底。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先驱、美国报业巨子普利策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论述,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而要做到这一点,自然需要敏感的神经、广博的学识、真挚的情感等,同时更重要的还要拥有一种实践性能力,亦即将多学科的知识和多背景的问题融会贯通,进而以普通人的视角与水平将其呈现出来的独到本领。[1]普利策强调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是新闻院系学生必须具有的。注重跨文化跨学科的学养,使一部分学生向学者型、智慧型新闻复合人才转化。目前我们新闻院系培养出的学生多上手快,而后劲不足,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储备薄弱,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知识背包囊中羞涩。香港大学的陈韬文教授认为:学生的知识面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信息科技冲击媒体的传统边界,工种变化多端,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需要培养适应力强,了解跨文化和具备跨境传播素养的人。[2]具备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是对新时代新闻专业学生的更高要求。重思、重学、重科技的理念是新闻教育必须着重强调的,我们不少新闻院系只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视学养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出路的。第三,在具备了一定技能与学养之后,还有一点也是应该强调的,这就是新闻精神。新闻精神是贯穿在新闻实践活动中的一条红线,是一种指导和支配新闻实践活动的总的观念。这种观念在新闻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具体的精神: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与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正是它们构成了新闻精神的核心内容和精神诉求———真实、公正、自由、和谐。新闻精神还包含着新闻人的新闻追求和传播方向,是新闻活动主体重要的精神动力,是新闻传播得以进行和展开的内在精神机制。它可以唤起主体从事新闻活动的热情,坚定从事新闻活动的意志,激励新闻人为实现传播目标做出努力。[3]确立正确的新闻精神,对履行新闻职责至关重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性中特有的理性精神。当一个新闻人有了纯正的心灵,有了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信念,他的新闻行为就会追求美好的境界,就不会过多地为己私利去煞费苦心。有位学者讲得很精到:“观念是关键,精神是灵魂,最严重的污染是心灵的污染。”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必须强调这种新闻精神,坚守自律和他律,有自己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底线,看重“职业操守”。只有强调这种新闻精神,才能使我们培养的未来新闻人在今后的各种新闻活动中不迷失方向和自我,在汹涌的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所向披靡。
三、新闻教学改革强调从实际出发
新闻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具体工作,新闻教育必须具有各种资源元素,其中包括:师资资源、设备资源、图书史料资源、学生资源等等,各种资源缺一不可,根据在新闻教学上的实践,笔者认为搞好新闻教学改革,必须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这是提高新闻教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的优劣关键是教师素质的优劣,因此,建立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新闻教师队伍是提高新闻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根据学校新闻教学目标,制定教师建设和培养的短期与长期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新闻专业紧缺人才,使教师整体年龄和学历结构更适合培养新闻复合人才的要求。其二,提高实验设备的运用频率。一般大学新闻专业教育都基本具备电视摄像实验室、演播实验室、电视编辑室、新闻报刊实验室和广告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不少学校虽然设备精良但使用频率却很低,原因是使用或租用手续繁琐,有的则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设备只是摆设而不能使用。据了解,一些学校的学生四年都没有动过摄像设备,不懂摄像的实际操作。要提高学生的技能,就必须让他们多运用这些设备,让他们熟悉这些设备。其三,改革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更为合理、科学的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育应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在重基础、厚核心、宽选修的基础上,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模块+综合素质+实践环节课”的课程结构,加大公共选修、人文基础选修和专业新闻选修的课程,以保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其四,搞好新闻教学改革必须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细化入手,一些新闻院系改变了“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开始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上课强调“三多”教学,即:多提问、多讨论、多案例;在教学方式上注意“三个转变”,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的转变;在教学目标上着力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即: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而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还开展“1153新闻教育成才工程”,要求学生在四年中读100本好书,背100篇文章,写50篇新闻作品,参加30项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其五,目前不少新闻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方面注重对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他们逐步建立和完善“课程—专业”、“课内—校内—媒体、企业”、“实训—见习—实习”、“平时—假日—集中”多种结合的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教学特色。同时他们建立了多个以媒体、企业为中心的实习基地,让学生有实际操作消化知识的环境。
面对中国教育的普遍状况,有必要进一步思考两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教育的目的,是解决有限的人生精力与无限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最好的教育,是能用最小的教育成本最快培养人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4]我们研究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要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当今时代的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人才,也同样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新闻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精良的知识并受到最有效的专业教育?如何用最小的新闻教育成本最快培养学生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每一位新闻院系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和回答这些问题。
- 上一篇:思政教育进入学生宿舍新模式实践
- 下一篇:全县农田建设工作意见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