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报道的价值性探究论文

时间:2022-12-14 02:11:00

导语:时政新闻报道的价值性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时政新闻报道的价值性探究论文

【摘要】时政新闻是传媒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新闻类型,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是传媒一项重要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纵观我国各级新闻媒体,它们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没有很好地发挥时政新闻的宣传优势,宣传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受众的心理没有准确地把握,从而在时政新闻报道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关键词】时政新闻报道心理

受众心理,是一种受众追求自己的各种心理满足的需求。这些心理需求既包括求新心理、求知心理、求真心理,也包括对美的追求而产生的审美心理需求;还包括受众为满足社会交往的各种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接近心理需要;另外,受众还希望在逆反心理、得益心理等方面得到满足。准确把握受众心理是媒体做好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知道了受众所想、所需,媒体才能有的放矢,制作出符合受众口味的新闻产品来,从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然而,在现实新闻工作中,受众心理还没有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不能把受众心理和新闻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从受众心理的角度研究分析受众的需要,从而在工作中处于一种盲目和一厢情愿的尴尬境地。我国媒体因为受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认识不足,思想不够解放,多年一贯制,处于应付状态,主动出击少,致使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僵化、内容狭窄空洞、套话连篇。读者不仅不爱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反感和排斥心理,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党和政府宣传任务的完成,还会降低党和政府的权威以及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时政新闻难写,更难出“彩”,这是众多时政记者的切身体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时政新闻条条框框过多,各政府机关和部门的规矩也多,他们保守的做事风格,常常令好新闻只能存在记者的电脑里,无法在报上正常刊出;

其二,对于一些新闻的报道,有关部门常常以干巴巴的通稿限其口径,已到现场采访的记者空怀生动之心而无能为力;

其三,受个人功力及一时思维所限,时政新闻常失去好的新闻点未提炼出来,第二天几家媒体一比而相形见绌;

其四,新闻点提炼巧妙,新闻把握也十分准确,只是由于写作方式及能力所限,未能体现出现场感和生动感,致使一篇本可能有血有肉的时政新闻缺精少神。由于以上原因,从而导致时政新闻报道存在以下缺陷:

报道内容单一。主要局限于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别的内容极少涉及。在有的受众眼里,报纸的要闻版就是会议和领导活动版,电视的新闻节目就是领导的“自留地”。

报道形式呆板。时政新闻稿件就像批量生产一样,新闻导语、新闻主体、新闻背景位置固定,几乎没有改变。

新闻价值不高。有些时政新闻报道可以说只是领导同志的日常工作,根本没有必要报道,有些会议也只需各级传达一下就行了,也没有必要见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在领导长篇讲话之中。

可读性不强。信息含量极低,读者几乎很难在时政新闻报道中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加上整篇充斥着领导的大话、空话、套话,让人看而生厌。

所以时政新闻报道上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众求异心理要求时政新闻报道不能千篇一律

在评论报上的文章时曾经说过,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而对时政新闻来说,则可以在报道手法上使其适当软化。

选取独特的角度,以小见大。时政新闻是大事,但从小角度切入,则可给人以亲切感。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报道时政新闻,除了发消息、通讯外,还可以用"花絮"、图片等,让报道可亲可感。

二、受众求新心理要求时政新闻报道要突出新闻价值

时政消息最忌讳就是形式上的程式化、内容上的概念化,而克服形式上程式化、内容上概念化的关键在于发掘新闻价值。如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2月9日新华社发了一份通稿。通稿的标题是:“今年财政支农资金1500亿元”。由此,一号文件的“含金量”赫然而出。

三、受众求知心理要求时政新闻报道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

在某种程度上说,深度越深,信息量就越大。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化,是我国新闻报道与时俱进、满足受众需求的产物,也是媒体对时政新闻优势的深入认识与挖掘。公务员之家

四、受众求实心理要求时政新闻报道能够更加务实

时政新闻与社会新闻、突发新闻相比,缺少故事情节和耸人听闻的因素,尤其是在我国,时政新闻往往与“讲道理”或表达某种政治观点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做到有吸引力,需要传播媒介与传播者在遵守宣传纪律的同时发挥创造性,体现出特点与个性。在这方面,时政新闻的改革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求真求实。受众购买媒介产品实质上是购买媒介提供的信息,任何不能为受众提供需要的信息的媒介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要想法设法提高媒介信息的含金量,做到“新闻一条是一条”,拧干时政新闻里的水分,不搞花架子,不哗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