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产业思想视点交织与荟萃

时间:2022-06-13 06:48:00

导语:多维产业思想视点交织与荟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维产业思想视点交织与荟萃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为我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该委员会指导下的全国产业哲学———产业论与产业创新研讨会至今已历时四届。①2011年12月17~18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产业论与产业创新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深圳学术年会之学科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隆重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等二十多家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并提交会议论文。与会领导何祚庥院士、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深圳市科协主席周路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马辉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此次“产业论与产业创新研讨会”在产业发展走在全国最前沿的城市深圳召开,体现出“哲学关注产业、理论面向实践”的时代精神与发展走向。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在贺信中指出:近年来,产业哲学引起了产、学、研等各界的共同关注,产业哲学专业委员会业已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较为活跃的专业委员会之一,为自然辩证法组织建设、为繁荣学术活动做出了贡献。产业结构转型与文化大发展要求产业哲学做出新的贡献。研讨会以“产业论与产业创新”为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原深圳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研究所原所长蔡德麟教授在开幕辞中提出:产业哲学响应产业实践的呼唤,丰富有利于中国哲学研究与世界哲学研究的对话与交流。产业发展需要产业哲学的指导,这个问题在深圳尤为突出。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排头兵”,是我国产业变革和发展、升级和优化最快的地方。哲学必须走出学院的象牙塔,关注产业发展,加强对产业的研究。企业家等产业界人士需有产业发展的哲学眼光,才能真正理解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和产业政策。

对于“为什么要研究产业哲学”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院士认为:产业哲学重大问题是技术路线的选择,这是产业哲学研究的技术论取向。深圳市科协主席周路明教授认为:产业哲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这是产业哲学研究的社会论取向。作为第三种声音的代表———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则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三螺旋:技术论、社会论及技社(社技)论,认为极端的“技术决定论”或极端的“社会建构论”无非是从创新价值链的两端看问题,但是创新价值的创造是一个过程,经历了“两端”之间,即经过一个“技术—社会”或“社会—技术”的混合状态。对于“产业哲学的学理创新建构”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提出“产业的现象学分析”,借助现象学、后现象学的哲学视角,提出了产业的体现性、变更性等属性。从现象学讲,产业是人的意向构成能力的现实显现。北京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则从产业结构的哲学合理性要求上,提出高端制造业的战略性地位。有学者进一步阐述了产业哲学对产业的提升在于两个高端,既在研发制造的高端,也在销售品牌的高端,更是在于商业模式的综合以上两个高端。湖南大学邱跃华博士、彭福扬教授则从产业论的生态哲学的视野,提出产业发展的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的各种制约要素的动态平衡观建构。东北大学郑文范教授从哲学本质论探求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的相关性、贯通性及划界。湖南大学刘红玉博士、彭福扬教授从哲学意义上反思目前产业分类标准的合理性,并提出相应的分类建议。清华大学姚站军博士后提出,产业哲学相对于企业哲学、社会哲学,是中观层面的建构,而且对应哲学的二级学科,可以进一步做产业哲学的二级学科探求。

对于“产业哲学的应用创新透视”问题,以湖南省委党校袁望冬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展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哲学问题的研究,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哲学研究。从产业自身的逻辑演变探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并从市场需求、科技创新、社会调控等的共同作用探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机制。从产业资源与技术、产业联盟、产业精神三个维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现象做出深入剖析。学者们还与产业界人士从具体的产业领域探析产业哲学问题,或者从地域战略、时代战略认为文化产业与产业哲学息息相关,或者认为餐饮产业宜以产业哲学为指导,山寨产业也需要产业哲学的重新审视与辩证看待。也有学者提出哲学视野中看到的科幻产业与科技产业的异同,另有学者探求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的哲学启示与制约因素。还有学者各自从建筑产业、光热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预见、科技园区开放式发展路径、构建仿生产业创新系统等产业视角,进行了哲学思考与研究。在“产业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上,重庆大学徐小钦教授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将有助于提升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与区域综合竞争能力。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李平副教授等认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要因地制宜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高水平的城市科技基础条件,大力发展研发产业,积极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通过制度创新来建设创新型政府。清华大学姚站军博士后认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带动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通过产业创新,最终实现城市综合创新,提升城市综合影响力。抓住存在于高新科技产业、高端服务业、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领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创新,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其国家化高度、国际化广度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还有学者认为,城市是产业创新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经济必然在信息、人才、知识、创业投资等要素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在“科技与产业、科技史与产业史研究”问题上,以清华大学戴吾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哲学研究讲求史、论结合,产业哲学研究也可以将产业论研究与产业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本身的普及就是一种产业。还有学者对技术史的分期进行评价与思考,从技术史发展到产业史的研究,反映了人类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社会经济效应以及技术回归生命的要求等。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为产业哲学———产业论与产业创新研究更上新台阶开启了新的思路。研讨会宣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产业论与产业创新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主任、人文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曾国屏教授担任该委员会主任、常委。蔡德麟教授、王德胜教授、张碧辉教授、吕乃基教授、顾立基教授担任委员会顾问。陈家琪教授、徐小钦教授、彭福扬教授、袁望冬教授、郑文范教授担任副主任、常委,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杨君游副教授任秘书长、常委。理事会由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及政府的24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