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目可视性增强论文
时间:2022-06-22 08:41:00
导语:科技节目可视性增强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电视作为具有综合传播优势的媒介成为公众的首选,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电视科技类节目比重小,新闻报道缺少新形式,少有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如何增强科技节目的可视性。实现有效传播,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电视;科技节目;立意;体现
自从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来,“公民科学素养”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便走人了人们的视野。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的科学精神仍需培育,科学素养也要进一步提高。据调查,中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只有1.4%,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第三届世界科技记者大会通过的《巴西宣言》认为,要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科技新闻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有关调查显示,相对于发达国家,大众传媒是中国公众获得科普信息的主要渠道:83%的人透过电视获得科普信息,52%通过报刊获得。20%通过人际交谈获得,11%通过广播获得,5%通过图书获得,2%通过网络获得。另一项调查也发现,86.2%的中国公众相信从电视上获得的科技信息;其次是报纸。达到67.3%。
科技新闻源主要来自3个方面:“事”型新闻源、“人”型新闻源和“物”型新闻源。常见的电视科技节目有3种,即科技消息、科技专题报道和科技知识专栏。
科技消息是以最新发生的科技事件为报道对象,如成果新闻会、技术鉴定会、成果展示会。消息类的题材占电视科技新闻比重最大,也最常见。例如2007年10月,由我国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清华大学教授马倩如,湖南省环境保护局蒋益民教授等11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光明教授等开展的“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系列科学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使大家了解了他们设计出的这一套新型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了我国涂料的清洁生产水平和相关成分产品的技术含量,解决了国内外涂料工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众多技术难题,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和毒性,为传统涂料工业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效途径。科技专题报道是以某些新近涌现的科技人物或科技成果为主要内容,较全面地表现报道对象的发展、意义。如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栏目、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科技环线”栏目等都属于科技专题报道。科技知识专栏是一种科普性栏目,其主要内容是某种科学知识、原理、成果等,形象地向受众讲述其原理,像央视的“科技博览”、“动物世界”等。总的来看,采用传统的科技节目形式开展科技新闻报道,显得有些单调和枯燥。所以要满足广大观众对电视科技节目的要求。在形式和方法上需要有新的突破。如对于适合现场直播的重大科技事件,应该尽量现场报道,因为现场报道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的播报形式。对于动态的、存在着无法预料的因素或结果的科技事件,采取电视现场直播,不但直接、明了,而且充满悬念。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成功直播了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重大科技事件,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7年10月,对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太空之旅进行了新颖的报道。发射当天新闻频道推出了大型直播节目《银河系之夜》,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道科学视觉盛宴。节目一改过去科技新闻报道的“冷面孔”,采取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大型实景访谈演播室加快速多点动态跟进加多部门联动”。首先是在1000m2演播室里搭建了实景,营造出模拟月球和太空的环境,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在直播中,改变座谈方式,主持人与嘉宾“站起来、走起来、演起来”,增强了演播室谈话的吸引力。节目还首次实现了带观众的新闻直播,提出“爱好者”对话“大专家”的概念,实现现场观众与主持人、专家的互动,使抽象的科技知识变为生动的故事展演。另外,在直播节目中还穿插了40多个独家背景短片,采访了多位权威专家。密集地介绍了相关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奔向月球并不是单纯的科学探测活动,还散发着浓郁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毕竟,望着这个泛着金黄色泽的星球,嫦娥、吴刚、玉兔、月宫,这些醉人的字眼,已经让中国人遥想千年。因此,在直播过程中,新闻频道运用了一些浪漫的手法,通过直观的方式,贴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比起一般单纯生硬的科技新闻报道更具亲和力。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除了央视新闻频道在“嫦娥一号”发射当天精心准备的“科学大餐”外,其他各媒体也在探索新形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探月工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持续性的报道。在这些科技报道中,存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报道,传递给受众的科技信息都不是唯一的,它们运用的背景材料和解释性报道方法,往往包含着更广泛的科普知识,成为了受众不知不觉接受科技洗礼的平台。
对不同的科技新闻事件的电视传播,应根据新闻素材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报道体裁与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除了消息、专题、记录片等常用类型外,还可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追踪科技实践的发展过程。采用系列报道对同一科技事件进行纵深报道。在2009年5月份有20多家媒体集中推出袁隆平报道,其中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面对面”等名牌栏目,根据栏目特点,因目标受众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有的侧重袁隆平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有的侧重他杰出的科技才华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典型人物身上体现的大胆创新、矢志追求、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顾全大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还有热爱生活,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金钱观、农民观等等,就像一座典型的富矿,得到了全面深入的立体发掘。应该说这是一组成功的系列报道,比起26年前对袁院士的那次集中报道,无疑是有了巨大的改进。除此以外,还可采用竞赛、游戏等观众欢迎的参与互动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实际上,科技新闻除了知识性、实用性、神秘性、未知性等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娱悦性。因此,可以充分考虑科技题材本身的特点来创新报道形式。
目前在银屏上比较活跃和突出的手法就是通过故事化来改变科技新闻专业性太强、缺乏故事性、离读者太远、提炼度不够、社会化不够、通俗化太差的现状,使科技报道主题化、主题表达角度化、角度延伸社会化、社会问题典型化、典型描述故事化、故事演绎场景化、场景勾勒通俗化。在叙事的同时,也催生了电视的“悬疑语态”。把“悬念设置”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的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这个栏目,常常利用我们身边的故事作为引子,通过层层设置悬念的方法,成功“吊”起观众的胃口,收视率得到了很快的提升。中国电视的“悬疑语态”为什么会最早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科学教育频道?其中有一个极为自然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回想小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所以有一套著名的答疑解惑的书《十万个为什么》。人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理,使科学教育频道用设置疑问的方法传授科学知识顺理成章,但这只是悬疑语态形成的一个先决条件,并不是其全部的成因。《走近科学》的成功实践和探索,加快甚至主导了悬疑语态形成的进程,据该栏目负责人介绍,人从小就爱听故事,这是人的本能,所以“故事是宗教,没有故事元素的介入。节目很难成功”。正是借助了故事作为科教的载体,并且在叙事中大量设置悬念,《走近科学》很快改变了人们对科教节目“板着面孔说话”的刻板印象,栏目收视率有了保证。由于电视对收视率的争夺日趋白热化,而且很多电视台都采用“以收视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有的还实行按照收视率排行的末位淘汰,在这样的背景下“悬疑语态”的迅速形成便不足为奇。但是现在对于这种“悬疑语态”的滥用也引起了电视人和传播学者的广泛关注,曾经就有人批判《走近科学》的三宗罪:一宗罪:《走近科学》已经拍成恐怖惊竦大片,一个人看《走近科学》要出冷汗做噩梦。二宗罪:《走近科学》过度关注残疾人和怪病,走近科学办成了走进怪病,缺少人文关怀,看完节目吃不下饭。三宗罪:《走近科学》对大的科技题材漠视,怪诞手法、一味猎奇,片面追求收视率,明显是儿童不宜。很明显,曾经为电视科技节目的收视率立下汗马功劳的这种猎奇的手法已经招来质疑,所以回归节目本真,提高节目的科学含量,同时不忘加入人文色彩,才是生存之道。
- 上一篇:轻钢结构构建环保住宅论文
- 下一篇:转变作风创业创新争先创优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