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主持人新传播新定位

时间:2022-01-02 10:06:37

导语:电视主持人新传播新定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视主持人新传播新定位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和电视主持人正面临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文章分析了传播生态的改变、受众信息消费模式迁移、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不利于主持人发展的内外部原因,探讨了主持人在新媒体发展浪潮中,要认清自身角色的功能定位,进而突破内忧外患,把握传播规律,顺势而为,在主持方式主持个性上加以考量与重塑,迎来更大的作为。

关键词:新媒体;新生态;新主持;媒体融合

当今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QQ、微博、微信、App等各类网络移动客户端不断涌现。这在一个媒体分众、受众群体多样化的世界,人们有更多元化的新闻消费选择,传统媒体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主持人影响力也有所下降,甚至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

一、传播业态的改变,主持人面临的内忧外患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节目主持人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和言语交际行为,通过直接平等的交流方式主导、推动节目进程、体现节目意图,包括驾驭话题、控制节目进程、体现节目意图、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等,这不仅使主持人成为节目的中心人物,也体现其作为节目核心人物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①伴随着个性化节目的诞生,一个个充满个性、独具魅力的电视主持人成为电视明星,走进千家万户。主持人作为栏目的个性化符号,在传播和受众间搭起人际桥梁,完成传播使命。如今,不少电视主持人影响力式微,与当下传播业态的改变息息相关,也与行业自身内部的微环境有关。1.信息改革带来传播模式的改变据相关权威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②这些数据的背后说明传播的载体和渠道正发生历史性改变。手机媒体、社交媒体的崛起更改变了人们消费新闻的方式。2015年,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微博一组数据称,“近1/3视频网站用户几乎不看电视”。传统电视正逐渐被年轻观众“抛弃”已成事实。2.消费主义观念对于电视传媒的影响缘起于20世纪西方的消费主义,作为全球化的文化现象,正不可避免地以其消费价值观念加强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也影响着新闻媒体和人们接受电视产品的消费观念。电视媒体与消费文化的共谋,释放了人们的物质欲望,满足了人们的世俗需求,但也带来了传媒消费主义的倾向……③在消费主义文化带动下,不少节目制作方想方设法迎合观众需求,赚取注意力,增加节目收入。在收视率指挥棒下,节目的存在与否来自于是否被更大多数观众认可,这种迎合大众的通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远离了意识形态,消解价值、意义和理想。娱乐至上,叫座比叫好更实用,电视人文精神和精英文化日渐消失。娱乐化倾向明显,在一些节目资源上占据了核心地位,其他类别节目得不到重视,主持人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3.主持人培养模式不完善导致后劲不足随着网络主持人的兴起,有些非专业主持人正成为受众的新宠。他们以丰富的知识结构、犀利的见解、深刻的表达、率真和自由个性的表达洗刷着观众对主持人的习惯认知。不难发现,这些具有通才和杂学特质的主持人并不能在既有学院科班的主持人培养体系中获得。中国的主持人学科教育往往是被纳入艺术类或新闻传播学范畴,着重强调对普通话语音和语言表达的训练,其审美标准在是否声音动听、形象动人、表达标准规范,而对主持人的通识教育、综合素质包括思维方式、思维个性、话语张力并没有足够的观照和预见。这导致很多播音主持院校毕业的学生即便是国内一流学府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也不一定被看好,电视台制片方普遍认为这些主持人在记者素质、新闻判断把握能力、语言等方面尚有提高的空间。因此,如果既有播音主持教育理论不能得到改进,现有主持模式和主持人自身结构性的素质得不到调整,主持人将落入先天不足、后劲缺乏的困境举步维艰。4.传媒机构组织文化及管理与主持人发展状况不适应有些媒体管理者并不真下的了解主持行业特性和成长规律,认知缺乏,没有建立起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跟不上传媒业发展形势。有些传媒机构对主持人重使用,轻培养,没有必要的充电培训长远计划和主持人职业道路规划。在制作层面,电视节目开播,常常不惜重金挖掘有名气的主持人以此拉动节目收视,弱化了节目内容自身和主持人的成长性。同时,以收视率为指挥棒,一些叫好不叫座的节目因为广告份额的原因纷纷下马,这导致主持人多元化的发展通道狭窄。

二、主持人真的可有可无了吗

在新媒体浪潮冲击下,如今,人们发现一批没有主持人的电视综艺和真人秀节目,竟然也得到观众前所未有的青睐,主持人被置于“去主持人化”“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人们不禁要问:“主持人真的可有可无了吗?”然而,对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媒体,麦克卢汉早有预言:新媒介不仅是机械性的小玩意儿,为我们创造了幻觉世界,它们还是新的语言,具有崭新而独特的表现力量。事实上,网络媒体一批主持人的大放异彩使得主持人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延伸,主持人的作用非但弱化,反而是更加强化了。④1.网络传播彰显了主持人的价值在网络传播语境中,交互性、信息的双向流动性和受众的主动性,使得信息自由无阻的流动。但信息爆炸导致信息冗余,同质化碎片化的传播并不能让人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信息饥渴。“在信息汹涌的情况下,人们接受、感知的信息多,但没有时间思考和分析,知道得多,但思想贫乏,信息爆炸将产生感性知识丰富而思想贫乏肤浅的一代。”⑤在网络新闻转载满天飞的同时,人们无从判断信息的真假,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权威的评判才是受众最需要的,主持人对信息的解读和把关人功能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得到彰显。《数据尘埃:生存在信息过剩时代》一书认为,当前媒体人面临的挑战是学会分享与组合信息,这不完全是寻找事实信息,而是对信息的组织和整理。一个信息量过载的世界需要一个重构系统对信息价值进行再塑造。在这一过程中,分享和总结已有信息比盲目制造信息重要得多,传统的新闻范式已经过时。⑥主持人是媒介增强传播效果的一个介质,是传播中最活跃的元素,面对受众穿针引线,传递信息,根据传播意图使得新闻的各种事实、观察、材料、观点自由组合,灵活嫁接,开掘新闻视野的多维空间。近年来,一批网络主持人的走红可以证明,观众对主持人充满期待,只不过对主持人的要求更高。2.“去主持人”化是否伪命题“去主持人”的说法源于一些大型真人秀和综艺节目取消了主持人。对于新媒介环境下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模式,有观点认为:“媒介环境变革的情况下,节目主持人作为传播主体,其传播实践、传播媒介、传播平台、受众互动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新媒介环境下,节目主持人传播实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节目中的主持传播,而是越来越多元。”⑦以《中国好声音》节目为例,传统模式中主持人照本宣科串联节目流程的形式已不复存在,四位导师担当了主持人的语言功能,他们在特定的节目情境中,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和交谈性言语行为,共同主导、推动节目进程,体现了节目的意图,完成主持人的核心要素价值,诠释和推进节目议程。近年来,类似《中国好声音》等引自国外的大型真人秀综艺节目,是对传统中国综艺节目主持人串场模式的一次更新,主持人以更灵活的方式出现甚至隐性存在,成为节目中不可分割的一个元素和内容主体的一部分,真正起到诠释和推进节目的情节功能。主持人的出现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只要内容为王,形式可以不同。在这些节目中,主持人和节目关联度进一步加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议程设置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三、新媒体时代,主持人如何作为

新媒体的产生带来受众对信息新的接受和消费模式,电视节目主持人应顺势而与,把握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在更加宽泛的传播语态里完成全媒体的有效链接,主持人的作用和样态也将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在阐述他们为什么产生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时所说:“因为人们永远在思考哪些元素让一个故事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安排故事情节,让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故事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而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现。”⑧以人为本,方得我心,这样的表达永不过时。而表达人的情感和故事,主持人这种媒介要素不是更加具有天然优势吗?电视主持人凭借着专业能力,如果能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挖掘生活中的精彩,加以生动表达,凭借着更多元化的媒体传播,如何不能完成自己的媒体使命?在近两年主持人纷纷扬扬的出走潮中,有网络媒体的冲击,实现个人突破的掣肘,管理机制的不尽如人意,主持人多年人气积累的名利场诱惑等原因。对此,笔者无意否认出走主持人的价值追求,加以道德评判。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种时候,主持人依然能守得住,沉得住气,这既是对主持人职业的热爱、坚守,也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一种定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岩松无疑是业界的标杆。他的坚持和力量,体现了新闻人与新闻同在的专业主义精神,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以精准有分寸有力度的表达,不断开拓中国新闻主持人的话语空间,实现了一个新闻主持人的价值最大化。2.不断提高拓宽自已的业务能力网络节目脱口秀主持人的出现是对主持人内涵外延的全部颠覆,他们侃侃而谈成为节目本身,换作他人节目就不存在了,这无疑给传统媒体主持人带来挑战和压力。如何在传媒领域拥有话语权,除了加强个人素养,似乎别无他路。央视已故电视人陈虻始终认为,主持人最重要也是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思维方式。在如今网络媒体多元,各路非专业人士纷纷涌入节目主持人领域的当下,一个优秀的电视主持人拥有良好的通识教育,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以积极建设性的姿态参与主导节目,创造性地为节目主旨服务成为毋庸置疑的不二选择。电视主持人要研究新媒体,以受众更能接受的方式完成表达。传播要以受众对信息及其传播者的感觉和感受为出发点,这一点在点击量为王的网络自媒体领域得到了更好的诠释。罗振宇曾说过:“以人格魅力为核心的产品,就叫做自媒体。”他认为“自媒体的核心是人,不是内容,更不是渠道。”自媒体的价值是基于和用户、读者对话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机构,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才得以为广大公众所接受。由此可见,“主持”更加“人化”。人本身的个性、思想、才华、经验、知识、学养、灵气、悟性等因素会绑在主持人的一切主持行为上,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职业和专业标签,否则,主持人立不住。⑨以《逻辑思维》为例,四五十分钟的音频节目说一个话题,罗振宇以思辨性的思维方式,形象化的论点阐释、对历史细节的挖掘、对规律性的阐释,观点的差异化完成理性和知识的传递。题材被受众熟悉,观点却带有明显反常识内容,表述严谨,又符合口语特征,信息量大干货满满,因此吸引了大批受众。“互联网+”的思维给主持人带来怎样的语言方式、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主持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今,网络媒介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话语权,电视主持人如果不能提高综合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凸显个性化,做一个有思想的说话者,等待他的必然是被淘汰的命运。3.主持方式的新媒体化新媒体为主持人的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给主持人带来新形态,这种“新”体现在个性的新媒体化、思维的新媒体化、语言的新媒体化。新媒体最大特点是“即时互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传输,主持人不再是不顾对象的自说自话,而是依据受众需求随时调整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正如《播音员素养和技能》一书中所说:“优秀的播音员都与受众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尽管这种融洽关系是难以界定的。”作为主持人应该深入了解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努力提高自己的互动交流技能,从而有效驾驭新媒体。媒体融合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全媒体素质技能。我们看到,一些传统媒体的主持人已然活跃在网络世界,他们的微博粉丝众多,受到追捧,在网络上拥有相当的话语权。对他们来说,网络空间更开放,自由度更高。而对受众而言,人们更加好奇和关注主持人在节目之外的本我表现。主持人在媒介融合年代,实现不同媒介间的跨界传播,不仅会扩大自身的传播渠道、传播群体,还能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传播优势,使信息传播形式更丰富,获得更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也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了其影响力。主持人要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受众消费新闻的习惯和心理,找到对应不同受众的表达方式,让自己的声音在尽可能多的平台发声,扩大影响力。4.积极尝试转型,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主持是一个纵向积累较少的职业。主持人要敢于对自己的过往进行清零、转型,横向拓宽发展空间。转型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慎重,但如果执着于眼前状态,当真正挑战和机遇来临时就无力迎战了。转型主要包括台内跨节目转型与跨台转型两类。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毕业于北大法学院,在央视主持法制节目多年,在大家见怪不怪地把他固定在法制主持人的既有框架习以为常的时候,他来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从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变成一个金句不断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并担任真人秀节目和央视春晚的主持。在他身上,人们发现了一个主持人身上的多种面向和可能性,个性的真实释放让他在电视荧屏上越发出彩。被新媒体化的主持人要有一种结合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将自身的诸多素质与节目所需要的元素结合起来,创造性为节目主旨服务。他们将不再局限于一种类型的节目,而是跨类型主持、跨媒体主持。新媒体形势下的主持人也不再像以往传统型的主持人那样,一切行为皆是传媒赋予,具有鲜明、单一的媒介特点,而是更加多元化、社会化。除了台内转型,主持人也应该敢于尝试跨台转型。争取进入国内大市场的流动,在流动中增值,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可持续职业发展规划。⑩时代的发展,给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主持人应拓宽视野,不断历练提高自己,提升发展空间。安徽电视台主持人吴婷,毅然从收视率极高的《帮女郎》节目主播岗位辞职去长江商学院进修,2016年成功创立财经新媒体《我有嘉宾》,在各类视频网站成功上线,并开始在广东卫视等电视台开播,开创了一条成功的跨媒体与跨节目类型复合转型之路。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体验另外的生活,所有经历的一切都将化为一名主持人成长中的无形资产,为魅力加分,无论对将来从事传播还是其他工作或许都有利,实现一种滚动式发展的效应。新媒体的出现既可以理解为对传统媒体和主持人的冲击,也可以看作是一次痛苦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网络主播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们对事件的解读和把握,终归要依托专业主持人的理性解读和精彩表达。大浪淘沙,主持人事业同样适用于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李丽 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