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民生新闻优势体现

时间:2022-06-27 08:59:15

导语:谈论民生新闻优势体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谈论民生新闻优势体现

随着民生新闻形式的兴起,民生新闻形态的深入人心,民生新闻的传播媒介不断增多,诸如网络、手机、广播、报纸等。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电视新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网络的传播快,电视新闻不再作为受众得到第一手新闻的最佳途径,而且网络的涉及面宽,表达更为自由,人们互动交流的空间也更大。纵然网络如此强大,电视民生新闻仍旧有其长期生存并发展的优势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更易与受众拉近距离,更能体现民生之以民为本的内涵

以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新北方》为例,大部分的新闻并非生硬的以第三人称为主的报道,而是以采访的形式体现,将老百姓的声音直接引入到节目中来,真正实现公众的话语权。几乎所有的民生新闻都增加了与观众互动的板块,使观众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节目的主体。电视民生新闻也更多提倡让老百姓手中的手机、DV作为虽不专业但可能记录第一手现场画面的工具,从而吸收了非专业的老百姓作为第一传播者,百姓的参与意识得到提升。而百姓的表达必然不同于职业的新闻广播者,这种日常话语的直接进入,观众就会觉得亲近,没有距离感,表达观众心声的同时也更能体现致力民生的民生新闻内涵。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关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性的大事是一种趋势,目前也已被大多数地方民生新闻媒体作为栏目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谈及严肃性话题的时候,电视民生新闻以老百姓自己的话语将国家的大事情讲出来,就明显深入浅出,使受众觉得与自己的生活距离更近,接受起来更为容易。这种表达形式是电视民生新闻所特有的,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具备了生存下去的更坚强的群众支撑。

二、社会生活需要民生新闻来反映,电视民生新闻更能体现出实现媒体社会服务的功能

现阶段人们的维权意识得到增强,而民众遇到困难时,更愿意找到电视媒体,因此民生栏目的电话永远火热,在大众心目中,似乎事件得到曝光就能推进事情的解决,因此电视媒体更多的在体现舆论监督的职能。而真正能体现出电视民生新闻优势的应是其舆论引导职能,而非单纯的批评、表扬等直接曝光。现在更多的民生新闻媒体记者往往被老百姓当做救火队员,去报道哪家供暖公司供暖不好、哪个行政部门办事不力等等。通过报道和沟通,媒体记者可以帮助解决某人遇到的某件事,却不可能做到包打天下,为老百姓解决所有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是老百姓经常会遇到的,所以就会有更多的人求助于媒体记者,于是电视民生新闻中便经常出现对琐碎的新闻事件的简单重复。长此以往,观众也会觉得栏目内容没有新意,不过是为民排忧解难的工具,使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职能严重偏离正轨。电视民生新闻要做的是帮助普通民众树立正确的媒体使用意识,报道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增强民生新闻的公共意识和公共因素,帮助人们参与到社会的公共事务中去,自主地行使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加电视民生新闻的厚度与可看性,也才能真正地长期吸引观众的目光。电视民生新闻在报道时既要做到还原事情的真相,更应力图做到给观众指明解决类似问题的步骤和途径,而非媒体记者事必躬亲,这才是电视民生新闻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所在。网上的信息缺少整合,电视媒体却可以在制作民生新闻时,对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采访,引导观众按正确的流程处理事情,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电视民生新闻应努力实现社会告知功能,要让观众更多地通过法律、行政等可行渠道去解难维权,唯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安定与和谐。

三、电视民生新闻可以摒弃媒体一味追求做第一传播者的旧观念,重在对新闻事件的剖析及制作、整合,更易提升节目品位

欧阳明先生曾说过:“报道什么不一定就特别关键,还必须考虑对这些信息如何处理。若能柳暗花明,烛照出大彻大悟的人生智慧,给人们以后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类似问题以启迪,用真情代替煽情,用理性的思考代替简单的情感宣泄,这才是制作出好节目的王道。”按照欧阳明先生的理论,报道什么并不一定特别关键,这便是电视民生新闻巨大的比较优势,无须时时争做第一传播者。既然什么都能报道,就不能粗制滥造,要精耕细作,将关注点定位于百姓的生活状态而非仅仅是正常生活,深入报道,充实节目的内涵,同时拓宽视野和角度,展现兼顾天下的胸怀和气魄。进行深度的报道就要对事件进行严密分析,查询积累相关资料,将追踪报道进行到底,同时将观众的言论作以整合。而在画面制作上,可以将关联新闻做成蒙太奇的组合方式,以增强纵深感及节目厚度。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有积极大胆的设想和不同的观点立场,发出媒体自己的声音,引领舆论导向,必能让观众观看后仍觉回味无穷。

综上,笔者认为,民生新闻从兴起至今确已进入瓶颈期,但是电视与其他媒体的民生新闻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电视民生新闻应充分利用其优势,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视角,呈现给观众不同的画面,传达给观众更多的信息,提升节目品格,让电视民生新闻形式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