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报道新闻眼探索
时间:2022-05-22 08:30:00
导语:经济报道新闻眼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们常说,“眼”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世间万事都有“眼”,有了“眼”事物才有灵气。而经济报道也要有“眼”,那就是“新闻眼”。有了“新闻眼”经济报道才能使受众接受。所谓“新闻眼”指的是一则新闻的主题、红线、灵魂,它可以是简单的一个词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事例、一个观点。它是整个报道思路和整篇新闻文脉交织的枢纽,是新闻作品中的精气神和最为光彩照人的闪光点。有了“新闻眼”,经济报道才会鲜活起来。由于经济报道的专业性较强,目前许多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的经济报道往往存在报道程式化、工作味浓、堆积材料、罗列数据、枯燥乏味、宣传味浓、缺乏高度深度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经济报道缺少“新闻眼”。那么,如何在经济报道的采写中寻找到“新闻眼”?我们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下面就以本人和与别人合作的近年来获奖作品为例作一些分析,与大家共勉。
一、在深入采访中寻找“新闻眼”
“新闻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记者遵循“三贴近”原则,在深入基层的采访中形成的,是记者从大量繁杂的新闻素材中提炼出来的。这要求记者必须认真转变采访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现场进行扎实细致的采访活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近年来,绍兴与全国一样进行了循环经济的尝试,并随着节能技术的推广,一大批已有的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引进了一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记者深入到这些企业进行了采访,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如循环经济中的“新美达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用作美佳热电厂脱硫用的碱性水”;绍兴县在印染企业中推广的污水预处理、中水回用、淡碱回收、余热收集、定型机废气净化等清洁生产;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绍兴节能、环保产业,因全球性的节能环保经济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资源贫乏,但资金丰富的绍兴,产业资本纷纷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集聚。这些素材有的已经作了报道,但我们总感觉,这些零星的报道缺少力度。同时,还有不少素材没有使用过,存放在记者的资料库中。在2009年12月,当时世界气候大会将在歌本哈根举行,减少碳排放将成为当时世界气候大会的主要议题。这时,我们发现,无论是污染企业的整治,节能环保产业的复兴,还是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这一切都源于低碳经济。绍兴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意识到需要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了,像急行军一样在朝着低碳经济方向快速转变。“低碳急行军”成为这些素材的“新闻眼”,有了“新闻眼”,再把这些大量的采访素材分成“三高老企业,减排展新颜”、“节能环保业,乘势扩商机”、“新能源,吹向产业调整集结号”三方面内容来撰写。报道得到了听众的好评,并获得了200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重大主题一等奖。事实证明,在经济报道中许多原本毫不相干的素材,如果单独报道,成为一块块豆腐干的报道,影响不大,可听性也差。但经过提炼后,寻找到了“新闻眼”,这些零星的素材变成了一个个连在一起的小故事。像是散落一地的珍珠变成了串在一起的珍珠项链。
二、在小角度中寻找“新闻眼”
一说起经济报道,记者们往往怕题材大而不愿涉及。确实经济报道以大题材为主,要在大题材中找到“新闻眼”,必须将记者的视角“下移”,从细小的生活和变化中寻找到“新闻眼”,激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复杂的经济生产中细微的“沙粒”往往能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深刻提示变化中的时代意义。2010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排放,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经济行为。可是,不少企业主和经济学家将这种经济调整方式与2009年我国政府在歌本哈根向世界减排承诺联系在一起,认为这种减排的承诺不值。一时间,指责声四起。而绍兴产业结构中印染、化工又占了很大比例,成为浙江省关停企业最多的地区,怨言也最多。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的减排承诺进行评述,就事件本身是中央媒体才能驾驭的题材,非我们地方媒体所为。要写好这篇经济报道,选择角度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从生活中的小事件中寻找“新闻眼”,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宣传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去新昌采访时,记者发现新昌县空气质量好多了。而过去进入高速公路新昌段,一股刺鼻的臭气扑鼻而来,这股臭气就是新昌众多制药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这一变化引起了记者的关注,经过深入采访,这一现象正是减排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大的事例在手,记者又深入到企业、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居民家中,进行了采访。通过比较、筛选,最后分别从新昌县、富润印染厂、绍兴清水工程等减排故事入手,并采纳了专家对减排的述评和居民对此的感受,经过反复修改,终于成稿。此稿获得了201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评论二等奖财经大题材,新闻小角度,特别是对于地方媒体而言,更应该如此。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记者的职业敏感性问题。记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长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才能寻找到“新闻眼”,写出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好新闻。
三、在深度分析中寻找“新闻眼”
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曾经指出,我们的经济报道有的过于琐细、有的“往往停留在对某种经济现象静止的表述上”、有的“不能从经济战略高度去思考问题,不能敏锐地发现和评述经济生产中的一些意义深远的变化”。要消除南振中指出的问题,要求我们在深度分析中去寻找“新闻眼”。经济报道的深度不同于言论或理论的深度,而是以鲜活的事实和对经济现象的深入剖析,通过事实来提示经济现象的本质,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中找到“新闻眼”。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以外贸经营和传统产业为主的绍兴企业首当其冲,一大批企业纷纷倒闭。在新加坡挂牌上市的“中国印染”(江龙印染)也宣告倒闭。连续几家纺织企业的倒闭,这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进行了大容量的报道,但这些报道都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我们分析,连续几家在绍兴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倒闭背后能带给我们哪些警示呢?已经到了十月下旬,市政府召开工业企业解困座谈会。与平时一样,记者带着问题来到了会场。这时,绍兴县一位副县长的一段话,使记者茅塞顿开。当时,他讲到“过去我们说,企业发财,我们收税。企业关门,我们不管。可是现在,企业倒闭,我们不得不管,不能不管。”企业倒闭,政府“不得不管”的原因在于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一家企业倒闭将影响到同一担保链中的企业,这样一家企业的倒闭将影响到一大批企业,也将影响到整个地方经济。记者由此想到,这么多年来,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但我们政府对民营企业注重服务多,而监管少。由于监管的缺失,民营企业的贷款如何,还债能力如何,生产效益如何,所有这些仅凭企业的一张报表。当企业实在支撑不下去时,已经是不可挽回。而民营企业缺少监管的现象,不仅是绍兴如此,全国也一样,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成为《“中国印染”倒闭的警示》的“新闻眼”,不但增强了可听性,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经济报道要在深度分析中寻找“新闻眼”,使之成为经济报道的亮点,要做到这一点,记者不仅要了解,而且要熟悉掌握所报道领域和行业的情况,成为内行,努力做“专家型”记者。
- 上一篇:业务技能建设活动通知
- 下一篇:区计生部绩效考查方案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