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带动农业及畜牧业发展
时间:2022-01-18 03:35:00
导语:工业带动农业及畜牧业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两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如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人们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尤其是对畜牧业支持的认识普遍存在着忽略的倾向。粮食安全和农牧民增收是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最重要的目标,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遗憾的是,按照粮食安全的狭议理解,工业反哺农业,主要是对粮食生产进行支持,对粮食流通进行补贴,去年也开始摸索在粮食主产区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而畜产品生产者的支持和补贴还没有被政府广泛关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首先需要理论上创新,让全社会逐步认识到工业反哺农业不但不能撂下畜牧业,而且还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一些地方优先支持畜牧业的发展。只有畜牧业发展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食品安全才能具有较高的保障水平。
工业反哺农业利在畜牧
如果不改变“畜牧业发展似乎不需要社会支持,尤其是国家财政的支持”的片面认识,一方面,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工业反哺农业的成效也要大打折扣,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并没有真正地用到刀刃上。要让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潜力发挥出来,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牧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和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逐步缩小,发挥畜牧业在食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保障作用,畜牧业还需要大力发展,尤其是改变粗放增长方式,把畜牧业发展建立在以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上。畜牧业发展,需要大量投入。畜牧业投入和农业其它部门的股入一样,投入主体包括农牧民、相关联企业和政府待。从投资收益和投资能力来看,也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农牧民和相关联企业,一方面不可能从投资中直接获益,按市场配置资源要求,存在着投资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可能具有相应的投资能力,来承担本应由全社会解决的难题。因此,国家大力支持畜牧业的发展,才为“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找到最有效的突破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国祥博士
长期以来,为了改变我国工业化落后状况,农业为工业和非农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本积累。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后,国家财力明显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逐渐成熟。据此,党中央和国务院近两年多次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
如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人们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尤其是对畜牧业支持的认识普遍存在着忽略的倾向。粮食安全和农牧民增收是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最重要的目标,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遗憾的是,按照粮食安全的狭义理解,工业反哺农业,主要是对粮食生产进行支持,对粮食流通进行补贴,今年粮农的补贴力度明显进一步加大,这对于扭转粮食比较效益下滑和连续多年减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粮食产业的补贴固然重要,但在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畜产品生产者的支持和补贴也需要政府广泛关注。实际上,畜牧业在现代农业中承上启下、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决定着工业反哺农业的着力点之一,应放在发展现代畜牧业大产业上。随着工业反哺农业有序推进,全社会支持畜牧业发展也显得日益重要。国家从2005年起,实施奶牛良种繁育项目补贴,这是一个良好开端,但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国家对狭义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相比,国家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还相当薄弱。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首先需要理论上创新,让全社会逐步认识到工业反哺农业不但不能撂下畜牧业,而且还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一些地方优先支持畜牧业的发展。只有畜牧业发展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食品安全才能具有较高的保障水平。
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实现现代化,必须推进工业化。建国后我国开始了工业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竞争力比较强的工业化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中心。高科技产品突飞猛进,出口已经连续多年保持2位数增长。我国工业化能有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就,农业部门的支持功不可没。
工业化的起步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资金。为了能够保障工业化的推进,国家曾对农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农产品尽管短缺,但价格水平一直比较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呈现出扩大趋势,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工业生产率明显提高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有估计,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积累规模按照改革开放时价格计算达到几千亿元。较低的农产品价格,不但为工业提供了廉价的原料,而且也确保工业化劳动力的低成本。工业产品的高价格销售,低廉的生产成本,丰厚的利润空间,工业化的资本积累才得以实现。
经过多年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化不但具备了自我积累的能力,而且还应承担起反哺农业的重任。什么是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反哺农业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工业部门直接支持农业部门,而应该是全社会,尤其是国家财政和各级地方政府支持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正如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业反哺农业,需要有政府的强有力干预,为工农产品公平交换提供制度保障,为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投入,为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农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畜产品市场基本放开,农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是农畜产品生产者和工业原料需求者或者食品加工者之间的市场主体地位仍然不能平等。农畜产品生产者多数是规模小分散经营的农户,而农畜产品的上游和下游组织一般都是企业,甚至是垄断性企业,农牧户和相关联企业对农畜产品的交易规模、交易条件等的决定权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我国在农牧户合作组织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农牧户的市场地位处于相对弱势。各地时常反映,当市场中牛奶供给相对充裕时,鲜奶收购加工企业往往以奶农生产的牛奶达不到质量标准而拒收,或者压级压价,由奶农承担经济损失。农畜产品交易不平等的沿续,意味着农业支持工业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且以不同的方式沿袭着,意味着农牧业生产者的权益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就要求通过深化农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育农畜产品市场,实现农畜产品的平等交易。为此,各地应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解决农牧户与龙头企业交易中的矛盾与冲突,切实保护农牧民的权益。
要实现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发展,迫切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这也是整合资源的需要。
世界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普遍出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倾向。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就会有意识地开始工业反哺农业;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工业反哺农业就会比较明显。目前,我国农林牧渔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约只有15%,而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工业反哺农业基本具备了条件。国家如果不能够及时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对农业进行强有力支持,不但会损害农业自身的发展,也势必会影响到国民经济长期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农牧业的发展,通常能够保障农畜产品的供求平衡。但是,我国农牧业的生产能力还相当不稳定,农畜产品产量年际间波动明显。尽管畜产品产量比大宗农产品相对稳定,但是,受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畜禽疫病等不利因素影响,畜产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保障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必须清醒看到,目前我国畜产品人均消费水平并不算高,农牧民人均消费的畜产品数量更少。尽管我国很多城镇多数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但这是在购买力并不高的情况下实现的均衡。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畜产品需求会越来越多,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保证我国每个公民衣食无忧,吃得好,吃得安全,包括畜牧业在内的整个农业还需要大力发展。
农牧业发展要上新台阶,需要以资金投入为前提。但是,长期受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影响,农牧户的资金投入能力相当薄弱,农村中具有大规模投资能力而发展专业养殖的农牧户很少。目前,尽管畜牧业为农牧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每年提供的人均纯收入也只有200多元,绝大多数农牧户的投资能力非常有限。从长期来看,农牧户如果养殖规模不能扩大,收入不能增加,农牧民消费就难以提高,就难以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产品在农村市场就难以扩大。近年来我国经济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增长,但主要为国家投资拉动。农民消费水平偏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无论从农牧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还是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消费拉动角度来看,都迫切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只有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才能有效地改变农牧业的弱势地位,才能持续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才能克服农林牧渔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瓶颈约束,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保障全民的食品安全,为非农产业提供更加充裕的原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社会支持畜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长期以来,受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国家财力限制,我国农业的支持水平相对较低。世界多数国家财政支持农业的预算支出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超过20%,而我国这一比重最高也没有达到10%,多数年份在7%左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属于最快的,但是国家支持农业的力度与世界一些国家的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新一届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始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是历年来支持力度最大的。尽管如此,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并且明显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无法适应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受传统习惯影响,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大部分用于农业部门的事业费开支、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救灾救济。真正用于农业发展的支持则相对较少,甚至在我国农业支持口径中把城市的水利设施建设也算作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因此,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往往存在着名不副实的倾向。国家真正用于支持农业的实际支出比账面上的数字还要小。
全社会支持畜牧业发展在工业反哺农业中往往被忽略我国的农业支持不但水平低,而且很多农产品,尤其是畜牧业发展得到的国家支持更少。去年国家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农机具补贴,让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与种植业相比,我国畜牧业所能够得到的国家支持十分有限。根据现有资料,目前只有奶牛良种繁育才能得到少量的补贴,全国每年所得到的补贴只有几千万元,而且主要局限在少数地方,在整个农业支持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上一篇:书记在移民搬迁会讲话
- 下一篇:教育督导评估汇报会领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