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灵魂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7 04:37:00

导语:经济新闻灵魂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新闻灵魂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报道经济新闻读者

论文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在读者当中的关注度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尽管“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新闻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达到了传播效果。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字“贵族化”,无形中将芸芸众生拒之门外。对此人们有两句颇为不屑的评价:“外行人眼里是内行,内行人眼里是外行”;“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道出了目前我国经济新闻的尴尬处境。因此,怎样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是现在经济新闻比较严峻的任务。

要软化经济新闻,使经济新闻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是很多记者为之努力的方向。这需要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经济知识基础和把专业知识通俗化的技能。我们看到,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由“人”来实施、实现的,因此,显现人在新闻中的价值和视角,可以使生硬的经济新闻更加生活、生动,富有生机。

一、报道题材“平民”化

题材平民化的目的就是要突出经济新闻的群众性。经济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消费,关系着千万家企业商品的生产、经营与流通,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报道在面向各级干部的同时,更要面向普通群众,选取老百姓感受最深、最易理解的角度,来反映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引起老百姓的共鸣。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老百姓的注意,因为整个事件的受害者是消费者,是那些可怜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对受害者的关注和支持是这些报道引起很大反响的原因。另外,老百姓也会注意自己的身边是否存在有类似的劣质奶粉危害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健康,这就是贴近老百姓的题材。先以此吸引住读者,然后才是相应的事件分析和政府措施,让读者对整件事有从头到尾的了解,并解答读者心中的疑问,这样的报道无疑是成功的。

2003年6月1日,是南海伏季休渔开始的第一天,粤港两地的电视台各报道了一条新闻,这两篇“同题作文”令人深思:

香港某电视台:记者来到海边的渔家,渔民对记者说:伏季休渔一休要两个月,收入来源没有了,生活支出不能少,我们生计无着,决定向政府部门贷贴息贷款。

广东某电视台:记者来到渔政部门,有关人员对记者说,伏季休渔是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得违反禁令。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在休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那些非法的偷捕者。

同样一道伏季休渔的题材却做出两篇如此不同的文章,是因为记者取了不同的视角,前者将“休渔”向社会生活延伸,用平民的视角,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报道休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后者就“休渔”报“休渔”,用的是俯角。对民情漠不关心。这样的新闻太硬、太官僚,只要上头满意就行了,下头满不满意,他们就不想关心了。因此,经济新闻要向社会生活延伸,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报道视角人性化

经济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谁在活动?当然是人在活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不写人怎么宣传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力相对应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经济活动都是为了人、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理应成为经济报道中的主角。透过经济活动是物质再生产的过程的表面,经济更为深层的是价值观念的碰撞与实现。一位哲人说过:“从事任何职业,如果没有来自人这方面的热情,都是搞不好的。一个学者如果没有对人生的追求,没有对社会进步的追求,科学上的成就必然会受到限制。”同样,经济报道离不开对人的关怀,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历史环境变迁、社会价值取向等深层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报道思路和写作方式,尤其在深度报道中注意拓宽人文视角。有了这样的视角,报道才能更加深入、全面,才能有灵魂。所以,把经济报道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软化方法。

经济报道写人,会不会冲淡经济味?不会。写人,可以使经济报道变活,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报道海尔,首先追踪张瑞敏。因为他是海尔的领军人物,没有张瑞敏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海尔,张瑞敏就是海尔,海尔就是张瑞敏,分不开。张瑞敏的业绩、思路、管理方法,甚至他的行踪,都可以成为新闻。让张瑞敏在有关海尔的新闻报道中当向导,只能更有利于读者领略海尔的风光,更有利于读者领会海尔的丰富内涵,而不会冲淡海尔的报道价值。假如这样的企业报道也要硬套“不突出宣传个人”的框框,把张瑞敏隐去,海尔的报道就会大大逊色。

除了著名人物、领军人物,普通百姓的生产、消费、日常生活、意见、呼声,都可以成为经济报道的内容。2002年六、七月份,《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推出图文系列报道《就业故事》,连续报道了10位下岗后自谋职业的普通百姓,就是成功的尝试。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普通人的故事和经历,给公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胜过那些只见物不见人、只讲道理不写人的经济报道。

三、报道入笔“肖像”化

经济报道不可能全都以写人为主,但应该尽量从人写起。2002年3月8日《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有一篇分析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稿件,题目是《农民工,农字成为一道坎》(作者张思凯)。报道这样写:

“杨志民和杨志仁兄弟是曹县人,如今同在济南一家纺织企业务工。不同的是,杨志仁几年前取得了济南城市户口,而杨志民至今还是农民工。

“正是这一简单的差别,使得两人收入迥异。去年一年,杨志仁收入12000元,杨志民也能干弟弟的活却干不上,只领到了3000元(厂里还欠他1000元)。

“作为一名农民工,杨志民不拿自己的收入与弟弟攀比:有活干、能拿到钱就很不错了。他向往的是,有一天能像弟弟一样,得到城镇户口。

“想得到城镇户口,是因为现在许多地方用工对农民工还有很多限制,以及因为这项限制而衍生的种种不平等。

“据来自省统计局的资料,2000年底,我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806.9万人,其中农村户口71.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8%……”

一篇工作性的经济报道,就是因为从人写起,便把抽象变为形象,枯燥变为有味。因此,新闻魅力在于其个人化,只有个人化的新闻,才能够在报道的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受众注意力,激起受众的极大兴趣。我们来看一篇写作于1992年的报道,这篇报道的题目是“辽宁大中型企业探索劳动力竞争流动新体制”,全文仅有940字:

开头:“作为本溪钢铁公司保卫科的管理人员,唐明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从铁交椅上撤下来,分配到勤杂部门当浴池厕所的清洁工。

曾在电力机车班当了十几年工长的唐明福,4年前脱离一线岗位进入机关科室工作。能够坐上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舒适椅子,唐明福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因为以往在中国的国营企业,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被调到车间去当工人。”

记者报道的主题是“辽宁大中型企业探索劳动力竞争流动新体制”。但文章一开头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人的命运转折,这种人物命运由高到低的极大落差,使人立刻对唐明福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唐明福犯什么错误了?不然为什么会当了浴池厕所的清洁工?读者不得不看下去。

善于透过各种现象观察研究经济背后的人,才算明白了经济的实质所在;善于通过写人来报道经济,才算悟出了经济报道的“禅机”。通过人的介入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杨自强.增强经济报道的亲和力

2.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

3.程道才,严三九.经济新闻写作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