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缺憾论文
时间:2022-09-13 06:02:00
导语:电视栏目缺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视栏目片头是集科技、文化、艺术于一体的一门专业传播艺术,它的制作水平、艺术水准受制作人本身的素质、修养,客观文化背景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其美感与缺憾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审美时尚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自出现电视这一传播媒体以来,栏目片头便成为电视制作人始终关心的内容。
从制作技术角度来说,栏目片头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原始手工制作、字幕机制作、三维动画制作、三维及非线编合成和三维及胶片制作。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无论是表现形式、观众认同度和信息承载量上都有很大差别,并且,这三种因素也直接影响到栏目片头的艺术水准和生命周期。
最早制作电视栏目片头,需要美工人员在画纸上手工设计出美术字幕、图标图案后,运用专业电视摄像机拍摄下来,再于编辑机上对编,与栏目内容串成一体。当时,由于电视制作者拥有专业的电视设备和技术,所以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专业人员易于接受,但工作效率极低。在形式上,即使手工设计的艺术感较强,却因受制于创作时间及制作人素质修养的不同,而缺乏艺术品位高、表现细腻复杂的佳作,致使片头内容简洁,形式单一。由于当时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机会、条件不多,欣赏要求不高,虽然片头制作水平低下,却无很大压力,大家对于这个新的传播媒体在创始之初,所表现的必然的单调大多能够接受。
当时,栏目片头的信息承载量少,很难体现出该栏目的类型、特征及制作人的修养和品位,观众也无法从片头中感受与电视制作人的交流和沟通,加之由于制作手法耗时耗力,更新缓慢,使观众被动地接受这种单调长达2-3年,甚至更久。中央电视台的主打新闻栏目《新闻联播》的片头,以手绘宋体大字“新闻联播”,配上实拍风景或摄影照片等为背景,由专业镜头实拍下来,或静止拍摄,或简单推、拉,形成了早期的固定模式,被大多数电视台的栏目所采用,延续了数年,电视人和观众均感到习以为常。
应当说,这种现象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一方面电视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带给观众的新奇感受,使栏目的主要内容比片头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栏目数量较少,尚未形成竞争局面,可视性、趣味性、艺术性、栏目个性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尚未成为观众选择的主要动因,所以,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模式过于单调粗糙,但却是当时各种综合因素、条件的必然产物。
电脑业的发展,给电视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字幕机的运用。80年代后期,以电脑图形图象技术结合电视信号处理技术的字幕编辑方法,使制作人员可以从电脑中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字库里挑选适合栏目特征的字型、字体进行字幕设计,还能够从电脑丰富多样的美术图库中采集适当的画面、图案及活动素材,作为画面背景的点缀设计。在电脑中直接完成合成后,采用专业A/D、D/A转换卡将计算机信号转换为电视机信号,再用专业录像机录制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栏目片头制作水平的限制,由早期的手绘技术转向对电脑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上,也曾因为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而导致非线编使用差别较大,片头质量差距较大、工作效率差异较大的现象。
随着字幕机的普及,电脑操作技术也趋向由繁到简,熟练掌握运用的学习过程逐渐缩短,使大多数专业制作人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并能够根据电脑所提供的最大表现空间来编辑变化多样,视觉丰富,形式美观的栏目片头,无论在艺术美感、观众认同度,还是信息承载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字幕机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技术难度系数不大,掌握运用不难,同一栏目片头更新很快,往往播出不久就被更换,使片头存在的生命周期缩短,适应观众口味的能力明显增强。观众凭借设计有致的大量字幕内容,表现细腻的艺术品味以及丰富多样的视听效果感受到栏目的特征,类型和制作人的良苦用心,并对其萌生认同,与观众交流沟通的途径也逐渐增多起来。主导思路不变,画面效果多变的模式持续了近四年的时间。如《新闻联播》的栏目片头,开始采用深蓝渐变色为背景,假三维渐变金字作主标题,红色或黄色小字为副标题,配以地球、卫星做艺术点缀,使片头的政治气氛、庄重的特征及恢弘的效果表现得恰如其分。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一时期的片头制作时发现,新电脑技术的运用,虽然给栏目片头带来了里程碑性的巨大变革,但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依从技术条件的保障,致使制作人主观的艺术个性受到抑制,也就是说,在有限的电脑技术控制领域,制作人因为忙于形式花样的追逐变换,而忽略了人机合一的艺术追求,单一栏目的丰富多彩,毕竟掩盖不了整体模式的同一,常常是一种新的手法在出现之初能够统治几乎所有栏目的表现形式,所不同的只是或先或后的时间差异而已。
90年代初,“巴塞罗纳”奥运会那制作精美、充满悬念的电脑三维动画片头令世界瞩目,它吸引着国内无数电脑科技人和艺术人疯狂地追逐、探索,并很快将三维动画技术引进中国。199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片头便采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虚实结合,场景宏大,由此揭开了中国三维动画片头制作的序幕,为电视制作人实现心中梦想提供了更为丰富而崭新的技术手段。
三维动画是电脑高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计算机图形图象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理融入绘画、摄影等艺术门类的专业表现技巧,在电脑中营造具有三维空间感的虚拟物体和场景,如三维立体字、立体标志、宇宙天体、大型体育场、城市建筑、家居摆设、舞台、电器等等,然后设计运动路径,使虚拟物体自由运动,再设置虚拟摄像机位、虚拟灯光等,搭建成虚拟的摄影棚。传统摄影棚实现不了的场景在计算机中成为现实,设置不出或难于设置的灯光、镜头位通过三维动画系统得到完美展现,电视制作人自由驰骋的想象也终于得到了施展的空间。于是,人们开始用三维动画技术来改变电视的现状,提高电视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感染力,制作了大量的电视片头、药品化妆品广告、汽车广告、房地产广告、园林设计、室内装修、军事教学、科幻特技电影等等,一时间三维动画技术以丰富多彩的内容频频出现,成为电视业的新宠。
在计算机中建造立体字幕模型,赋予其逼真而又超乎自然的材质,再设立灯光以突出材质层次、物体层次-根据需求设立太阳光光源、柔光灯光源、追光灯光源、点光源或雾气等,然后设置摄像机-可任意设置其位置、焦距,调整其旋转角度,以实现摄像机的推、拉、摇、移,并给物体、灯光、镜头设计运动轨迹,调整完毕,再进行上色、渲染,最后用专业A/D、D/A转换卡将生成好的系列图象连续输出到录象带上即可播出了。这就是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栏目片头的简要过程。
高科技的手段,超现实的画面和自由转换的空间感,为栏目片头笼罩上一层神秘、绚丽的光彩,它呈现出脱胎换骨的改变,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里程碑。电视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造电视节目、片头,观众怀着艺术欣赏的心情观看,猜测它的由来,敬慕它的玄妙,挑剔它的不足。如著名栏目《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的片头-虚拟浩瀚的宇宙,旋转运动的地球,拔地而起的大厦......漫漫舒展回转的空间,博大恢弘,充分体现了栏目思想性强的主要特征以及凝重庄严的个性品位,代表了中国电视栏目片头的制作水平。
心。而大型电视台花巨资作好的一条片头,基本上也要持续保持1-2年,因此,三维动画片头花费高、风险大的客观原因,最终导致了其更新慢、生命周期长,出现精品难度较大的特点。
字幕机时代的发展结果是非线编系统的诞生。它吸收字幕机及三维动画的优势,精化系统硬件、简化操作界面,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造价和操作难度,而功能却基本是合二为一。为了弥补电脑三维动画的缺陷,部分中小型电视片头采用非线编系统制作,节省成本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片头的更换频度,满足了观众及电视制作人不断丰富的需求。它的表现形式类似三维动画,观众认知习惯自然,信息承载量同样不错,是目前采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制作手段。
大型电视栏目除了采用单纯的三维动画技术外,近几年又出现了电影胶片与三维动画结合生成的作品。虽然三维动画制作、非线编合成为主流,但其情感诉求能力较弱,画面尚显生硬。正在播出的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的形象广告《出水篇》,便是采用了这种形式制作的,画面形象丰富,色彩亮丽自然,亲切感人,观众认同度明显增加,信息承载量也大幅度提高。从人力物力等制作投入角度,这种形式花费较大,不能普及。
从上述电视栏目片头的制作技术发展角度,我们发现,任何一种新的制作技术的出现都为片头的制作质量带来了突破性的飞跃,使各栏目的片头逐步走向追求个性化、特征化的艺术表现道路。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各地无线、有线电视台的层出不穷,电视行业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各种类型的电视栏目的竞争更为强化,观众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那么,要办好栏目,要吸引观众在短短的时间内将遥控器的按钮固定在自己的栏目中,除了必须确保栏目内容的质量以外,栏目片头的艺术性和指向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从雄踞垄断地位的中央电视台,还是各类地方电视台,都已经开始注重个性化的专业总体形象设计,注重本台主打栏目的个性形象展示,力求以差异化的形象战略赢得观众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如,最新推出的中央电视台八套电视剧频道,为自己制作的数套总体形象广告,轮番播出,形象震撼力很强,特征明确,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其他如中央台的《生活》栏目、济南台的《购物乐园》、山东卫视的《快乐假日》、等等,等等,或娱乐,或休闲,或庄重,个性的张扬充分界定了栏目独树一帜的主题,使观众进一步深化了对栏目全方位的综合认识。在此,为完美表达主题的制作技术已经成为服务于主题的必要手段,而不是结果。
自诞生之日起,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就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电视的迅速普及得益于此,电视节目形式的更新换代得益于此,电视作为遗憾的艺术,这样一种界定也与此息息相关。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电视栏目片头的美感与缺憾也必将以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形式不断地得到展现,扬新弃旧,逐步完善,在美感与缺憾的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运动过程中,为广大观众奉献更为优秀的作品.
所以,现代的栏目片头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观众认同度上,信息承载量上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制作技术的超越再一次为形式的超越乃至思想内容的凝练升华提供了最为有效的保障。但是,三维动画系统制作设备的投入也是巨大的,技术难度高,专业人才少,对于中小型电视台来说,大多还是力不从心。而大型电视台花巨资作好的一条片头,基本上也要持续保持1-2年,因此,三维动画片头花费高、风险大的客观原因,最终导致了其更新慢、生命周期长,出现精品难度较大的特点。
字幕机时代的发展结果是非线编系统的诞生。它吸收字幕机及三维动画的优势,精化系统硬件、简化操作界面,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造价和操作难度,而功能却基本是合二为一。为了弥补电脑三维动画的缺陷,部分中小型电视片头采用非线编系统制作,节省成本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片头的更换频度,满足了观众及电视制作人不断丰富的需求。它的表现形式类似三维动画,观众认知习惯自然,信息承载量同样不错,是目前采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制作手段。
大型电视栏目除了采用单纯的三维动画技术外,近几年又出现了电影胶片与三维动画结合生成的作品。虽然三维动画制作、非线编合成为主流,但其情感诉求能力较弱,画面尚显生硬。正在播出的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的形象广告《出水篇》,便是采用了这种形式制作的,画面形象丰富,色彩亮丽自然,亲切感人,观众认同度明显增加,信息承载量也大幅度提高。从人力物力等制作投入角度,这种形式花费较大,不能普及。
从上述电视栏目片头的制作技术发展角度,我们发现,任何一种新的制作技术的出现都为片头的制作质量带来了突破性的飞跃,使各栏目的片头逐步走向追求个性化、特征化的艺术表现道路。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各地无线、有线电视台的层出不穷,电视行业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各种类型的电视栏目的竞争更为强化,观众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那么,要办好栏目,要吸引观众在短短的时间内将遥控器的按钮固定在自己的栏目中,除了必须确保栏目内容的质量以外,栏目片头的艺术性和指向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从雄踞垄断地位的中央电视台,还是各类地方电视台,都已经开始注重个性化的专业总体形象设计,注重本台主打栏目的个性形象展示,力求以差异化的形象战略赢得观众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如,最新推出的中央电视台八套电视剧频道,为自己制作的数套总体形象广告,轮番播出,形象震撼力很强,特征明确,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其他如中央台的《生活》栏目、济南台的《购物乐园》、山东卫视的《快乐假日》、等等,等等,或娱乐,或休闲,或庄重,个性的张扬充分界定了栏目独树一帜的主题,使观众进一步深化了对栏目全方位的综合认识。在此,为完美表达主题的制作技术已经成为服务于主题的必要手段,而不是结果。
自诞生之日起,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就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电视的迅速普及得益于此,电视节目形式的更新换代得益于此,电视作为遗憾的艺术,这样一种界定也与此息息相关。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电视栏目片头的美感与缺憾也必将以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形式不断地得到展现,扬新弃旧,逐步完善,在美感与缺憾的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运动过程中,为广大观众奉献更为优秀的作品.
- 上一篇:主持人包装问题分析论文
- 下一篇:电视直销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