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的责任分析论文
时间:2022-01-19 08:27:00
导语:新闻媒体的责任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三鹿奶粉、柑橘、茅台事件透视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05年市场对奶的需量的急剧增大,导致奶源供给的矛盾激化,而2006年奶牛饲料价格高涨,又使得这一矛盾更加复杂。据当年官方的数字,40%奶牛亏损,30%奶牛持平,30%奶牛微利。奶站鲜奶里兑水,加碱,小事一桩。国家对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早有规定,但对蛋白质是动物源蛋白还是植物源蛋白?界定模糊。于是专业化的调奶师应运而生,没有牛也能造奶。奶站、奶农、乳企层层添加一些植物蛋白,愈演愈烈。再加上政府、乳企对奶源的监控不力,2008,三聚氰胺植物蛋白奶终于出问题了。据查,全国22家企业69批次婴幼儿奶粉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三鹿奶粉事件曝光披露后,国家质检总局9月17日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三鹿奶粉事件的危害性已远远超出了对婴儿健康的威胁,损害了29万多名宝宝的健康,击垮了一个经过50年打拼树立起来的品牌。他导致到人们对中国乳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安全性的担忧,甚至会引起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蒙牛“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愿景成了时下的一种尴尬。
2008年9月22日,四川旺苍县尚武镇村民在柑橘园内发现柑橘大实蝇。10月4日媒体报道,四川旺苍柑橘园暴发大实蝇病虫害。10月6日,广元市政府应急办向四川省政府递交旺苍县发现柑橘大实蝇疫情的应急快报。10月20日,一条短信通过手机和网络传播“告诉你的家人和同事朋友,暂时别吃橘子,橘子里有蛆虫。”10月28日,农业部强调,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事件已引发部分消费者恐慌。造成湖北、重庆、江西、北京等部分主产区和主销区柑橘销售受阻。湖北橘农损失将达15亿元。
在这次蛆柑事件中,我们的新闻媒体,缺少一种谨慎科学精神,夸大不实并有推波逐澜、一边倒之势。请看,“陕西咸阳发现蛆虫柑橘”(2008年10月28日西安新闻网一西安晚报),“北京柑橘批发价受生蛆谣言影响跌落一半”(2008年10月28日新京报),“北京市民在干瘪橘瓣内吃出两条活虫”(2008年10月28日02:26新京报)。新闻媒体,好像不站在政府、果农的对立面就不是新闻。有的媒体语言还十分情绪化,2008年10月28日扬子晚报一篇题为《居高临下的专家理论救不了无辜的橘子》写到:“柑橘蛆虫,光是这个词就比较恶心人了,但就是有专家不肯承认这个事实。”“在这个商品审美化的时代,卖相不好的都难以成交,何况是蛆虫。”
等到事态扩大,市场恐慌情绪严重,果农损失严重,救市已为时已完。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因“蛆柑事件”报导所产生负面影响,全国柑橘损失达147亿。很多果农欲哭无泪,毁树倒果,十分凄惨。我们不要忘记,2007年3月有媒体报道了广州“毒香蕉”事件时,使用了毫无科学理据的“蕉癌”、“灭绝”、“致命”、“香蕉世界的sARs”等词语。结果给民众带来极度恐慌,南方各地的香蕉纷纷滞销。仅海南蕉农每天损失1700多万元。象这种缺乏政治意识和科学理性的新闻报道,我们还不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吗?
“牛奶有问题,柑橘有问题,中国食品安全都有问题”。按照这种以偏概全的逻辑思路,于是有的媒体把视角伸到中国白酒企业两大龙头——贵州茅台与张裕葡萄酒。
8月23日,有网站称,“据传闻,继蒙牛、伊利、光明液态奶被查出含三聚氰胺后,日前国家质监总局又抽查酒类产品,在贵州茅台、山东张裕,中粮长城和青岛啤酒中发现了致癌物质亚硝酸钠。”8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播报说:茅台酒等三种酒类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当日,青岛啤酒(600600)、张裕A均以跌停报收,贵州茅台收盘跌幅达9.43%;同时,酿酒板块全线下跌,大部分白酒类公司均跌停。针对产品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钠的传闻,贵州茅台(600519)、张裕(000869、200869)同时澄清公告,称传闻不实,公司产品完全不存在含有亚硝酸钠的情况。贵州茅台公告称,个别媒体在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仅根据传闻发表不实报道,严重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损害公司声誉,并且给公司及投资者造成了经济损失,请相关媒体不要再或者转载该等不实报道。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国家质检总局24日发表声明表示,质检总局日前并没有对贵州茅台、山东张裕、中粮长城和青岛啤酒进行抽查。
贵州茅台、山东张裕、中粮长城、青岛啤酒都是中国白酒领域民族品牌与代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民族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些人想搞垮中国的民族企业,设计许多陷阱让那些“无知+自信+勇敢”的媒体往下跳,陷入他人或则自己人为布局的“自毁长城”的陷阱。
二、新闻媒体坚守的责任与理性
透视2008年几件重大的媒体的报道,我们似乎可以做如下思考:
1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某些新闻单位只重视经济效益,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社会效益,忽视甚至忘记了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社会责任,一味强调所谓的轰动效应,经济效应,突出煽情新闻和新闻的煽情视角,假新闻、有偿新闻时有不断。西方新闻界在上世纪20年代早就提出了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应“接受一种社会责任,即要对社会负责”。
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讲政治,“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2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落实“三贴近”
新闻宣传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贴近”,不是一味强调新闻客体的单边一级,不是强调公众与政府、消费者与企业,个人与群体间的对立,新闻既有批评与监督,又有评价与建议,矛盾与对抗不是目的,和谐相处、健康发展才是根本。
3企业生存和发展,不要忘记利益相关者的长远利益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开放几近透明和聚焦的时代,企业的任何一点闪失,都会使自己陡然跌进深渊。从中国古人的“推己及人”,到亚当·斯密的“理性自利”,都是首先考虑对方的利益出发,才可能得到对方的相应回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很多,有消费者利益、投资者利益、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利益、政府的公信力等。市场规律最终会用看不见的手,把违法缺德的企业清出市场,还要再踏上一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我们也要看到,企业如同一个人,即使一个体质再好的人,时间长了总会不可避免的感到不适、患病甚至手术、住院,个别人九死一生也不足为奇。前行的道路总是曲折和坎坷的。企业有着自己复杂的生命规律和生命平衡系统。我们对待企业,简单的肯度和否定都是有害的。
4新闻媒体应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利
我们要看到,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新闻媒体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公共权力。谁来监督媒体和记者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媒体越权、记者违规违法,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媒体的舆论监督有可能变成某些记者和编辑手中的一种特殊的“权力”,用以要挟他人和侵犯他人权利。没有适当的制约,媒体的话语权会变成一种新的霸权。
5新闻报道要有一种科学的理性精神,警惕掉进他人或自己所布局的“陷阱”
所谓科学精神,便是经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理性所体现出来的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致力创新、独立思考、尊重证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新闻媒体所应自觉的精神,它既是推进人类发展进步的最重要和最高贵的一种精神品质,也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本质所在,它赋予新闻工作者一种不畏强暴不畏权威,不懈地追求真理,求真求实的精神秉性。
新闻媒体的科学精神,要避免“眼见为实”的误区,弄不好我们在重大题材的报导上,就容易陷入两个陷阱——“骗术的陷阱”和“无知的陷阱”。曾几何时,伪气功“耳朵听字”、“窥破人心”、“思维传感”、“抖药片”、“钞票燃烧还原”、“意念拨表”、“意念弯钢勺”等骗术风靡中国,我们的一些媒体也陷入“骗术的陷阱”。严肃的科学家的科学逻辑推理和实验,使得上个世纪90年代的号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伟大成功”“水变油”“浅水船”,脱下皇帝身上绚丽的“破衣裳”。
由“无知的陷阱”还会导致“自信陷阱”。“无知等于勇敢”,如果“无知+勇敢”,更是误人误己,害人不浅。“无知+勇敢”的陷阱,从内容上拓展,无疑会陷入别有用心的“政治陷阱”“经济战略陷阱”中去。就2008年的奶粉事件、柑橘事件、茅台张裕亚硝酸盐事件的报道上,仅一个事件,我们还看不出什么,如果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来看,尤其柑橘事件和茅台亚硝酸盐事件联系来看,我们的媒体正有意无意陷入他人布局的“自毁长城”的“政治陷阱”“经济战略”陷阱。三鹿出问题,洋奶粉就来了;茅台、张裕“出问题”了,洋酒就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有限的市场份额,也不排除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不太可能对每一个科学“发明”、“发现”去请科学家做实验。因为这是很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记者又如何去躲开自己挖的和别人设计的“陷阱”,固守我们的科学精神、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呢?
这里,我们有一个最“偷懒”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向科学家请教。向该专业的科学家请教。向该专业的科学家共同体请教。唯有这样,新闻记者们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陷入伪科学的“陷阱”。
科学的理性精神,应当成为新闻记者的一个原则。
摘要透过三鹿奶粉、柑橘、茅台事件的新闻媒体报道,我们应该深思新闻媒体坚守的政治与理性的是什么?本文对此做了基于事实的理性阐释,希望借此引起我们新闻媒体的关注。
关键词新闻媒体责任理性
- 上一篇:灾难报道真实性分析论文
- 下一篇:新闻客观报道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