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新媒介的理解学习应用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21 03:13:00
导语:农民新媒介的理解学习应用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前我国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存在信息化程度较弱、农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有差距,媒体的涉农节目从量到质都很单薄、话语权的缺失等一些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政府作为、媒体努力和农民自立三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关键词:媒介素养;政府;媒体;农民
一、媒介素养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现当代社会的理性公民的教育,日的是在当前信息无处不在的世界里。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集体理性意识的现代公民,以提高整体社会文化素质和加快民主社会的发展。新千年之后,传统媒体逐渐与新媒体出现了逐渐融合的新变化,手机、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兴的传播技术在社会信息的流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新兴的融合媒体形式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影响力愈加强大。在这样一个信息空前膨胀的时代,各种信息夹杂着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了光怪陆离的当代流行文化。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提高广大公众对各类媒介信息的识别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让媒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高社会文化的品位,营造和谐的媒介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这一特殊环境下就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西方诸多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发展成一种系统的终身教育。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全国来讲,城镇人几所占的比重仅为36.09%。这就是说,有60%以上的人们生活在农村。而且根据社会学家对我国城市化前景所作的科学预测,即使到了2030年,我国的人几达到了最高峰16亿,全国仍然会有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是全民的,不仅要在城市展开,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农村的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对我国农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具有非常现实和紧迫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农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缺陷
1信息化程度较弱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是很有限的。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接触和使用媒介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在京农民工舆情表达渠道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我们得知我国农民月前接触最多也最信任的媒介是电视和广播,而对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的接触较少。可能的原因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缺少阅读习惯;经济水平的限制,由于杂志和互联网需要较多的经济投入,大部分农民负担不起,或者说没有这种消费习惯;地域的限制,在农村这、个市场媒介生态位泛化,异质性低,可供选择的媒介种类较少,有很多媒介农民接触不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其中农村网民总数为9565万,仅占28.3%。在我国这样的一个以农业人几为主的大国,在信息沟通力面,农民却处于弱势的地位。这种严重的信息传受不对称使我国城乡间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信息沟”。
2农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有差距
关注农村、报道农村、表现农村是我国对农报道的积极政策,甚至有硬性的规定。在每年的两会报道中,“三农”问题也是讨论的热点。但是,在落实到各个地方的具体实施时,往往有很大的偏差,有的甚至完全没有执行,形成了说和做的“两张皮”。由于“三农”类的新闻和广告一般都没有很高的广告效益,所以涉农信息一直处于大众传媒报道的边缘地带,只是在某些会议或特定时期,一些媒体才会根据形势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报道。同时,对于涉农新闻的报道,往往是一些关于农业增产、增收的浅表内容,或是根据上面领导的指令,寻找一些生产典型,做一些阐。释政策的报道。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的报道比较少。真正把农村文化信息工作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媒体的涉农节目从量到质都很单薄
我国当前的传媒产品生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绝大部分的传播资源都集中在城市,所提供的涉农的各类媒介信息非常有限。根据调查统计:全国现有期刊9000余种,而农业期刊仅187种;报纸2000余家,而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不过数十家;各类电视台有上千家,可开办对农栏目的只有1%,全国有2256个电视频道,其中只有5个农业频道,仅占0.4%,全国每天播出节目的总量是一千万个小时,而涉农、对农的农业节目不超过1%。
在这些涉农信息中,真正让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少,真正对生产、生活有用的信息少,真正贴近农民、让农民感到真实的少。以电视经济类信息传播为例,笔者本人曾于2007年8月初在江苏省邳州区域内进行了一次关于县域经济信息接受现状的实地调查。发现大众媒介对于农村的经济影响不大。除了在企事业工作的受众对于传媒的接触较多(33.3%),在养殖活动、特别是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农民对于媒介的使用非常低。在对经济类电视节目的调查中,发现农民对专门的农业节目兴趣不大。笔者选取了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和《金土地》两档节目。在问卷结果中发现,农民对于专门的农业节目的兴趣一般,其中回答“没有看过”的达到了39.2%,再加上模棱两可的“好像看过”的选项后,则达到了50.9%。在对于农民对农业节目的喜好的回答中,占主流的态度是“不喜欢”和“没看过,不知道”。可见,此类节目的低收视率和它们的目标受众群的态度是吻合的。对于专门的农业节日,农民的兴趣不大,值得专业节目的反思。
4话语权的缺失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化,乡村社会一直相对落后。可以说,农民是传媒报道中的弱势阶层,他们是“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手段,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主要是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的人群和那些几乎无法得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信息、也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的群体”。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状况下,农民的话语权非常有限。农民既不是传媒报道的主要对象,也不是传媒参与的主要人群。在这种状态下,农民根本就谈不上日常化的利益表达。
三、我国农民媒介素养改进的策略
1政府作为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教育是提高人素质的基础和根本,是农村不断繁荣的根基。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得起学,绝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同时,对于成年农村劳动力,要大力发展专业继续教育。政府要对农业教育经费加大投入,这是搞好农民适应现代社会工作的必备条件。一方面利用乡镇成人教育的教师在给农民讲课时不断渗透党的富民政策,另一方面利用县广播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产业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管理制度和就业服务等内容,尽最大努力把宣传工作做实做细,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不断增强就业本领,尽快投身于各行业角色当中。
(2)继续加大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的投入
国家要切实加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向农业、农民、农村倾斜。围绕有关信息化的普遍服务加快设立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建立起有利于农村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实行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协调好政府部门与大型国有企业的关系,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推动普遍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要尽快建成村级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村村能上网。按照乡镇补贴一点、村里出一点、电信企业优惠一点的“三个一点”思路,实现信息宽带网络连到农家。并制定政策,降低农业信息费的收费标准,鼓励农户上网。
(3)从政策法规上切实维护农民的话语权
农民有知。道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有关涉农政策法规,并充分表达自己对政府决策的看法和建议的权利。农民在涉及自身权益的大事上处于“话语权缺失”的窘境。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让农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平等对话的地位,有表达诉求的权利,从机制、制度上逐步消除农民话语权利实现的障碍。
2媒体努力
(1)切实体会农民需求,传播农民真正需要的信息,尽力减少“信息沟”
媒体要不断改进“三农”报道,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要真正地俯下身去,站在农民的角度想问题,用农民的话去说农民的事。比如根据笔者的实证调查分析,面向广大城镇的经济类节目在信息的时效性、节目的指导思想和市场的需求以及节目和城镇发展状况的反馈机制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只有传播的信息能为农民所用,能让农民明白,才能使他们运用媒介的能力增强,才能够树立继续获取新知识的信息和兴趣。只有在不断的良性信息更新状态下,“信息沟”才会逐渐地被填平。
(2)通过对农传播,营造优良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村整体道德水平
当今的媒体信息鱼龙混杂,各种各样含有不健康内容的信息和错误价值取向的信息充斥其中。特别是在一些娱乐类信息中,充斥着刺激、猎奇以及贪图享乐的感性化内容,对整体的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广大农村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村整体道德水平,才能够使得广大农民在不健康信息面前有抵抗力,才能够真正地使用好媒介。具体来讲,媒介要摆脱惟收视率的怪圈,不要被广告商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品位和立场;在传播信息时,提倡绿色健康的内容,而尽量避免煽情、刺激、猎奇的内容,弘扬社会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传播农村内容的新闻或影视剧要占到总量的一定比例,这样对广大农民具有更为直接的示范效果。
(3)通过媒介与农村受众互动来营造虚拟公共平台
媒体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事物参与的重要渠道。媒介素养就是让广大接触媒体的社会公众要在新媒体不断出现并与传统媒体不断融合的新情况下,不断增强自身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传媒提供的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这种媒介素养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使人们更多掌握不同类型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这种媒介素养能力可以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传媒的推动力。
所以,媒介应该不断地培养广大农民参与媒介、通过媒介发出自己声音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是民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公民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民的弱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不断地加以提升,直至达到真正的平等。公务员之家
3农民自立
(1)学习媒介操作基本技术,提高媒介使用的能力
这些知识主要包括:掌握与媒体交往的常识,懂得合理地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熟悉报刊版面的特点及给报刊投稿写信的技巧;广播频率的特点及给电台热线联系的技巧;电视频道的特点及给电视台热线联系的技巧;计算机操作方法及上网、浏览、发帖、邮件、聊天技巧;收发短信的操作力法;免费的媒介资源介绍网站等等。同时,农民朋友们还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模式和到媒体广告的能力。
(2)学习一些媒介的基本知识,增加对媒介的理解
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在学习这些知识后,农民朋友们可以明白什么是新闻、传播,新闻是如何一步步生产的,娱乐节目是怎样策划出炉的。通过这样一些基础知识的了解,可以使广大农民史加主动和自信地去接触和利用身边的媒介,比如:村广播站、图书馆、文化馆等资源。同时,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可以更好地了船外面世界的变化,对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都具确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3)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的自我修炼与媒介接触的自律
媒介素养的高标准,就是在接触各种媒介信息时,能够透过表层信息本身洞察其背后所隐匿的深层意义,看透其价值取向以及传播者的意图,从而可以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形成对社会文化的批判,积极、主动地理解了信息。而一个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人,在利用媒介特别是网络时,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对他人进行诽谤攻击,不虚假信息,等等。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介使用者。只有拥有这样高标准的媒介素养的人,才真正能够达到营造和参与真正意义公共对论平台的资格。广大农民在拥有这样一高标准的媒介素养时,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达到高水平发展阶段。
- 上一篇:财经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
- 下一篇:有选择性的深度事实报道研究论文