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新闻摄影

时间:2022-06-28 05:23:47

导语:微博时代新闻摄影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微博时代新闻摄影

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其中微博、博客、播客、拍客网、BBS等平台,以其无穷流变、多元交互、无限复制的优势,超越了传统传播形式,创造了人类社会传播的新纪元。从2010到2011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4.85亿,微博用户数量增长到1.95亿。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体平台,在网民的强烈推崇下,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微博已成为中国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与博客、播客、即时通讯、论坛等其他新媒体载体相比,微博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与如手机等移动媒介高度结合,时效性极强,在新闻记录及信息传播方面方便又快捷。在许多新闻事件报道中,微博都超越了所有传统媒体及其他网络媒体,走在了最前列。在微博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其中摄影图片的使用,成为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图有真相”成为微博传播新闻的重要手段。

1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优势

近年,随着数码影像摄取的普及,传输的便捷,摄影在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微博、博客、播客、论坛、即时通讯等以网络为平台,与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介的高度结合,在新闻及信息传播方面表现突出。在许多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多角度、多视点的报道,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掀起了引领时代的风潮。仔细分析,微博时效便捷,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契合了当下的时代需求,其能量巨大,优势明显。

1.1微博新闻摄影操作:更便捷

微博新闻摄影的时效性,突出表现在拍摄者在新闻现场随拍随发,受众随即接收,没有事先策划,没有复杂的编辑制作过程,更没有把关人的审查,所以传播快速高效。新闻摄影从拍摄到晒上网,只有短短的几秒、几分钟时间。当事件发生以后,谁刚好碰上并拍了传了是关键。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电梯乘客摔倒,导致人员死伤事件。许多网友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和接收了这一新闻及有关现场图片,“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中,微博图片再一次走上前台,微博图片比其它媒体早10多个小时。在新媒体上传播的新闻信息及新闻摄影图片,弥补着传统媒体的滞后及缺位,充当着为公众提供一定的证据和满足公众知晓权等作用。不在乎是否专业,而在乎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照片发到网络上。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图片的表现更加突出。

1.2微博新闻摄影的传播:更广泛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普通公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一按”定格事件,再“一键”上传微博。一旦微博图片,该博主的微博用户,该博主的粉丝都会收到该信息,只要这张图像能激起大家的兴趣,或认为该图片有价值,他们就会转发。这样该图片的受众数量,就会在短时间呈几何倍数增长。微博图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就像核裂变一样,一个重原子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两个再分裂为更多,并在分裂中释放出巨大能量,不断扩大传递范围,不断地增加能量。

1.3微博新闻摄影的内容:更真切

微博新闻摄影报道往往用“第一人称”,作为“当事人”给受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真实感、体验感。受众对新闻事件现场感同身受,这超越了任何传统媒体新闻摄影图片的报道模式,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新媒体的代表微博新闻摄影报道,新闻要件充分,拍摄者和传播者就是新闻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在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摄影图片的使用,成为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代人许多知识的来源,已经不仅仅是阅读,更多的是通过“观看”的方式获得的。影像对现实的扁平化呈现,更直接地还原了现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呈现生活世界的图像是在语言和文字之前发生的文化事件。它所揭示的是最根源世界中的景象,是真理原初发生的情形,所以说摄影图像对于语言和文字有着在先的“超越”意义。”

1.4微博新闻摄影视角:更多元

现代社会,人们有了追问事实真相,崇尚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对新闻事实的全面客观了解,更利于对事物或事件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希望避免局限性的叙述和评价各种新闻事件。新的传播方式,以其方便、快捷、高效、新颖、时尚而极具吸引力,摄影的优势也正在于此。人们不仅仅表现出对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关心,更多地体现在对发生在身边事件的全新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手机、DV、平板电脑拍照、摄像,为人们提供一个参与和交流的空间。这里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论资排辈,也不论拍照人使用的工具,无需专业技巧,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将身边发生的事,用图片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发送帖子、彩信或电子邮件,以最快的速度,将照片、视频到网上与大家分享。这是改写摄影发展史的奇迹。尽管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角度不同,但大家话语权相对平等,信息来源丰富多元,每个人提供的影像片段,经过网络传播的汇聚整合,最终就可以还原新闻事实相对完整的原貌。

2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走向

2.1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队伍:专业与非专业并存

今天,数字技术能将各种传播工具和媒介进行有效整合,使得信息的传播达到了几何数的增长,其中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平台除了传统媒体,普通公民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新闻信息。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无数人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当时的情境,并在第一时间上传微博。普通公民是微博新闻报道、新闻摄影的核心力量。公民微博新闻摄影者,在某些重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作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线索和有益补充,而且在当今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将形成与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报道质量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和深化。

2.2微博时代新闻摄影话语:多边表达

微博新闻摄影从诞生初,就作为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微博新闻摄影,往往更关注那些被主流媒体或价值观,有意或无意忽略的一些社会想象和新闻事实,即使是同样的新闻事件,微博新闻摄影所呈现出来的情景或现场,也往往是主流媒体少见的情节、细节或视角。微博新闻摄影更倾向原汁原味,还原事实,见证现场,而较少考虑传统媒体的宣传功能。微博新闻摄影图片的拍摄者,多数没有经过系统摄影学习和训练,拍摄动机、拍摄行为也较简单和直接,他们一心想的是“清楚地拍下所看到的事件和人物”,用图片来佐证自己的微博文字内容的真实性。微博作为新媒体最具有活力的媒介载体,微博新闻往往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线索,在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大众传媒的再传播,微博新闻的效应会被进一步放大,往往能够升级为媒体事件。而微博新闻摄影图片也往往是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再报道时的重要影像素材。

2.3微博时代新闻摄影传播:日渐规范

微博平台因社交而生,社交活动不外乎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在大多数时候,微博新闻摄影图像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它们在很多时候甚至不能被称作“作品”,而只是“影像记录”。新媒体为个性张扬、个体化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有巨大公众影响力的事件中,若把网友的情绪加以渲染,图像信息能够造成快速、强烈的传播效果,而且这样的信息也很容易被网友接受,这就是假照片疯狂转发的原因。但其专业性、权威性却难以保证。比如2011年6月23日的北京大雨,网络上转发的一张照片,没有任何出处,就标了“北京暴雨”,其实这张照片是《新京报》摄影部主任陈杰早先拍的,内容是2004年航天桥附近的地下通道因雨大被整个淹了。微博传播的公信力,既与新媒体新技术的法规相对滞后有关,又与网民的文化素质和媒介素养有关。采取信息识别与技术控制,提高广大网民和网络传播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与趣味,强化道德与伦理观的建设,加强网络传播的法律约束等途径将会逐步加以“综合治理”。对微博照片很多照片不署名,没有出处等问题,当下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第一,查找权威消息源。如果一张图片没有任何消息来源,就需要去核实它的真实性。第二,判断照片真伪。要求拍照片的网友提供尽可能多的照片,询问更多的现场细节,并建议其署真名。今天,“公民摄影”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已经具有了强大的影响力。民众逐渐从被拍摄的客体变为拍摄的主体,参与到影响社会的大众传播行动中来。公众开始承担部分社会道义,公众通过现场图片,为大众提供社会真实,影响社会议程设置,从而促使社会的变革或进步。这种行为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广,使得网络公民新闻在我国所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巨大。它提醒我们在新传播环境下,无论是摄影组织,还是摄影实践理念,创作行为,都要与时俱进。

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当代电子影像新科技,主要包括影像处理数字化和影像传播网络化两大部分,微博新闻摄影就结合了这两方面优点。它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摄影,也不同于互联网站的新闻摄影,它的不同点不仅在于影像的采集过程,更在于影像的传播方式。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更改变着社会的组织结构,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